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浪精神病患者Q-Tc、Q-Tcd 的对照研究

2019-07-01关锟联李桂云宋俐雯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精神病流浪入院

关锟联 李桂云 宋俐雯

1.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广东广州 510430;2.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佛山528000

近年来,流浪精神救治越发受到社会重视,流浪精神病患者大都在街头流浪,露宿、挨饿、受寒,而且本身无主动求治要求等,使其基础疾病增多,甚至造成各器官损害[1],因此在救治过程中对患者的躯体状况评估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研究表明QT间期延长可引起“尖端扭转型室速”,是一种潜在致命性心律失常,会显著增加精神病患者发生心脏猝死的风险[2-3];各导联Q-T间期之最大差值就是Q-T弥散度(Q-Td),经心率校正则称为Q-Tcd,反映心室肌复极的不均匀性,是预测心脏疾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危险性的有效途径[4],本研究通过分析流浪精神病患者QT间期,QT离散度的变化和普通精神病患者及正常体检人群是否有差异,评价流浪精神病患者流浪期间及入院时心脏事件的安全性,以及具体的相关的因素探讨,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因Q-T间期会随心率变化,故研究应用校正Q-T间期(Q-Tc)。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2月在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新入院50例流浪精神病患者及同期入院的50例普通精神病患者作为两个研究组,流浪精神病患者组患者年龄19~70岁,平均(46.5±8.8)岁,其中男30例,女20例,其中精神分裂症25例,情感障碍10例,精神发育迟滞10例,其他5例。普通精神病患者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48±7.5),其中精神分裂症28例,情感障碍12例,精神发育迟滞8例,其他2例。并以同一时期50例普通职工体检结果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采用深圳理邦EDAN心电工作站进行检测。研究组对象均在入院时以及住院4周后分别各检测心电图一次,入院后研究组对象暂不用药进行清洗1周,出于人文关怀考虑,均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用药分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两种,使用药物有4种,分别是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和齐拉西酮。

检测过程按照心电图常规操作进行,以采集到平稳、无干扰的18s心电图谱作为分析对象。用深圳理邦EDAN心电工作站里的电子标尺进行测量Q-T间期。取同一心动周期Q波最早起点判定为Q-T间期起点,取T波降支切线与等电位线交点判定为Q-T间期的终点。然后将人工测量的Q-T间期数值在报告界面录入,最后再由心电工作站的分析软件根据人录入的Q-T间期结果分析得出Q-Tc(校正QT间期)、Q-Td(Q-T弥散度)和Q-Tcd(校正QT离散度)数值[5]。同时收集药物治疗后Q-Tc延长的具体病例改变情况以及特点分布,男性>470ms,女性>480ms判断为Q-Tc延长[5]。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入院时研究组与对照组间Q-Tc、Q-Td、Q-Tcd比较

入院时,研究组和对照组的Q-Tc、Q-Td、Q-Tcd数值总体比较,其中Q-Tc(F=5.96),Q-Td(F=21.86),Q-Tcd(F=30.93),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两两比较显示:流浪精神病患者组(Ⅰ组)Q-Tc、Q-Td和Q-Tcd数值较普通精神病患者组(Ⅱ组)、对照组(Ⅲ组)均有增大,数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普通精神病患者组和对照组间Q-Tc、Q-Td和Q-Tcd数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入院时三组间Q-Tc、Q-Td、Q-Tcd比较(±s,ms)

表1 入院时三组间Q-Tc、Q-Td、Q-Tcd比较(±s,ms)

组别 Q-Tc Q-Td Q-TcdⅠ组(n=50) 419.03±26.34 43.25±19.29 56.24±19.96Ⅱ组(n=50) 410.09±14.34 24.34±12.19 25.38±7.64Ⅲ组(n=50) 408.32±15.46 24.78±11.83 24.28±6.98 F 5.96 21.86 30.93 P<0.01 <0.01 <0.01 tⅠ组与Ⅱ组比较 2.62 8.15 2.48 PⅠ组与Ⅱ组比较 <0.05 <0.01 <0.05 tⅠ组与Ⅲ组比较 2.49 2.50 4.01 PⅠ组与Ⅲ组比较 <0.05 <0.05 <0.01 tⅡ组与Ⅲ组比较 0.24 0.33 0.12 PⅡ组与Ⅲ组比较 >0.05 >0.05 >0.05

