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感染质量督查模式实施前后的效果分析
2019-07-01汪晓敏杨宝才通讯作者
汪晓敏 杨宝才(通讯作者)
(滨海县人民医院 江苏 盐城 224500)
据相关资料显示,各家医院的院感质量督查标准与护理部的质量督查标准总是存在差异,在临床落实中总是出现执行走样等乱象,并且,相关管理层也有时会出现不规范的指令[1]。这就会导致医院的质量督查情况不乐观,不利于感染管理的规范化。因此,本文将对院感科主导下携手护理消毒隔离小组对院感质量督查的模式及其督查前后的质量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统一质量督查标准
本次研究的感染管理质量标准评分以院感科与护理部的原有评分表为依据。主要的内容有台账资料、制度规范执行、手部卫生情况、物品的无菌管理、手术切口感染预防、医疗废物的管理等[2]。并且在医院讨论制定本次研究的督查标准时,会以国家最新的法律法规为标准。
1.2 选拔质量督查成员
质量督查成员的选拔条件:具备5年以上的临床工作经验,同时要具有护师以上的专业职称;熟练掌握各个科室的各项诊疗护理操作,熟悉科室的相关管理制度以及工作流程;在科室能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热爱医院的感染管理工作;具备统计学知识与流行病学等相关知识的能力者优先录用。本次选拔通过自愿报名、护理部推荐、院感科面试以及理论考核等形式进行[3]。本次选拔中一共选出了17名医护人员(护师2名、院感科专职人员4名、消毒隔离小组护士长4名、主管护师7名)
1.3 质量督查成员的培训
本次院感科质量督查小组成员的培训内容具体以医院的质量标准以及督查方式为标准。并且本次培训内容分为三次进行。理论培训前后进行理论考核,小组成员在进行培训后,理论考核成绩需要大于85分才为合格。除开院感科科长以外的16名小组成员在培训之前的平均成绩为(77.91±4.67)分,在进行培训后组员平均成绩就升至(95.17±1.92)分。选拔的小组成员在进行培训后均合格。
1.4 质量督查成员的分组以及现场质量督查情况
抽调4名院感质控护士和4名护士长以及专职人员,使他们组成四个质量督查小组,各人员平均分配。对医院的临床科室以及门诊等防控管理质量进行督查。
每两个月进行督查一次,每次督查一项重点内容。第一个月是质量督查,第二个月是督查后的评估跟进。督查的内容、评价方式、督查的科室等都会在进行质量督查的前一天由院感科进行布置。在进行质量督查中如若4名小组成员出现分歧,则由他们自主协商解决问题。最后在每次督查结束后都集中向科室负责人反馈督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建议。
1.5 质量督查的结果分析反馈
质量督查后,组织质量督查小组成员需向院感科分析督查结果以及得分情况,找出在各个科室质量督查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根据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探讨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并形成书面资料。院感科对临床质量督查中的问题进行汇总,根据问题对有关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每个月组织一次质量反馈会议。在会议中,质量督查小组成员轮流进行督查结果反馈,院感科将临床督查结果反馈给各科室,要求进行改进。督查小组会在第二个月对改进情况进行追踪。
1.6 统计学方法
SPSS17.0软件行分析,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当P<0.05时,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督查前,医院的17个病区的总体评分值为(85.42±2.39)分,督查后的17个病区的总体评分值为(95.01±3.15)分。结果显示督查前较督查后的差异显著(P<0.05)。
督查后质量有了较大提高。见表。
表 督查前后的管理质量考核评分比较(±s)
表 督查前后的管理质量考核评分比较(±s)
组别 总体得分 P督查前 85.42±2.39 -督查后 95.01±3.15 <0.05
3.讨论
由于院感部与护理部的质量督查标准的不一致性以及两个部门接受信息的来源不同,就会导致两个部门的质量督查结果出现严重分歧以及漏洞[4]。因此需要建立全新的质量督查模式,促进医院感染管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5]。由于院感部的知识层面相对护理部来说更为全面,因此,本院建立了院感科主导下携手护理消毒隔离小组的质量督查新模式。在本次研究中,新模式下的质量督查下,医院的感染管理趋向规范化和标准化,感控质量督查的效果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此外,督查者的专业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综上所述,院感科主导下携手护理消毒隔离小组对院感质量督查的模式及其督查前后的质量都有显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