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筑梦理论”的建构及理论特征
2019-06-29陈祥敏李南青
陈祥敏 李南青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内容、新成果、新形态,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形态”之一,其鲜明而准确地循着“中国梦”百年民族复兴与“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实现路径、依民生与发展的主线,创新构建了客观、系统、精准和科学的理论体系——“筑梦理论”。“筑梦理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与现代化建设的新理念、新战略、新思想、新理论的系统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研究、理解、阐释其时代背景、体系建构、理论特征对于全面、完整认识与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与实质、实现形式与发展,对于实现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着重要的践行与理论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筑梦理论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9)04-0001-10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胜利召开,昭示着中国进入了新时代并正式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核心地位。这一新时代的新思想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一系列现代化建设和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逻辑、新思想的理论总结和发展展望,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代的重要实现形式。习近平把百多年来中华民族追求与实现伟大复兴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并具体化为一系列新认识、新战略、新举措、新阶段与新步骤,构成了以实现“中国梦”为核心的“筑梦理论”。 “筑梦理论”缘起于孙中山先生侧重于社会管理的主要主张与理念,启蒙、准备和奠基于毛泽东思想,历史性升华于邓小平理论,建构成型并可持续发展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由十一大理论板块构成体系。
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的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自新民主主义始的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及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中国化升华;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形成于党的十五大的邓小平理论,是继毛泽东思想之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始于党的十八大成就于党的十九大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阶段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形态。 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内容可以归结为“三个阶段”与“三大形态”。 “筑梦理论”的理论内涵与实质、特征与形式,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化实现形式,也是新时代新阶段中国梦的实现路径。研究、理解、阐释“筑梦理论”时代背景与环境、理论建构与特征对于全面、完整认识与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与实质、实现形式与发展,对于实现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着重要的践行与理论意义。
一、“筑梦理论”的历史形成
“筑梦理论”不是一蹴而就、瞬间灵光而来的,作为经济、社会与管理的融合理论体系,它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历百年历史的理论积累和沉淀,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着重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理论升华而来的新时代历史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主体内容荟集了1911年辛亥革命以来中国一系列关于国强民富的社会、经济与管理观点、理论和学说,其核心内容可以归结为三个阶段与三大形态。以致“筑梦理论”的典型历史形成理论的主要内容大致可概括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筑梦理论”历史缘起
毛泽东在1945年4月21日所作的报告中曾提到“以前有人如梁启超、朱执信,也曾提过一下马克思主义,这样来看,讲马克思主义倒还是国民党在先。”事实上,早在1905年孙中山就以社会主义追随者身份访问了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共产第二国际书记处,其他国民党成员也曾接触过马克思主义等。但首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1938年在延安召开的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早就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成长,指导着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发展和中国革命的实践。
自辛亥革命以来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特色性,决定了“筑梦理论”的发展历史也密切关联于特定历史代表人物的特定观念、思想及理论。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侧重于社会管理的主要主张与理念是近现代中国首次较为符合中国客观实际的适宜与先进的经济、社会与管理思想与理论的系统表述,启蒙了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梦”,为“筑梦理论”百年历史形成埋下了历史方位种子。“筑梦理论”的真正形成则重点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阶段与三大形态,它们为中国的现代化与民族复兴目标实现及其理论发展提供主要历史借鑒和理论营养。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形态”与“筑梦理论”的历史形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内容可以归结为三个阶段与三大形态:自新民主主义始的毛泽东思想;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形成于党的十五大的邓小平理论;始于党的十八大成就于党的十九大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梦理论”。 三个阶段与三大形态一脉相承、“民生与发展”主线贯穿始终,“中国梦”初心百年可持续——“筑梦理论”的历史形成建构。