2.2 住院4周研究组间Q-Tc、Q-Td、Q-Tcd比较

入院四周后复查心电图,流浪精神病患者组(Ⅰ组)和普通精神病患者组(Ⅱ组)Q-Tc、Q-Td、Q-Tcd数值较入院均有增大,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见表2。

表2 住院4周研究组间Q-Tc、Q-Td、Q-Tcd比较(±s,ms)

表2 住院4周研究组间Q-Tc、Q-Td、Q-Tcd比较(±s,ms)

组别 Q-Tc Q-Td Q-TcdⅠ组(n=50) 424.09±40.04 50.40±16.49 63.38±21.64Ⅱ组(n=50) 430.02±39.34 55.25±13.18 61.26±19.31 t 0.52 0.57 0.02 P>0.05 >0.05 >0.05

2.3 住院4周研究组间用药后Q-Tc情况比较

4周后复查心电图,发现流浪精神病患者组50例中存在7例患者有Q-Tc延长,普通精神病患者组50例中存在6例患者有Q-Tc延长,两组间发生Q-Tc延长例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35,P=0.57)。其中流浪精神患者组发生Q-Tc延长情况,单一用药4/24例,联合用药3/26例;普通精神病患者组发生Q-Tc延长情况,单一用药3/23例,两组单一及联合用药,Q-Tc延长例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单一用药组间比较t=0.42,P=0.21;联合用药组间比较t=0.51,P=0.08)。流浪精神病患者组单一用药、联合用药及和普通精神病患者组单一用药、联合用药Q-Tc数值比较,见表3。

表3 研究组间单一、联合用药Q-Tc值比较(±s,ms)

表3 研究组间单一、联合用药Q-Tc值比较(±s,ms)

用药情况 n Q-Tc流浪精神病患者组单一 24 419.93±36.39流浪精神病患者组联合 26 421.46±40.70普通精神病患者组单一 23 417.09±43.05普通精神病患者组联合 27 420.53±38.93 F 1.58 P>0.05

3 讨论

Q-Tc延长已经被证是心脏猝死的信号[2-3];Q-Td与Q-Tcd能反映心室整体复极离散度,杨炜等[6]认为Q-Td增大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周林海等[7]认为Q-Td在无心血管疾病患者中也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子。本研究流浪精神病患者组入院时Q-Tc、Q-Td、Q-Tcd较对照组及普通精神病患者组均有数值增大。而普通精神病患者组入院时数值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分析为流浪精神病患者在流浪期间具有较高的心脏复极障碍,具有较高心脏风险。与滕受带等[1]对206例流浪精神病患者心电图进行分析,认为流浪精神病患者流浪期间各种原因导致躯体疾病以心血管疾病居多考虑相一致。导致流浪精神病患者Q-T间期延长的原因有电解质的紊乱;心脏结构的损害和交感神经兴奋或迷走神经抑制[8-10];脂质代谢指标异常以及多种药物[11]等。但流浪精神病患者无求治要求,流浪期间未曾服药,故入院时可排除药物因素导致Q-Tc延长、QT离散度增大。

心脏性猝死是精神科最为严重的风险,和Q-Tc延长、QT离散度增大有关;根据国内文献报道结果,本研究中所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会导致Q-Tc延长、QT离散度增大;其他导致Q-Tc延长、QT离散度增大的药物,还有Ⅰa类、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多种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及三环类抗抑郁药等[11-13]。故对于具有较高心脏风险的流浪精神病患者,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之前和应用初期,应当加强对患者的心电图的检测,降低心脏风险。

4周后普通普通精神病患者组与流浪救治精神病患者Q-Tc延长、QT离散度增大,主要与应用抗精神药物相关。联合用药目的是可以减少药物剂量、使药物协同作用,而不良反应减少[16],本研究Q-Tc延长和单一用药、合并用药未发现显著关联性,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相关。 Roukema G等[17]认为因为心率加快,心室舒张期缩短,引起心肌缺血和心肌异常复极,进而Q-Tc延长,当心肌缺血得到改善,QTc间期可以恢复正常。在药物治疗后两研究组在Q-Tc延长、QT离散度增大均无统计学差异,考虑可能因清洗期流浪精神病患者得的休息和良好护理支持,心肌缺血改善,使其与普通住院精神病人组具有相对同步的用药基础。但药物引起Q-Tc延长、QT离散度增大的具体原因也尚未完全阐明[18],故不排除其它因素或综合因素影响,具体相关因素可增加样本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精神病流浪入院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全膝置换术后再入院可以预防吗?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流浪
流浪的歌
都有精神病
流浪猫鲍勃
给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