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CT扫描及定量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病变中的应用
2019-07-01周珂
周 珂
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广东广州 51149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特征为气流受限持续存在、进行性进展,在小气道管腔狭窄、管壁增厚及肺实质破坏等因素影响下,小气道弹性回缩力下降,进而引发不同程度气流受限,COPD病理变化体现为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等[1]。目前有关COPD气道病变的报道和文献多见于手工测量、常规剂量CT扫描来得到气道参数,研究证实,肺部低剂量CT扫描、常规剂量CT扫描获得的图像质量基本上无差异[2]。本次研究主要观察COPD患者气道病变中低剂量CT扫描及定量分析的应用价值,从而更好的辅助临床诊断与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COPD患者,按照患者病情程度不同分组,轻度组有患者32例,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22~76岁,平均(56.2±10.0)岁;中度组有患者25例,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23~74岁,平均(56.3±10.1)岁;重度组有患者39例,其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24~74岁,平均(55.8±10.2)岁。另外随机从同期肺功能检查正常者中选取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4~74岁,平均(55.7±10.2)岁。组间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各组均实行低剂量CT扫描,取受检者仰卧位,从肺间扫描至肌层面,采用64排螺旋CT机,电压为120kV,电流是20mA,螺距为1,X线管转速始终保持0.5s/r,重建层厚为1.25mm,矩阵为512×512,采用软组织算法进行图像重建。同时实行肺功能检查,对受检者第1秒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量(FEV1)及FEV1/FVC进行测定,采用定量CT气道分析软件分别以右上下叶尖段、左下叶后基底段支气管为气道测量各参数,选取气道第3级支气管中点为测量部位,利用软件自动计算出管壁面积百分比(WA%)、气道内周经10mm管壁厚度(Pi10)及管壁厚度(T)等气道参数,并利用体表面积(BSA)校正。
1.3 观察指标[3]
比较组间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与各气道参数(WA/BSA、T/BSA、WA%、Pi10)定量 CT,探讨肺功能、定量CT不同气道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采用Spearman分析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肺功能指标比较
组间FEV1、FEV1/FVC比较,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依次下降,最高为重度组,最低为对照组,各组之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组间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组间肺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FEV1 FEV1/FVC重度组(n=39) 53.03±8.57 53.76±7.14中度组(n=25) 58.12±9.16 59.33±7.83轻度组(n=32) 65.26±9.83 66.12±8.18对照组(n=30) 86.48±10.24 82.43±8.51 F 7.818 7.384 P<0.05 <0.05
2.2 组间定量CT各气道参数比较
组间WA/BSA、T/BSA、WA%、Pi10比较,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呈现出下降趋势,最低为重度组,最高为对照组,各组之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组间定量CT各气道参数比较(±s,%)
表2 组间定量CT各气道参数比较(±s,%)
组别 WA/BSA T/BSA WA% Pi10重度组(n=39) 23.52±4.67 1.04±0.14 63.82±2.05 4.23±0.22中度组(n=25) 22.82±3.88 1.02±0.12 63.37±1.78 4.21±0.15轻度组(n=32) 22.52±3.51 0.93±0.11 62.22±1.92 4.02±0.23对照组(n=30) 20.32±3.66 0.91±0.11 61.68±2.06 3.96±0.18 F 4.721 4.198 5.586 5.824 P<0.05 <0.05 <0.05 <0.05
2.3 肺功能、定量CT各气道参数的相关性
FEV1、WA%、Pi10之间呈负相关,FEV1/FVC、WA%、Pi10呈负相关。见表3。
表3 肺功能、定量CT各起到参数的相关性
3 讨论
现阶段临床上主要按照吸入支气管扩张剂之后对FEV1/FVC小于70%的预计值诊断COPD,但是PFT仅能间接反映出患者的肺部病变,重症患者不容易配合检查,同时还可能会引发潜在性肺大泡破裂等问题。相关学者指出[4-6],测量近端气道关闭厚度、管腔狭窄程度,即可反映出小气道病变的程度,低剂量与常规剂量肺部CT扫描对于COPD扫描图像的高度是一致的,均可清晰显示出段、亚段支气管,临床应用价值较高[7-9]。
本次研究结果证实,组间FEV1、FEV1/FVC比较,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呈现出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WA/BSA、T/BSA、WA%、Pi10比较,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呈现出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FEV1、WA%、Pi10之间呈负相关,FEV1/FVC、WA%、Pi10呈负相关。可见COPD发生后患者肺功能会显著降低,患者会存在近端气道结构改变,随着患者病情加重其近端气道结构改变愈发明显[10]。提示COPD患者气道结构与功能存在相关性,气道管壁越厚气流受限的程度可能会越高。此外相关报道显示,COPD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存在不同表型,不同表型临床表现存在着明显差异,本次研究并未根据定量CT肺功能参数展开综合分析,存在很明显的局限性,所以有必要增加样本量,深入分析COPD不同表型。
综上,采用低计量CT扫描、定量CT气道分析软件评价COPD气道情况客观、定量,WA%、Pi10可以对COPD近端起到结构改变参数进行评价,其气道结构、肺功能二者之间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