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职业教育与非遗传承人才培养

2019-06-29许兵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6期
关键词: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教育

许兵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存的人文和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了剧烈变化。人口快速流动,信息获取渠道极大丰富,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受众持续减少;生活成本快速上升,传承缺乏基本场地,传承人收入低等等,都是非遗传承普遍面临的问题。一些有历史、文化和科研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随着传承人逝去而消亡。面对现状,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教育;传承人;课程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跨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可见,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展的层面上了。

自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在非遗保护、保存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并投入量巨额的资金支持,极大地增强了非遗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真正长久发展和持续下去,光靠政府输血式的资金扶持和宣传绝非长久之计,因为从非遗传承的现状来看,我们最欠缺的不是宣传和扶持,而是能使非遗传承产生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的传承人才。而能承担起非遗传承人才培养重任的非职业院校莫属,因为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是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支重要力量。发挥职业院校的独特作用,既是非遗传承事业所急,也是职业教育突破发展所需。

职业教育的使命与非遗传承的精神契合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发展,非遗人才的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各种非物质遗产传承活动逐渐进入各级各类教育机构。2013年,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公布了首批100个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标志着民族文化传承正式进入全国职业教育的示范专业建设行列。《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推动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职业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相结合,借民族文化之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民族特色产业、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出要“支持具备条件的职业院校加强传统工艺专业建设,培养具有较好文化艺术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積极推进现代学徒制,建设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鼓励代表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和开展研究”。

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和完善,各省相继在职业院校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教育部设立了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职业院校根据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本校特点,积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项目引进学校,探索了各种类型的传承方式,非遗传承活动越来越活跃。

打造职业院校的多方位传承优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以人为载体,以“口授心传”为主要传承方式,活态流变的文化形态,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积淀和形成的。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当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还需要有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在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必须把握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这就需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非遗文化传承和培养专门技能人才中的独特作用,就必须深度挖掘、研究非遗文化教育资源,探索非遗传承教育融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推动非遗传承教育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构建系统科学的非遗传承课程体系,助推职业院校课程建设特色化。开设非遗传承课程是职业院校传承非遗区别于传统师徒传承,走教育传承之路的首要之举。一是要构建非遗传承通识课程。要着眼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渊源及其蕴含的思想内涵、文化精髓,满足专业非技术性综合能力培养需求,开设覆盖面广、内容丰富的非遗通识课程,力求以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度,厚植非遗文化底色。二是建设非遗传承专业课程体系。职业院校应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课程资源,适应新时代要求,将非遗技艺传承、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等教学内容“嵌入”专业相关课程的授课内容,将非遗技能传承课程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并组织编写非遗技能传承教材,推动专业技能和非遗技艺学习同步进行,打造非遗传承精品课程。此外,学校还应探索建设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学习社区等在线开放课程和教学资源库,搭建非遗文化终身学习在线平台,满足青年学生自主学习需求。

打造专兼结合的非遗传承师资队伍

职业院校的非遗人才培养,师资结构科学化至关重要。目前,职业院校缺乏具有非遗专业背景、专门从事非遗教学的师资力量。为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着力打造由非遗传承人与校内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非遗传承教育师资队伍,为非遗传承教育教学提供有力支持。一是要加大力度,使更多的老艺人和传承者得到帮助,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培训工作里来,聘请非遗传承人担任兼职教师,建立名人工作室,承担非遗传承课程教学,亲自授课亲传技艺,促进学生近距离接触非遗文化及技艺,延拓非遗技艺传承覆盖面。二是对从事非遗传承教学的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非遗传承经验、沟通能力等提出明确的要求,制定具体的措施,鼓励校内教师与非遗传承大师通力协作,共同制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编写教材与授课。与此同时,倡导推行非遗传承师徒结对机制,即由非遗传承大师、非遗课程授课教师选择合适的青年学生组建师徒对子,既以传统“师徒制”技艺传承方式强化非遗技艺传承,又以系统的理论教育规范技艺传承,形成职业院校“学院派+师徒制”的特色传承模式,提升非遗传承与专门人才培养实效。

开展内容丰富的非遗传承教育活动,助推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多样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样的表现形式,能够提升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发展的鲜活生命力。一是应系统构建非遗传承教育活动体系,将非遗传承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在与非遗亲密对话和躬身实践中,从情感共鸣走向行动自觉。二是要将非遗传承教育活动纳入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学分和第二课堂管理体系,打通非遗类项目参赛获奖成果与第一、第二课堂学分转换的通道,为活动开展营造良好氛围。三是要设计开展多途径、多形式非遗教育实践活动,在校园广泛推广普及非遗文化及技艺,既用好课堂、社团等线下育人载体,又用好微博、微信、直播软件等线上平台,积极培育非遗网络文化,精心策划新媒体文化作品,形成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秉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教学理念

职业院校的非遗人才培养,能大大促进非遗物化成果转化,助推职业院校服务地方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域文化和民族传统风俗的缩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重视并发挥非遗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助推作用,一是要鼓励师生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结合时代元素,在内容、载体、形式、手段上对非遗文化及技艺进行创新创作,设计并研发符合市场需求、契合时代审美的非遗衍生产品,推动非遗文化基因与当代艺术文化生活相适应,推进非遗作品向产品和商品转化,从而以非遗商品化、市场化开发促进非遗活态传承,实现非遗传承与地方经济发展“双赢”。二是要联合政行企共同举办非遗展示活动,普及非遺知识,呈现地方文化魅力,提升非遗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促进其与地方文化产业乃至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并以之反哺非遗传承教育,为更好地开展非遗教学和研究工作助力。

结语

把非遗传承融入职业院校的教学体系中,是一种双赢的发展机制,既能科学的促进非遗传承人才发展,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目的,也能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把非遗与立德树人相结合,融入学校文化建设,创新形式、生动表达非遗文化,将助推职业院校做好价值引领,为学校内涵发展打开新局面。同时职业院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通过非遗传播可以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可以激发年轻一代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感,从而形成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32-33

[2]佟玉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与制度建设[J].文化学刊,2011(10):26-27

[3]王志平.鄱阳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享赋与保护利用模式[J].江西社会科学,2012(9):56-59

[4]郑颖.论高校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J].社科纵横,2009(2):7-8

[5]黄龙光.民族文化传习馆:区域性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新模式[J].文化遗产,2012(50):41-45

[6]乔晓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教育[J].〕.集美大学学报,2007(52):101

猜你喜欢

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教育
阜蒙县蒙古包文化的法律保护
“非遗”的生命力在于“接地气”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非遗”技艺传承中的现场培训
藤县牛歌戏的传承及生存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