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R-型乳腺癌与ER+/PR+型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效果评价
2019-07-01赵月生刘海鸥李娜王鹤成赵坤李宏伟徐东辉张延勇孙慧博
赵月生 刘海鸥 李娜 王鹤成 赵坤 李宏伟 徐东辉 张延勇 孙慧博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乳腺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异质性较高,近年来,在人们生活、饮食结构不断变化的背景下,该病的发病率有了显著增高迹象[1]。临床有研究显示:乳腺癌在激素受体、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等多方面对治疗、预后具有一定的影响[2]。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本文选定2016年5月—2018年5月本院乳腺癌(ER+/PR-型)患者40例、乳腺癌(ER+/PR+型)患者40例研究,做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段自2016年5月—2018年5月,选定本院乳腺癌(ER+/PR-型)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乳腺癌(ER+/PR+型)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年龄在32~55岁,平均年龄为(43.62±5.14)岁;病程在3-9个月,平均病程为(6.05±1.25)个月。对照组年龄在33~54岁,平均年龄为(43.76±5.04)岁;病程在3~9个月,平均病程为(6.08±1.21)个月。基线资料两组相比,P>0.05。
1.2 方法
将制作好的病理切边放置在烤箱(67℃)烤片1h,脱蜡至水,所有切片均以15min微波修复抗原,稀释全部抗体浓度为1:100或者1:200,免疫组化试剂盒由欣博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Ki-67、HER-2、PR以及ER试剂由江苏凯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一切操作严格遵循相关标准进行。对比两组月经状态、肿瘤大小、转移淋巴结数目、组织学分级、HER-2、Ki-67。
两组研究对象均予以他莫昔芬(国药准字H32021472;生产企业: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规格:10mg×60片),口服每次10mg,每日2次,连续用药6个月。随访6个月,统计所有研究对象存活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对比
两组在月经状态、肿瘤大小、转移淋巴结数目、组织学分级、HER-2、Ki-67相比,P<0.05,见表。
表 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对比
2.2 两组预后情况对比
随访6个月,研究组存活14例、26例死亡,存活率为35.00%(14/40);对照组28例存活、12例死亡,存活率为70.00%(28/40)。研究组存活率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χ2=9.8246P=0.0017)。
3.讨论
目前,临床普遍认为乳腺癌的发生与雌激素水平变化联系密切,雌激素水平不平衡,会促进肿瘤生长、癌变,一般细胞分化程度越高,恶性程度越低。乳腺癌(ER+/PR-型)是乳腺癌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此病的生物学行为与PR表达缺失以及ER细胞膜通路异常激活等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3]。本研究示:两组在月经状态、肿瘤大小、转移淋巴结数目、组织学分级、HER-2、Ki-67相比,P<0.05。研究组存活率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说明乳腺癌(ER+/PR-型)的死亡率更高、预后更差。乳腺癌(ER+/PR-型)由于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具有较强的侵袭性,肿瘤体积相对较大,淋巴结极易发生转移,生存率较低。ER、PR通路存在分子水平交联,此关系降低了PR蛋白表达。HER-2表达会降低ER表达,PR的表达会降低500倍左右。HER-2激活会增加细胞质ER的表达,将非典型的MISS通路(ER信号通路)激活,将原本ER基因的表达改变。由于PR下调,乳腺癌(ER+/PR-型)会对他莫昔芬产生耐药性,降低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乳腺癌(ER+/PR-型)患者存活率相对较低,侵袭性较强,预后较差,临床医师可指导患者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延长生存时间,例如增强运动、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