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校助力激活中小企业创新主体研究
2019-06-29丁志华张学伟李华
丁志华 张学伟 李华
【摘 要】创新是驱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的核心动力,而企业则是实施并完成技术创新活动的关键主体。中小企业群体是全国企业中数量最多、占比最高、创新潜力最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这一庞大群体能否充分发挥创新主体的作用,既影响着其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经济进步和民生福祉。文章从系统论的视角,分析了高校助力中小企业激活创新主体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针对中小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问题,提出了高校借助自身优势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方法与路径,进而促进企业更好地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校;中小企业;创新主体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12-0008-0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依靠转型、创新实现要素的最优配置,进而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在此背景下,创新已成为撬动企业发展的首要杠杆。企业能否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这是许多企业当下必须面对的课题。
1 高校助力激活企业中小企业创新主体的必要性分析
中小企业是构成市场经济主体中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发展经济、推动创新的基础力量。目前,中小企业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7%,提供城镇就业岗位超过80%,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上缴利税占50%,与国计民生的关系极为紧密。然而,中小企业的基金存量小、技术积累少、融资渠道窄、抗风险能力差等劣势也使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面临着比规模化企业更大的风险和挑战。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1]
高等院校作为创新要素集中的智力资源高地,依托其丰富的知识资源、较好的科研条件和大量人才储备,助力中小企业激活创新主体、完成创新活动,既有利于促进企业进一步提高创新质量和水平,又有利于高校贴近生產实践、加速成果转化,更好地肩负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等重要职能,推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速深化。
2 中小企业创新中面临的具体瓶颈和问题
(1)原发性研究能力孱弱制约技术创新的层次和水平。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位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这一创新链条的末端属于开发研究的范畴,主要是利用基础研究的理论知识和应用研究的既有成果,创造新的技术、方法和产品,因此要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不断进步为前提。多数中小企业资金少、规模小,虽有创新的愿望强烈,但受到资金、人才、设施、资源等的限制,无法独自承担原发性的基础和应用研究项目。一些初创阶段、产品单一的小微企业更是在技术创新投入上捉襟见肘,无力承担创新风险,只能做风险低、投入小的“短平快”项目,技术创新的层次和水平受到制约,长此以往,可能导致创新意识的下滑和创新能力退化,制约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的发挥。
(2)部分中小企业存在片面关注技术创新的失衡倾向。技术创新的成效往往在产品升级和生产效率提高上直观体现,能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中小企业对技术创新广泛关注,在资金、人员和精力投入普遍倾斜,但部分企业因此忽视了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对自身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一些私营中小企业的管理方式脱胎于家族式管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组织管理混乱落后的问题,导致企业运行不畅,经营无果而终;有些企业忽视文化建设,没有清晰的经营思路、核心价值和共同理念,造成团队动荡、人才流失,错失了做大、做强的重要机遇,最终遭到市场淘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文化创新、模式创新明显失衡的问题已成为部分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短暂的一项重要原因。
(3)一些中小企业的创新人才需求难以有效满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企业提供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高附加值的产品供给,经过几年的调整和发展,全国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大多数仍然处于从资源开发型、产品初加工型、低层次服务型向现代化、高品质转型的过程之中。各地中小企业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对行业高端人才的需求虽然迫切,但普遍存在“引不来、留不住、养不起”的突出问题,一些企业不具备业内中、高水平研发团队的运作环境和研发条件,在工作岗位和发展空间上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在专业人才这一核心创新要素储备方面严重不足,面临自主创新能力“空心化”的风险。
(4)多数企业在员工整体创新素质提升方面存在现实困难。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需要管理、研发、营销、保障等多个团队的协同配合,需要全体职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诞生并发展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现有员工的文化程度、专业水平、职业能力均有提升需求,企业缺少相应的专业师资和系统的培训渠道,零星的突击式培训往往收效不大。与此同时,企业新招聘员工适应专业岗位通常要较长时间,从熟悉业务到参与创新速度慢、周期长,对提高生产效率造成不利影响,一定程度上拖延了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的步伐。
3 高校助力中小企业激活创新主体的方式和路径
(1)整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前期支持。科学研究是高等院校的一项重要职能,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相对应,高校的科学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与企业技术创新所属的开发研究领域互为补充,组成一个完整的创新链条。许多涉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均依托高校设立,各级财政为此配置可观的经费、资源、设施和研究力量。高校有针对性地选择对应行业、地域、专业的技术创新需求规划、布局、设置应用研究项目,根据相关企业转型升级需求,适当调整应用研究的成果产出重点,既能提高自身应用研究成果的转化效率,又能解决中小企业原发性研究能力孱弱的现实问题,支持中小企业集中资源和精力专注于技术创新,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供有效供给的质量、效率和水平。
(2)发挥智力资源优势助力中小企业实施全面创新。中小企业疏于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既有对系统创新、全面创新认识不足的主观因素,也有缺乏专业管理知识和文化育成能力的现实困难。高校作为学术、科研、教育的综合体,总体上拥有的专业门类几乎覆盖企业创新各个方面的需求。通过开展企业管理诊断、企业经营规划、企业文化塑造、专业技术交流、参与企业项目等方式,将高校的专业能力转化为具体的社会服务活动的能力,解决企业在管理、文化、制度、模式创新方面能力不足的问题和短板,提升企业的全面创新意识和创新的系统化水平,促进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主体。
(3)通过项目合作、人才挂职等形式满足中小企业人才需求。高等院校通常是一定区域范围内专业人才和智力资源集中的高地,各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也通过专业论坛、学术研讨、交流访学等形式与相关高校保持着联系。传统上,高校自有的专家、学者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学术研究和教书育人方面,参与企业经营和技术攻关活动的联系尚不紧密。通过适当的激励政策引导,促进上述专业人才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通过项目化的方式参与企业创新,可以解决企业高水平创新人才不足的问题,缓解中小企业无力引人、留人、养人的窘迫局面,同时带动企业自有人员提高攻关和创新水平,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地发挥创新主体作用。
(4)发挥教育资源优势根据生产需求开展定向人才培养。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开展继续教育、职业培训、终生教育也已纳入高校的教育职能。高校拥有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可以较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的人员素质提升需求,通过定期进修、专项辅导、现场教学、岗位轮训等方式促进企业在职人员知识素养和专业水平的螺旋式上升,也能让高校教师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状况和企业用人需求,从而根据企业现实需求进一步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在校生的对应职业能力,缩短岗毕业生位适应周期,入职后更快地成为促进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的有生力量。
“创新就是生产力,企业赖之以强,国家赖之以盛”[2],高校助力激活中小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既是整合创新资源、加速中小企业发展升级的现实需要,也是高校深化内涵建设,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对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加强市场优质供给具有重要意义,必將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着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根本目标加速前进、不断深化。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9.
[2]习近平.2019年4月26日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Z].2019.
[3]陶晓丽,王海芸,黄露,等.高端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7(5):82-87.
[4]钱锋.构建包涵创新链和创新要素的协同创新体系[J].科学传播,2019(1):51-52.
[5]王冰冰.创新驱动视角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与政策选择[J].经济纵横,2019(9):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