第一阶段与第一大形态: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毛泽东思想的内涵、特征与逻辑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全过程与总内容,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核心内容具有开创意义和引领性发展。
无论是从毛泽东思想的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状况实际与特殊国情的中国式革命道路——新民主主义,中国成立后开展并深化的、以建设现代化和管理科学化为基本内容的“一化三改”“五年计划”等经济与管理路线或措施,以及中国式工业化与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等的主要思想内容,还是从其新民主主义经济与管理理论、社会主义社会改造理论、国情与发展阶段理论、工业化道路理论和农业现代化理论等的典型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经典著作,都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和实践有机有效结合,走出一条拥有自己的主义、信仰、思想、理论、发展路径的独立自主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道路。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阶段总成果的结晶和体现形态的毛泽东思想(第一大形态),所涉猎范围之广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它以国强民富为其核心内容,其根本目的都是对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的追求,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可行的思想与政治、理论与组织、道路与目标、经济与社会基础等。因此,毛泽东思想不仅是“筑梦理论”体系形成的思想与理论启蒙,而且为其发展准备了条件和平台基础。
第二阶段与第二形态: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其典型创新理论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理论、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与管理理论和经济发展战略理论。其中,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基础,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则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提供了运行平台与理论基础。
邓小平理论构建主要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其关于经济与管理方面的重要内容是随着当时中国社会的正本清源、拨乱反正,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现现代化的伟大战略目标,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一系列理论提出与发展,而逐步构建起来的。形成于党的十五大的邓小平理论侧重的点、线与面始终是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深刻阐释了中国怎样通过改革开放走出一条有特色、有逻辑、有实效的国强民富之路,并引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重新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通過对社会发展阶段的准确历史定位和社会主要矛盾“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的精准把握,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国强民富道路,邓小平理论不仅赋予了“中国梦”新的内涵,而且将其推到了可预期可实现的新高度,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实现了新飞跃。同时,邓小平理论丰富、强化和升华了“中国梦”理论体系,使“中国梦”见到了可行目标、走在了实现的路上,其本身也在发展升华马克思主义的同时成就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阶段发展与建设重大成果的结晶与形态(第二大形态)。所以,邓小平理论赋予了“筑梦理论”体系基于改革开放、国强民富的新内涵、新思想、新理论与新方向,促进了“筑梦理论”体系历史性升华。
第三阶段与第三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到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习近平在继承和发扬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础上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期新阶段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融入基本国情及“深水区、攻坚战”的“新常态”的实际,在其一系列指示、讲话、著作中以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为核心深刻阐释了既接地气、又体现科学精神的智慧与思想,继续升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了新时代并有了自己的新形态 —— “筑梦理论”(第三大形态)。习近平系列新理念、新认识、新思想、新措施,紧贴国情,立足时代,旨在“中国梦”核心理念指引下,依照“五位一体”与“四个全面”两个布局的顶层设计,实现市场决定性、发展新理念、解放社会活力、规范市场行为与秩序、优化经济管控、深化国企改革、缩小贫富差距以及坚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等任务与目标。应当说,习近平“筑梦理论”的精神实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与重要成果是完全吻合的。
习近平新思想侧重于实现“中国梦”,重要论述有“新时代论”“市场决定性”“治理现代化” “五位一体”“四个全面”“解放社会活力”“环境民生论”“发展新理念”“核心价值观”“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集中体现为“筑梦理论”。特别是,习近平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新举措,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全面吹响了治国理政的“集结号”,引领中国进入新时代。“筑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在内容与本质上是一致的,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筑梦理论”是涉及全局的理论,侧重于“怎么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侧重于“为什么这么做”。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地位,并在此指导下,提出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成“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矛盾”,坚持了“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清晰规划了通过三年的决胜期奋斗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战略目标,用两个十五年分两步实现“到本世纪中期,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至此,由人民梦、民族梦、富强梦和复兴梦构成的“中国梦”已清晰可见、实现在望、伸手可触,“筑梦理论”体系也建构成型并可持续发展。
