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引进与激励问题研究

2019-06-29谢会芹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6期
关键词:人才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京津冀协同发展

谢会芹

摘 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省产业可持续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起步较晚,健全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引入制度和激励机制,是提升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之一。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引进;人才激励

一、引言

河北省的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公共财政收入分别从1992年的1278.50亿元、1843元和101.17亿元上升到2018年的36010.3亿元、23446元和3513.7亿元。与2017年相比,2018年河北省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9.3:44.5:46.2,河北省产业结构首次呈现“三二一”的新格局。河北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攻坚期,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是河北省发展的重要机遇,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河北省要抓住机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而提升整体产业能力,迫切需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2017年,河北省出台相关办法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引进力度。2018年,河北省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主攻的10个重点领域。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政策优势。当今,在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发展模式粗放。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仍然注重和采用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未充分意识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创造性和创新探索的重要性,对量的扩张重视度较高,同时,也有很多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阻碍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质量的提升。

2.缺乏专业的创新型人才。由于人才引进渠道和人才引进方式过于单一、北京和天津对河北的“人才虹吸”[2],造成专业创新型人才的短缺。另外,人才引进是一个的工作系统工程,引进来固然重要,但是留住同等重要,而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员薪酬、福利方面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激励性都不够大,很难满足进入公司人才们的需求,直接导致人才流失。

3.产业集群效应较低。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起步晚,相关的政府政策、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使得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环境缺乏一定的引导性、友好性。另外,在河北省现有的产业集群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集群、行业集群和区域集群都较少,而现有的集群分工存在行政化严重、运作水平相对较低、产品间模仿程度大、创新程度不高,以及地区间运作及发展不协调,这些都限制了产业和产业集群的发展。

4.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平台不完善。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差距过大,相对北京、天津,河北公共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落差較大,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薄弱、产业规模小,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平台不够健全。

三、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引进与人才激励现状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尤其重要的是人才,据调查发现,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根据实际情况对人才引进制度、管理制度和晋升制度等进行了初步设计,但系统性差、人才激励理念传统和激励机制不健全,导致员工的满意度不高、人才流失率高,具体问题表现在:

1.人力资源规划不到位。由于企业规模不大,缺少一定的企业管理高级人才,在进行人力资源规划时缺乏周全性、长远性。在人才引进时具有随意性,缺少前期规划,用人需求不具体、不清晰。大多数企业只是在需要用人时才去找人、招人,除了具有随意性,而且会使企业在发展中缺少后备人才的储备。

2.培训不科学。一些企业将人员招进门,却并没有进行科学到位的培训,存在“重用轻培”的现象,在人才培养上投入的时间、精力、资金偏少,造成从业人员的未来职业发展受到影响,也使得部分员工离职。另外,培训形式比较单一,由于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效应较差、规模小,企业在培训时存在“孤岛”现象,企业间共同培训和共享资源较少,造成了资源利用率低。

3.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一是没有完整的薪酬体系,战略性新兴行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缺少完整的薪酬体系,只是把他们的薪酬简单的划分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工龄工资、职称工资等,在薪酬体系中缺少绩效工资。二是薪酬制度缺少激励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成果具有滞后性,目前的薪酬体系没有考虑到专业技术人员的特点和需求,将他们与普通员工的薪酬体系混为一谈,对技术员工的激励只注意当前,无法满足专业技术人员的各种需求。

四、提升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引进和发展能力的措施

1.完善法律法规。健全的政策和法律保障具有规范、引导的巨大作用,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必备基础条件[2]。构建科学、合理的政策法规体系,河北省政府应从税收、投资、融资和创新等多个方面构建相关政策法规体系。比如,对具备条件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减免,放宽社会资本的准入条件,鼓励和奖励创新。政府出面制定有关保护质量、打击非法的办法,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鼓励、促进、帮助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应用。政府同时要加大监管力度,积极发动新闻媒介、社会群众等各方力量实现有效的监管。

2.加强产业资金的投入。河北省可以尝试成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基金委员会,在政府的引导下,从金融、投资、社会和企业等多方面吸引资金。在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中小企业是主体、大部分是民营企业,也是创新的重要来源,要积极鼓励这些中小民营企业投资,政府可以调整企业和资本的准入条件,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河北省要积极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国家对外商投资政策鼓励带来的机遇,充分发挥海外公司的影响力,加强与国外投资者的合作。

3.规范人才引进制度。第一,人才引进渠道多元化,充分与高校、政府、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利用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举办一些规模适当的学术交流会,邀请一些高校教师、教授、同行业高级管理者、科研机构的专家来参加,进行技术交流,解决目前的技术瓶颈或管理漏洞。第二,采用众筹招聘模式,由企业发出,经过员工的朋友、HR,逐次或者同步扩散,可以在极短的试间内,将消息推送到很多人中,寻找合适人选。第三,内外结合引进中高级人才,一方面,聘请专家教授参与人才培训,提高现有人才的能力;另一方面,对优秀员工提供培训机会,把自己的员工培养成中高级人才。另外,通过猎头引进中高级人才。

4.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利用薪酬中的区隔薪酬和弹性福利来减少人才流失。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对专业性人才的要求相对较高,完全可以实行相对的区隔薪酬,这样会使专业性人才的引进获得优势,稳定这类人群,使得产业发展具有连续性。另外,根据实际需求,突出员工对公司福利制定的参与,让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专属福利。

参考文献:

[1]田学斌,李宝新.京津冀协同发展与河北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J].领导之友, 2016,1:60-64.

[2]韩佳佳.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素支撑与对策建议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6,58-59

课题项目:2016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HB16YJ052),2018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JRS-2018-3036)。.

猜你喜欢

人才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京津冀协同发展
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建议
唐山高新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间接融资支持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培育模式、机制与策略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沧州科技人才流动问题研究
多中心治理视角下后发展地区人才引进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