APP下载

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对血压变异性、心率变异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07-01张咏梅殷军刘桥生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12期
关键词:变异性收缩压心率

张咏梅 殷军 刘桥生

(江西省精神病院精神科,江西 南昌 330029)

相对于其他年龄段的高血压患者,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性大,病程长,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受到更大威胁〔1〕。也有研究表明〔2,3〕,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身体健康状况、社会地位、角色的改变,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这种负性情绪可增加血管阻力,使血压升高,并改变正常的心率波动,从而加重患者病情〔4,5〕。目前,动态血压监测和心电图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过程中,是临床判断、评估高血压治疗效果的重要方法。本研究拟探讨焦虑抑郁情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心率变异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江西省精神病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为观察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60~79岁,平均(70.21±6.32)岁,高血压病程3~19年,平均(10.37±5.38)年。另选择同期在该院诊治的单纯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为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60~77岁,平均(69.79±6.36)岁,高血压病程2~18年,平均(9.67±5.41)年。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确诊为高血压,即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②观察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6〕得分均≥50分,有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③对照组患者SDS、SAS评分均<50分,无焦虑抑郁情绪;④患者均为原发性高血压;⑤患者能够配合本研究。排除标准:①继发性高血压;②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患者;③入组前服用抗焦虑抑郁等药品者。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均衡可比。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1.2检查方法 采用D1型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徐州首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监测两组患者的动态血压。将动态血压监测仪的袖带敷于患者左上臂,测量肱动脉血压,以7∶00~19∶00为昼间,设定每隔30 min自动测量1次,以19∶00~次日7∶00为夜间,每隔60 min自动测量1次,血压监测期间嘱咐患者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记录的监测指标: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昼间平均收缩压、昼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根据血压监测结果计算24 h内血压变异性,血压变异性指标包括: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 SSD)、24 h舒张压变异性(24 h DSD)、白昼收缩压变异性(dSSD)、白昼舒张压变异性(dDSD)、夜间收缩压变异性(nSSD)、夜间舒张压变异性(nDSD)。采用V12型动态心电监测仪(上海恒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对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指标进行24 h监测,监测时长为24 h,剔除异位心律等心电干扰信号后,借助计算机系统计算心率变异性指标,包括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每5 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

1.3生活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7〕对受试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包括生理职能(RP)、生理功能(PF)、总体健康(CH)、躯体疼痛(BP)、活力(VT)、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社会功能(SF)等八个方面,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两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血压变异性指标对比 观察组24 h SSD、dSS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24 h DSD、dDSD、nSSD、nDSD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压变异性指标对比

2.2两组心率变异性指标对比 观察组SDNN、rMSSD、SDANN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RP、PF、CH、BP、VT、RE、MH、SF等八个方面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心率变异性指标对比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3 讨 论

当患者的血压长期处于较高水平时,会对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产生不良影响,诱发一系列的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而这种危害对于老年患者表现更为突出〔8,9〕。老年患者由于身体功能下降、年龄增长、免疫力低下,高血压对其靶器官的损伤作用更大〔10〕。因此,在临床上应加大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监控与管理,深入剖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的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规避措施,力求减少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在老年患者中的发生率。当前,大量报道显示〔11,12〕,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参与并影响了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变化过程,负面情绪的存在会加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波动范围,改变心率变异性,并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有必要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心率变异性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以探讨焦虑抑郁情绪对其影响程度。

本研究结果表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可以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这是因为血压变异性受机体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的影响,患者的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排出量增加,血压升高,加剧血压波动〔13,14〕。而这种波动现象在白天收缩压表现更为明显,这可能与白天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程度较高有关;夜间患者多处于安静状态,生理活动多受副交感神经的调节,血压变化受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较小〔15〕。在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中,本研究结果表明焦虑抑郁情绪会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心率变异性指标异常提示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出现异常,导致患者体内多种受体物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等浓度升高,心率变异性指标降低,从而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16〕。在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中,本研究结果表明焦虑抑郁情绪的出现会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这是因为焦虑抑郁的患者多伴有心理性应激源的存在,患者处于长期的免疫应激状态,导致神经功能、内分泌功能、免疫功能等多个系统功能紊乱,并最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状态造成不良影响,且长期存在的不良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相互影响,处于恶性循环状态,加重患者的病情〔17,18〕。

综上所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改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范围,对血压变异性、心率变异性、生活质量均有影响。焦虑抑郁情绪可能是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加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疏导和支持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心率变异性及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变异性收缩压心率
心率变异性和NT-proBNP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心率多少才健康
你了解高血压分级吗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运动、健康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