二、“筑梦理论”建构的时代背景与环境
“筑梦理论”体系在构建与成型过程中,所依附的时代背景是其基础与平台,所面临的问题是其“靶标”与抓手、所具备的有利条件是其保障与推动力,所取得的成就是其有效性和科学性的证明与依据、所待解的困境是其未来着力目标点与引力场,以及所进入的新时代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新环境与新平台。而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国梦追求百年征程“关键里程碑”的党的十八大,既为“筑梦理论”的提出与发展提供了历史形成与时代背景,又为其建构与成型供给了保障环境与平台。
(一)“筑梦理论”的背景
虽说“筑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成型是继承了1911年辛亥革命至党的十八大历程中的、中国梦百年追求历史的理论积累和沉淀,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着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理论升华的、中国一系列关于国强民富的社会、经济与管理观点、理论和学说的历史形成。但是,党的十八大召开的时机与时代背景,确是影响“筑梦理论”建构与成型的最直接、最核心、最重要背景因素。 党的十八大是中国在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半进程后的决战阶段的21世纪第二个10年之际召开的,在已过去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10年历史征程中,中国步伐坚实、成就巨大。但要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还必须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因为中国经济发展在当时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遇到了诸如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三不问题”,资源、人口和计划“三大发展红利”逐步消退问题,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传统动力”日趋弱化问题,以及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问题”——实际上已经演变为农业、农村、农民和农民工“四农问题”——等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世界政治与经济不确定影响因素增加,经济形势与发展环境动荡甚至混乱程度加剧,金融危机阴影难息,以及国家间亦或种族间基于利益的冲突或矛盾频发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些使得当时的中国所处的国际形势与世界环境变得前所未有地复杂。而当时的中国国内正是基于改革开放深化的转轨、转型与转变发展方式的快速推进关键时期,利益共享需要在广度与深度上调整、新旧社会矛盾叠加频繁而多发,经济与社会发展稳定、改革持续深化的环境更复杂、任务更繁重,潜在挑战和困难更加凸显等。
这些机遇与挑战交织、成就与困境并存、国内与国际问题错综复杂的环境局势,就是党的十八大召开的时代背景,也即“筑梦理论”产生与建构的时代背景。
(二)“筑梦理论” 建构与成型的环境——“新常态”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基于对历史进程、社会发展、政党政治、国际形势等的准确把握和预计,提出中国进入“新常态”。因为“新常态”既意味着新形势、新格局、新特征与新机遇,又预示着新挑战和新问题,还展现着新精神、新战略、新动力和新任务,所以“新常态”就是“筑梦理论”建构与成型的环境。
“新常态”中国面对的总体问题为国际经济环境不够理想、经济发展下行的压力很大、支撑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弱化、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增强、改革进入深水区及反腐败尚未取得决定性胜利等,也可将其概括为经济增速换挡期、经济结构调整期、发展方式转换期、反腐斗争刮骨期、改革开放攻坚期和百年崛起窗口期的“李克强难题”(或称“六期叠加”);“新常态”中国面临的即期经济情况则是所谓的“五降一升”: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幅下降、居民生活水平下降及经济风险可能性上升;“新常态”中国共产党执政遇到的主要问题为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风险”,执政治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四大考验” ,以及生态环境问题、社会管理问题、执政党纯洁性问题与国际格局问题“四大难题”;“新常态”中国仍需持续的“两个尚未完成”则是产业革命尚未完成、反封建与反腐败的民主革命正在进行,以及还有祖国还没有统一这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等。
面对“新常态”错综复杂的问题,只有正确认识与把握“新常态”中国“总体没有脱离经济发展的合理区间、生产能力不是下降而是结构性相对过剩、国民生活水平不是下降而是相对改善、国内市场潜力尚未充分释放、科技与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新中国几十年的家底不可小视、反腐败成果更加激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经济增速仍为世界领先”的有利基本面,毫不动摇继续坚持“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和没有改变我们党的基本纲领与发展战略”的四个没有改变,以及认清辨明“新常态”的“经济增速换挡、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动力创新”四大基本特征,整合“管理、改革、创新、集约” 四大内在动力,启动和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经济发展“双引擎”,才能切实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中国梦”的“新常态”战略目标稳步前行。
“筑梦理论”体系正是基于这样的“新常态”环境和平台而建构与成型的。
(三)“筑梦理论”进入新时代
