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联系教材彰显核心素养
——2018年下半年浙江省物理选考压轴题鉴赏与拓展
2019-06-29俞国富
俞国富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浙江 杭州 310030)
2018年下半年浙江省物理选考第23题是一道电学综合题.在回旋加速器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变,是一道传统的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问题.它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公式、动能定理等知识点,覆盖面广,综合性强.试题陈题新出,颇有创新意识.笔者通过详细研究发现本题的设问还有各种多样性,似乎意犹未尽,现略加以拓展,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各位同行作深入的讨论,从而在物理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 原题呈现
有一沿x轴可移动、粒子出射初动能可调节的粒子发射源,沿y轴正方向射出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t=0时刻,发射源在(x,0)位置发射一带电粒子.忽略粒子的重力和其他阻力,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不计.
(1)若粒子只经磁场偏转并在y=y0处被探测到,求发射源的位置和粒子的初动能;
(2)若粒子两次进出电场区域后被探测到,求粒子发射源的位置x与被探测到的位置y之间的关系.
图1 回旋变速装置示意图
图2 两极板间所加电压随时间的变化
本题的特点,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在书本回旋加速器内容的基础上加以变化,又是一个传统的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问题.学生感觉并不陌生,符合中学生的口味,不失为一道好的压轴题.本题的一大亮点是进行变化后(在第2问中)带电粒子两次进出电场区域存在几种可能的情况.学生经常会丢三落四,只讨论一种情景而失分.这一提问考查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对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彰显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命题导向,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具有引领和指导作用.
2 试题拓展
本题的设问还可以拓展,笔者认为可以从粒子给定发射的初位置x0和初动能Ek0出发求解最后的出射位置.以下是试题拓展的几种情况.
(1)给定发射的初位置x0和初动能Ek0,求最后的出射位置y(不一定垂直y轴出射)--正向思维的例子.
1)若Ek0 粒子的轨迹如图3所示,则 图3 情况1)a的粒子轨迹图 粒子的轨迹图如图4所示,则 图4 情况1)b的粒子轨迹图 粒子的轨迹图如图5所示,则 图5 情况1)c的粒子轨迹图 d.若 粒子的轨迹图如图6所示,同理可得 其中 图6 情况1)d的粒子轨迹图 e.在上述基础上,随着x的增大,后续都是加速,依次在y轴正向与负向射出,可以给出入射位置区间的分段. 2)若qU0 则粒子轨迹图如图7所示. 图7 情况2)a的粒子轨迹图 则粒子轨迹图如图8所示. 图8 情况2)b的粒子轨迹图 则粒子轨迹图如图9所示. 图9 情况2)c的粒子轨迹图 d.上述基础上,随着x的增大,后续都是加速,依次在y轴正向与负向射出,可以给出入射位置区间的分段. (2)假定发射的初位置x0很远,远离探测器,给定初动能Ek0,求动能随时间的变化——正向思维的例子. 从第23题压轴题的分析和拓展可以看出,书本上回旋加速器的基本原理必须搞清楚,只有这样才能把问题加以拓展,加以迁移,所以围绕教材,夯实基础,重视课本中的基本模型是物理教学的立足点,更是学生形成物理观念的灵魂所在. 高考压轴题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要求考生把实际情景转化为物理模型.这就要求物理教学中注重知识的联系,善于对比不同的问题,利用知识的迁移、科学的思维,通过建模过程解决各种问题. 高考物理压轴题非常注重在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索方面的考查.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经常设置一些来源于生活实际、科技应用的问题情境.在学生探索解决问题中,能够渗透科学思维方法,建立正确的模型来加以解决,从而让学生深刻体验科学探究的愉悦过程.3 试题启示
3.1 注重物理教材上原有素材的复习
3.2 注重迁移强化建模
3.3 注重物理核心素养的渗透与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