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肾康注射液对IgA肾病尿蛋白及肾功能的影响

2019-07-01勾筱娟郭宏艳赵颖王红月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免疫调节蛋白尿尿蛋白

勾筱娟 郭宏艳 赵颖 王红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肾内科,吉林 长春 130021)

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活检中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20%以上,是我国导致血液透析最常见的原因,因此IgA 肾病的治疗是临床医生关注的要点。目前关于它的常规治疗,包括饮食调节,避免感染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的应用,另外还有免疫调节治疗,包括激素、环磷酰胺等,但这些免疫调节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使IgA 肾病的治疗受到限制。肾康注射液是由大黄、黄芪、丹参、红花四味中药合成,有抗炎、排毒、改善循环等作用,现已广泛用于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本研究进一步观察其对IgA 肾病患者肾功能及尿蛋白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肾内科既往或本次住院行肾穿刺活检诊断为IgA肾病患者37例,血肌酐(CRE)高于正常且在200 μmol/L以下,男21例,女16例,平均年龄(60.38±9.03)岁。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分别为常规治疗组(19例),即控制饮食及ACEI类药物氯沙坦钾口服;肾康组(18例):即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肾康注射液静点。

1.2入选标准 ①既往或本次住院行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IgA肾病;②CRE高于正常且在200 μmol/L以下;③年龄在56岁以上。

1.3排除标准 ①既往有严重心脑疾病,如心脏瓣膜病、心肌梗死及脑梗死等;②收缩压大于180 mmHg或小于100 mmHg;③肾血管彩超提示肾动脉狭窄;④伴血小板降低或出血性疾病。

1.4资料收集 详细记录下列临床信息:年龄、性别、血压等;入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常规治疗组,即嘱患者适当优质蛋白饮食,预防感染,并给予氯沙坦钾口服,50 mg,每日2次;肾康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肾康注射液静点,肾康注射液100 ml,每日1次静点。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3 w时监测血压,并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CRE、白蛋白(ALB)及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观察两种治疗方案对上述指标的影响。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软件进行t及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年龄、性别及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两组各项指标比较 两组用药前24 h尿蛋白定量、CRE、ALB、CRP、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w与治疗前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CRE、ALB、CRP、收缩压及舒张压对比见表2,显示常规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及收缩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CRE、ALB、CRP及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康组24 h尿蛋白定量、CRE、CRP及收缩压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ALB及舒张压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指标比较,肾康组CRE及CRP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24 h尿蛋白定量、ALB、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治疗前及治疗3 w时两组24 h尿蛋白、CRE、ALB、CRP及血压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2)P<0.05;3)两组治疗前比较

3 讨 论

IgA肾病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肾小球疾病,是以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加为主的一种肾小球疾病,是我国临床最为常见的肾小球肾病〔1〕。IgA肾病的发病有明显的地域差别,在亚洲发病率较高,是我国导致终末期肾病最常见的原因。目前诊断主要依赖于肾活检,其临床表现及预后在患者间差异较大,病发后10~20年内,约20%患者发展到尿毒症阶段〔2〕。高血压、蛋白尿均为 IgA 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因此积极控制高血压及蛋白尿有益于延缓IgA 肾病的进展。研究表明,尿蛋白升高是IgA 肾病系膜细胞增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血压升高及eGFR降低为节段性硬化的危险因素,而大量蛋白尿、高尿酸血症、血胱抑素C增加等亦是肾间质纤维化的危险因素〔3,4〕。关于IgA 肾病的发病机制公认的有糖基化异常,黏膜免疫异常,目前认为炎症反应也参与IgA 肾病的进展,有动物研究表明,IgA 肾病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升高,说明IgA 肾病大鼠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5〕,炎症因子可促进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增加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导致蛋白尿形成〔6〕。目前关于IgA 肾病的治疗,临床上以调节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及感染,避免应用肾毒性药物,同时合并ACEI/ARB类药物为常规治疗;另外可加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进行免疫调节治疗〔7〕,但激素等免疫调节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一定的副作用,如重症感染、肝损伤、骨髓抑制、胃肠道黏膜病变、高血压、骨质疏松等,因此限制了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因此每年有很多IgA 肾病进展至尿毒症,IgA 肾病的防治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

肾康注射液是由大黄、黄芪、丹参、红花四味我国传统中药组成,无显著毒副作用。其中大黄有消炎、利尿的作用,同时还有抑制体内蛋白分解,减少肝脏毒素合成,协助肠道排毒,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过度增生的作用〔8〕;黄芪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可改善微循环,对抗氧化应激及减轻肾小管间质的纤维化;丹参可通过活血化瘀,改善循环,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及减轻肾间质纤维等达到肾脏保护作用〔9〕;红花具有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还可不同程度降压〔9,10〕。目前有实验研究认为肾康注射液保护肾脏的可能机制有:①减少TGF-β1在肾中的表达,并抑制其合成细胞外基质纤连蛋白等,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②改善肾小管细胞的高代谢状态,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③抗肾间质纤维化,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④减少大量蛋白尿〔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肾康注射液可降低IgA肾病合并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蛋白尿及血肌酐,改善肾功能,治疗3 w时肾康组的CRP明显降低,而CRP是因炎症刺激导致肝脏合成的一种正急性反应蛋白,是炎症反应的重要标志蛋白〔13,14〕,因此我们分析肾康注射液降低尿蛋白及改善肾功能是与其抗炎作用有关。综上,本文认为对IgA 肾病合并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在常规治疗效果欠佳,且对激素等免疫调节治疗有抵触的患者,可短期应用肾康注射液静点帮助稳定肾功能,降低尿蛋白,减少炎症反应的发生。

猜你喜欢

免疫调节蛋白尿尿蛋白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厚壳贻贝低分子质量肽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调节作用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出现蛋白尿如何检查治疗
罗仁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蛋白尿经验介绍
中药混合粉对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孩子蛋白尿可能是生理性的
基于淋巴管系统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探讨新冠病毒致肺损伤的机制及中药干预作用
绞股蓝多糖对MFC胃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抑制及免疫调节作用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