“筑梦理论” 建构与成型的过程,也是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到位、各项成就取得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引领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党的十九大,则为“筑梦理论”体系提供了可持续的发展、丰富与完善新舞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宏伟气魄和务实精神,对党的组织、党的干部和党员从思想到行为的方方面面“打扫卫生”“制定规矩”,有效整顿了党的队伍,切实统一了全党思想,作出了重大历史性贡献:一是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校正了党和国家前进的航向;二是刹住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三是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同时,实现了经济与政治两大领域的重大转变:一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稳定转化为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二是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构建起 “筑梦理论”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从宏观方面来看,既取得了三个方面的重大成就:一是反腐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二是一系列的再改革深入推进;三是权力开始逐步被关进“笼子”。又取得了五個方面的巨大进步:一是社会风气与治理全面明显好转;二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三是科技实力显著增强;四是人民生活基本实现小康;五是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以及下列六个振奋人心的数字是最好的中国发展成果诠释:世界第一机械制造大国、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世界第一利用外资大国、世界第一经济增长大国和国民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发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和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这十个方面所赢得的、令人自豪的重大进展是最具说服力的“民族复兴”路上的基石铺就。同时,也为“筑梦理论”成型提供了支撑性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压茬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推出一千五百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而且,反腐斗争形成压倒态势。这为“筑梦理论”的建构与成型注入了活力与生命力。
但是,在全面取得世界瞩目非凡发展成就、“筑梦理论”建构成型和整个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同时,也必须头脑清醒地看到新时代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或尚需继续面对的基本问题,它们将进一步推动“筑梦理论”的日臻完善。
一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不充分“两不问题”仍是需努力解决的核心问题。同时,“李克强难题”可能在一个较长时期仍需要继续面对。
二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农业、农村、农民和农民工“四农问题”仍是关注重点,其中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习近平总书记与党和政府时刻牵挂、通过不断加码的惠农政策来解决的迫切问题。
三是,中国共产党执政遇到的四大风险——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考验——执政治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四大难题——南海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社会管理问题、执政党纯洁性问题,仍需持续面对和发力解决。
四是,外部环境问题仍在且处于变化中:虽说中国的国际环境得到了令人羡慕的拓展和瞩目成就,但一些人、一些组织甚至一些国家从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阻滞、破坏、颠覆和亡中之心不死,图谋打断中国“和平发展之路”。另外,还有台独、藏独、疆独、港独等待解问题。
党的十九大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至此,由人民梦、民族梦、富强梦和复兴梦构成的“中国梦”已清晰可见、实现在望、伸手可触,“筑梦理论”体系也构建成型并跨入新时代可持续发展。
三、“筑梦理论”的要义与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结合,逐步中国化并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现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是认识与把握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的主题——民生与发展主线的理论引领。面对新阶段与新时代发展着的现代化建设的复杂状况,立足国情、深化改革,把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发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中国经济与管理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与使命,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及“中国梦”实现征途一定要有“中国智慧”“中国理论”和“中国声音”。
(一)“筑梦理论”的一般表述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到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将习近平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与现代化建设的新理念、新战略、新思想、新理论概括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实,换一个方式或角度,既然习近平已经精到地把百多年来中华民族追求与实现伟大复兴具体化为“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的 “中国梦”,并以实现“中国梦”为核心提出了一系列大智慧、大逻辑、大战略,既紧紧抓住了民生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又确实关乎国计民生、国强民富等重大问题,将改革开放40年来的基本经验与现代化建设的正确理念和思想上升到了新时代的理论高度,别具一格,已成系统,形成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形态,因而将其概括为“筑梦理论”也是合适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集结历史经验与智慧、着眼未来,清晰明了地展现出了“八个明确”。 从其理论层面看,中国要坚持和发展的是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它主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四梁八柱、核心要义。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直在发展过程当中,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历史方位会有不同的内涵和特征。