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9-07-01史国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12期
关键词:瑞舒伐性反应心室

史国华

(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苏 苏州 215200)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肌缺血、缺氧的心脏病,极易诱发心肌梗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随着炎症假说、免疫假说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炎症损伤、免疫功能异常参与了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发展过程〔1,2〕。抑制炎性反应、调节免疫功能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既往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有抑制炎性反应、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改善心室功能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一级、二级预防。但少有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3,4〕。本文拟分析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室功能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4例,均符合美国心脏病学学院/美国心脏学会(ACC/AHA)2009年修订版《冠心病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治疗指南》〔5〕相关标准,排除严重心律失常、肝肾功能不全者、急性感染及免疫性疾病者,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男42例,女20例;年龄40~65〔平均(54.36±6.21)〕岁;病程6个月至12年,平均(4.12±0.54)年;合并高血压14例、糖尿病13例、血脂异常18例。对照组男44例,女18例,年龄38~64〔平均(53.75±6.18)〕岁;病程6个月至11年,平均(4.08±0.65)年;合并高血压15例、糖尿病12例、血脂异常1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凝(低分子肝素钠)、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扩张冠状动脉(硝酸酯类)、降低心肌消耗(β受体阻滞剂)、预防心室重塑(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观察组联合应用瑞舒伐他汀钙片〔阿斯利康药业(中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60025,规格10 mg/s〕,10 mg/(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

1.3观察指标 血清炎性因子指标包括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值。心室功能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含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炎性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炎性因子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0.01),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两组治疗前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4+/CD8+T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4+/CD8+T淋巴细胞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P<0.01),CD8+T淋巴细胞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0.01),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含量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1)P<0.01,2)P<0.05;与对照组比较:3)P<0.05;下表同

2.3两组治疗前后心室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LVEF、LVEDD、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P<0.01),LVEDD、LVESD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0.01),且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心室功能指标比较

3 讨 论

冠心病因冠脉急性梗死难以及时建立侧支循环,极易诱发心肌梗死〔6〕。研究表明,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压力的增加,我国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7〕。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病理基础,炎性反应过度激活与免疫功能失调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控制炎性反应、调节免疫功能,是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心肌梗死的有效方法〔8,9〕。

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调脂药是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基础治疗药物。其中他汀类药物具有调脂、抑制炎性介质释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多向性效应。瑞舒他汀是新型羟基戊二酰辅酶还原酶抑制剂,可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前体甲羟戊酸合成,具有半衰期长、肝选择性高、代谢率及亲油性低的特点,在调脂、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预防心室重构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10〕。孙旭晖等〔11〕研究报道,相较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预防心室重塑、改善心室功能效果更突出,与本研究结果基本相似。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炎症-损伤-反应”假说认为,炎性反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全过程,也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病理基础〔9,12〕,通过阻断动脉粥样硬化炎性反应,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对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具有重要的意义。hs-CRP为心肌细胞炎性反应的特异性标志物,能促进动脉壁内皮细胞分泌促炎因子与黏附因子,诱发炎性反应〔13〕;IL-6是预测心肌梗死的预测因子,可诱导动脉粥样硬化炎性反应;ICAM-1也是一种炎性反应标志物,能介导IL、单核巨噬细胞的产生。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一种炎性相关性疾病,血清hs-CRP、IL-6、sICAM-1含量与急性心肌梗死程度明显相关〔14〕。动物实验证实,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抑制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CRP、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性介质的释放,改善心室功能,且抑制效果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15,16〕。本研究与赵满等〔17〕的报道基本相似,这也可能是心室功能得以改善的主要原因。

T淋巴细胞功能改变预示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异常。CD4+T淋巴细胞为诱导与辅助性T细胞,CD8+T淋巴细胞为抑制性与细胞毒性T细胞,CD4+/CD8+是反映免疫功能紊乱的关键指标〔18〕。相关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后,坏死心肌细胞将刺激大量抗原释放,诱导CD8+T淋巴细胞增殖,导管心室重构与心肌损伤〔19〕。谈红等〔20〕研究认为,瑞舒伐他汀可通过上调CD4+T淋巴细胞miRNA表达,发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目的。苏强等〔21〕研究发现,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可明显抑制心绞痛介入治疗患者程序性死亡因子的表达,减轻心肌炎性反应。本研究中,观察组CD3+T淋巴细胞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与炎性因子指标有良好的匹配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瑞舒伐他汀联合能够通过拮抗炎性反应、改善细胞免疫功能等途径,进而促进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瑞舒伐性反应心室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评价
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心肌梗死PCI术后小鼠心肌线粒体稳态的影响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起搏器融合波排除的心电图表现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纤维支气管镜下氨溴索肺泡灌洗对非出血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肺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孙爷爷』谈心室为孩子上网撑起『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