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与教学论体系构建

2019-06-29相建波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6期
关键词:构建

相建波

摘 要:机械设计制造在现代工业企业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较高,而现阶段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还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不利于对优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才的培养。因此,需要进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与教学论体系的构建,以此来培养出更加贴近社会的优秀人才,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目的,本文将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与教学论体系的构建进行浅显的探讨,以供参考之需。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与教学论体系;构建

新时代的发展赋予各领域人才新的使命,提高了对其综合素质的要求。而优秀的人才主要来源于各院校的教育培养。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来说,不仅要求其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求其具备优质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了适应新时代对机械设计制造优秀人才的需求,各院校要重新构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与教学论体系,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与教学论体系构建的主要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逐渐从单一走向多元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与教学论体系的构建,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明确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不仅仅是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具有基本的机械设计制造能力,还要善于收集有关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信息,主动学习新知识,自主处理所收集的相关信息,具备自主学习、更新新知识的能力。通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与教学论体系的构建,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其发展更加多元化,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认知上更加准确,社会责任感更加强烈,满足了社会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二)有利于课程结构的优化,逐渐向自主化发展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動化专业课程与教学论体系的构建,使得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质量更加高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学习空间,实现了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与普通课程之间的整合,使学生的学习综合性较强,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三)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渐与社会接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与教学论体系的构建,在课程内容的体现上,能够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建构从基础到高端不同层次的学习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同时,增加学生动手实践模块,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积累了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了学生以后就业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四)有利于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方式多样化

课堂教学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方式,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与教学论体系的构建,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学习效率,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当中能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使学生的学习集实践性、社会性和创新性为一体,为向社会输送应用型优秀人才提供了保障。

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与教学论体系构建的途径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从理论知识方面、技术能力方面、思想道德方面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与教学论体系构建上,要围绕这三个方面来进行。

(一)课程教学要满足社会智能化制造发展需求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工业产业的发展逐渐向着智能制造方向发展,因此,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与教学论体系构建上,要与工业产业的发展同步,在人才的培养上,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首先,全面深入的了解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的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减掉一些不必要课程,增加一些专业性的有针对性的课程,例如程序设计、机械设计、自动化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以便于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其次,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与教学论体系的构建上,教师要注重对知识结构的整合,结合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对课程资源的利用率,使专业课程内容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二)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在一起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在一起,能够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学习更加形象具体,有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过程中,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比较枯燥,单调的课程资源和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着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传播速度快、资源共享范围大等优点,将优质的、多形态的课程资源发布到网络平台当中,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并开启智能推送功能,使课程资源类型多样化。第二,信息技术与大数据、云计算等紧密结合,能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适合学生对专业课程的个性化学习方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及时调整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第三,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过程中,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使教师能够通过微课、智能测试等方式实现学生的低阶目标,从而将主要精力投入到高阶思维发展当中,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增强教师的成就感。

三、总结

综上所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与教学论体系的构建,对培养机械制造自动化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课程与教学论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紧随社会发展脚步,在智能化大环境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将其与课程教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为优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牛海侠,周金霞.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 中国市场,2018(06):168-169.

[2]李志永,张海云,刘俨后,司马中文.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以山东理工大学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8(34):148-149.

猜你喜欢

构建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