“八个明确”主要内容与王毅武教授、陈祥敏教授等学者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的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新学科之习近平“筑梦理论”体系的、由新时代论、市场决定性、治理现代化(协商民主、国家监察)、“第三解放”、四个全面、五位一体、发展新理念、环境民生论、核心价值观、一带一路战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十一大理论板块构成的研究内容基本吻合,以致“八个明确”完全可以被视为“筑梦理论”体系的官方首次表述。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十四个坚持”是中国共产党长期理论与实践的执政经验总结,是“八个明确”(也即“筑梦理论”体系)理论成果的实践运用体现,主要是从实践层面明确地回答在新的历史方位中怎样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告诉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路径、方略、办法、步骤、做法等,实际上就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准行动方向指引、执行战略目标规划、行动内容做实。全面小康实现在即,没有正确的方向、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可行的规划、没有适宜的环境,就不知道怎么去做,就只能是吃老本而没有可持续,就算借乘现有发展之惯性侥幸达到了决胜期目标。可是,没有积累充足的继续发展后劲,第二个百年目标依托什么去实现?所以,要坚定不移地遵循十四个基本方略,短期、中期与长期目标相辅相成,弄懂做实“做什么”和“怎么做”,保持发展的可持续前进。管理源于经济,没有对经济运行及其平台的管理,经济运行是没有绩效、没有发展的。无论是百年前积弱积贫的旧中国,还是当今已步入新时代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新中国,经济发展总是先行性、主导性的,经济发展道路和理论,就是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等发展路径和内容。十四个基本方略是“筑梦理论”体系的实际落实措施与执行力展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实践结合与指导意义。
(二)“筑梦理论”的基本概括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筑梦理论”体系基于十一大理论板块构成,体现了遵循跨入新时代、市场决定、解放社会活力、推进现代治理、提升调控水平、强化公平正义、培育核心价值、实现五位一体、建设生态文明、全面从严治党和把握外交格局共十一大基本精神。具体如下。
“筑梦理论”的历史新方位——“新时代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破晓之晨曦照耀整个中华大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建设、期盼百年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确立了历史新方位。这一总结过去近百年历史经验教训与成就并将指导中国横跨未来三十多年的发展战略指引,既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前进的时代,又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现代化强国实现的时代;既是团结进取、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又是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既是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大有可为历史机遇的时代,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承接引领世界担当的时代。
党的十九大胜利昭示着中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新主要矛盾,构建起了时间明确、路径清晰的现代化强国实现的奮斗新目标,开启了“两个十五年”历史新征程,以及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指导思想地位,这一切“新”为之所以为新时代注入了新内涵。同时,也体现出新主要特征,那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也即历史为中国开启了近现代以来中国梦实现可触的窗口期、现代化事业精进腾飞的跨越期、“制度笼子”日臻成型的成熟期、中华民族复兴在望的关键期、世界格局变革重塑的担当期及百年征程再起步的创业期。“新时代论”为“筑梦理论”标注了新方位、添加了新内容与体现了新特征。
“筑梦理论”的环境与平台——“市场决定性”。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其纳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新理念内容,这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市场与政府(计划)之间关系认识上的重大理论推进。从客观考虑,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运行自然是改革开放新时代的环境与平台,把握并处理好市场与政府(计划)的关系,一直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既要发挥好 “看不见的手”(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又要防止忽视政府积极作用的倾向。从改革的市场导向作用到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再到现今的“决定性”作用,彰显出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巨大进展和社会、经济与管理等理论的重大进步,同时也体现了“筑梦理论”的基本架构与核心内涵。
“筑梦理论”的目标与愿景——“治理现代化”。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提出工业、农业、国防、科技“四个现代化”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以及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新四化”之后,习近平2013年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设定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即“治理现代化”(第五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在两个十五年目标规划中再次对“治理现代化”内容均予以了重点强调。从“管理”到“治理”,主张协商民主、强调社会参与、激发社会活力、建立国家监察体制,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断促进人的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正是“筑梦理论”的目标与愿景。相比于“四个现代化”充分凸显国家硬实力而言,“第五现代化”更加注重国家软实力,既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即国家治理主体、组织、结构、模式、系统与体制全方位的现代化;也要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即国家治理者素质、理念以及治理方式、方法的现代化。治理现代化,要求全面、科学、民主、有序、适合并有效。从统治到管制、管理到治理,治理现代化比以往的国家统治、国家管理而言,则更显科学、文明与进步。
