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采购成本控制

2019-06-30麻林夕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7期
关键词:成本控制

麻林夕

【摘 要】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市场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制造业正朝着国际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为了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保持稳定发展,企业有必要做好各种成本的支出调控,加大对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避免盲目做出重大决策。文章对国内电子元器件产品企业的采购成本控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对企业控制采购成本的合理控制提出了较好的管理思路。

【关键词】国内企业;电子元器件产品;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07-0244-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电子制造业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目前,我国电子制造业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电子产品的价格持续下跌,而成本却不断提升;二是缺乏核心技术,直接影响到电子元器件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要想不断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要从成本管理与控制着手,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制定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从而带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1 成本控制概论

1.1 成本控制的含义

成本控制作为各行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经济的增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企业管理效率、效益提升的有效途径。成本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主要是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包括产品设计和成本预算,从而更好地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最终实现对目标成本的控制;企业需要结合生产经营状况,在成本预算的基础上开展生产活动,每一位员工都应具备良好的成本控制意识,确保各生产环节都能合理地控制成本。成本控制作为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只有通过不断完善成本控制制度,保证各项成本支出科学、合理,才能避免生产过程中出现资源过度浪费的现象,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2 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目标

当下,我国电子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这就要求企业必须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增强企业的内在活力;企业的战略目标应符合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通过差异化的竞争方式提升产品的质量,使各项生产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在开展成本控制時,应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对生产的整个流程,如材料采购、基础设计、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进行合理的控制,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现象。

2 电子元器件产品企业成本控制的原则

2.1 注重内部成本控制

电子元器件产品企业的生产部门必须与服务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有效地配置各部门的成本,各部门要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转移价格体系,使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2.2 跨生产领域进行成本控制

传统企业在开展各项生产工作的过程中,受到传统思想及技术水平的限制,使得成本控制范围过于狭窄,仅体现在生产环节及企业内部工作中,一些隐藏的成本项目会利用间接费用的标准被平均分配到产品成本之中,但这种方式没有对成本产生的动机予以足够的关注,使其缺少非生产部分的费用管理与分析。电子元器件产品企业应更加注重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使顾客成本和产品成本可以被合理地分配。

2.3 跨单一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

我国的大部分电子企业所开展的成本管理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管理范围过于狭窄,仅停留在企业内部,这会影响企业价值链作用的发挥。作为一个现代化的电子组件产品企业,一方面,应在企业内部施行不同的成本控制方法,降低企业内部成本的支出;另一方面,应在供应商—企业—客户之间建立一个稳定的供应链条,通过建立跨企业管理模式,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从而使供应链上的供应商、公司及客户的成本得以降低[1]。

3 企业成本控制的方法

3.1 标准成本法

企业应将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比较,找出二者不同之处。这种管理方法能够在会计账簿中充分反映预期成本和实际成本,并进行对比分析,使企业制定出正确的成本控制措施,这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3.2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需要结合企业各个生产环节的特征来开展。例如,企业在开展某项商业活动时,部分行为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的利益,还有一部分行为无法实现利益,只要不会影响企业产品的质量,那么就可以对没有价值那部分行为进行成本控制,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提升。这种方法旨在通过节约资源来降低成本,并得出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3.3 分析目标成本法

在进行企业采购成本控制前,应设定一个成本目标,任何采购活动都应围绕这一目标开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成本活动的有序性和有效性,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在进行采购成本管理时,最重要的数据就是目标成本,要求企业结合成本控制原则对目标成本进行合理的预测,通过正确的计算保证目标成本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促进企业采购成本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在目标成本的预测中,应结合产品的种类、数量等信息,保证成本预测的合理性[2]。

4 电子元器件产品企业的成本控制

4.1 电子元器件行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子元器件产品的数量和功能也得到极大的提升,但我国电子元器件企业及其市场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所获利润远不及成本的支出。通过调查研究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电子领域成本控制方面的人才较为匮乏,这种流水线操作模式使得工作人员的学历和能力都普遍低下,管理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企业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此外,部分发展规模较小的电子公司没有多余的资金进行生产技术的研发,也没有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使得企业的员工普遍缺乏成本管理意识,这也是导致企业生产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3]。

4.2 电子元器件产品企业的成本控制措施

4.2.1 提高对原材料的成本控制

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好成本控制工作,这会影响企业最终的生产成本。因此,企业应对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管理,采购材料时必须货比三家,确保材料的质量达标和价格合理。此外,在对产品的成本及质量进行控制的过程中,需要认真调查与对比各个部门在质量和成本控制中所起到的作用,并建立相应的责任机制,做好产品质量检验工作。与此同时,要不断地改进产品的生产工艺,使材料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减少材料浪费的现象,最终实现材料成本的有效控制[4]。

4.2.2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在开展成本控制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在领导的带领下有序开展,工作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需要及时地向财务部门反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项支出的合理性。同时,需要生产部门、财务管理理部门及成本控制部门建立一个完善的内控体系,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节约管理成本[5]。

4.2.3 加强对制造成本的控制

在生产电子元器件时,首先,要不断地优化产品的制造流程,确保从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的成本都能得到节约。其次,要保证各个生产环节的設备、人工等都能得到有效利用,从而提高产品效益。最后,要不断提高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流水线人员的操作水平和熟练度得到提升,使工作效率得到保证。此外,还要对设备的性能进行改进与优化,这对提高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5]。

4.2.4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应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同时注重员工技能的培养,使企业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在进行技术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的技术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研发出新的产品,不断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还要做好对各种原料的监督与管理工作,通过智能化的管理系统来增强设备的利用效率,从各个方面实现对内部管理活动的控制。

5 结语

总之,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电子元件产品企业要想长期稳定发展,就要具备科学的成本管理意识,制订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及时发现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各项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 考 文 献

[1]刘志文.关于电子产品制造企业成本管控的几点思考[J].财会学习,2016(14):1-3.

[2]杨云慧.国内电子元器件产品企业的成本控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0).

[3]马思华.电子元器件企业标准化管理探讨[J].中国标准化,2017(10):19-20.

[4]澹台永静.“基于GaNHEMT的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研究”的成本管理研究[J].财会学习,2016(11):104-105.

[5]朱勇信.企业产品生产成本控制的现状及解决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7(2):89.

[6]陈红芬.我国电子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6(11):90-90,95.

[责任编辑:高海明]

猜你喜欢

成本控制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酒店财务管理中成本控制相关问题探析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