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协商民主”,体现着“筑梦理论”的特征与方式。习近平在纪念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指出:协商民主就是“有事好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形成共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要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相向而行,是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时代创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伟大进步。“协商民主”体现着非单一主体性、平等性、包容性、商讨性、相向性、监督异体性以及比“选举民主”更大的广泛性与民众性,是“筑梦理论”推进社会民主与科学管理的重要特征与方式。协商民主作为人民表达政治诉求、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形式,强调公民的政治参与,通过平等对话、讨论与协商等进行决策,从而真正体现公民的意志,对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以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协商民主”也体现了“筑梦理论”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趋势。
同时,体制是制度的外化,治理现代化的保障体制是“国家监察”,国家监察体现着“筑梦理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十九届二中全会强调,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是强化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的重大决策部署,要依法建立党统一领导的反腐败工作机构,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构建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全方位把控的“权力笼子”,既制约和监督公权力依法运行、预防腐败,又赋予和保障公权力权威高效、阳光正义。国家监察不仅为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组织与制度保障,而且为治理现代化确立了有效机制与路径,也即既让“筑梦理论”的理论与实践联系结合、互动促进、协力发展,又使“筑梦理论”的系统性与逻辑性、理论性与科学性得到充分展现。这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与现实优越性。
“筑梦理论”的总体布局——“五位一体”。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形成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与治国方略。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五位一体”中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方向、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总要求。“五位一体”即是科学发展观和一系列发展新理念的基本要求,也是实施“治理现代化”的本质体现,对于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有重大理论与践行意义。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第一次明确作为执政党的治国理政大方略,成为“筑梦理论”的重要内容,开了现代社会、经济与管理等理论及世界各国现代治理之先河。对于生态与环境的呵护、保护、维护和养护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之所以相当重要,其中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生态与环境是民生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生态与环境搞坏了,民生与发展这一人类社会的主题从何谈起?
“筑夢理论”的总体战略——“四个全面”。党的十八大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进入新阶段、达到新高度;党的十九大则昭示中国进入新时代,要求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总体战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认识规律、总结经验、把握根本、筹划全局的顶层设计,是关于治国理政重大战略与布局的精辟概括,阐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长时期各项工作的总思路、总纲领、总方略,既是新阶段与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总布局、总任务、总目标,也是推进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理论指南与根本路径。“四个全面”的提出,增列了全面从严治党,第一次为执政党规定了要求与路径,从而确保党的纯洁性与先进性,为新阶段与新时代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引领保障。“四个全面”也是一个逻辑整体,全面深化改革是过程,全面依法治国是措施,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全面实现小康是目标,构成“筑梦理论”的实质内容与总体战略。
“筑梦理论”的实质与目的——“解放社会活力”。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深刻指明了中国现代治理的实质与目的,党的十九大将其继续推进。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解放思想(“第一解放”),到党的十三大提出解放生产力(“第二解放”),再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解放社会活力(“第三解放”),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各层面的活力不断得到解放、释放、增强与更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宗旨与本质是什么?就是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通过现代治理的各种职责与传导功能,包括各层面、各环节的管理操作调动或激发积极因素、化解或转换消极因素,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解放社会活力,一是政府活力,二是企业活力(主要是国企),三是公民活力。可见,“第三解放”是全方位、全覆盖、永远在路上的。大到国家活力的解放,小到个人活力的解放,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蕴藏在方方面面的一切活力充分迸发,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国家提供充足的动力。当然,这也是“筑梦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