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集束效应到磁通量的感性认识

2019-06-29伍秀峰

物理通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条数磁感线磁通量

伍秀峰

(上海市位育中学 上海 200231)

1 引言

磁通量的含义是描述穿过某截面的磁感线条数,定义是磁感应强度和垂直其方向的面积的乘积(或者是垂直于面积的磁感应强度与该面积的乘积).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一个从磁场到电磁感应的纽带型参量,我们对其概念多数情况下是一带而过,从而学生除了会算,对磁通量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磁通量不甚了了,相当于只解决了怎么用的问题,这与科学的认知规律是相违背的,现在我们的课堂可能需要某些改变.

这里仅从狭隘的辩证角度尝试设计一些课堂环节,使学生对磁通量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对磁通量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论证能力.

2 流程

2.1 引入观念

直接将磁通量和盘托出就没什么可讲的了,此阶段学生刚学习过磁感线和磁感应强度,且二者可以结合——磁感线密集的地方磁感应强度也大,如何去深化这个观念呢?课堂标题定为“集束效应”,如图1所示,观察和思考各种情景:秦军箭阵、草地和草垛、纱布和牛仔布、密集的电线和锥子.

秦箭密集而强、草垛可以站人、牛仔布非常结实都是看得见可以感觉到的,而假想中密集的电磁辐射(其实没多少电磁辐射)以及锥子比螺丝刀更容易钻孔,则是肉眼看不到的电磁和力学效果,由此从可见的到不可见的,让学生建立普适观念:通常密集的地方强度大.

图1 体现集束效应的生活情景

那么在物理模型上,就很容易理解电场线、磁感线在此方面具有的相同规律.图2是太阳磁场照片(光谱图),那么为什么太阳黑子附近的磁场强?因为看得出这个地方的磁感线比较密集,即单位面积上穿过的磁感线条数众多.

图2 太阳磁场照片

辩证思想:单位面积上穿过的磁感线条数少,磁感应强度就一定小吗?没有磁感线穿过,磁感应强度就一定是零吗?如图3所示,在一个匀强磁场中,将一块面积为S的板垂直于磁场放置(左)和有一定角度地放置(右),显然后者穿过的磁感线总量会少,单位面积上的条数就少,但是磁感应强度却是相同的,那么怎么去表达这种“相同”?

图3 磁感线条数与磁感应强度关系分析图

2.2 转移焦点

用磁感线条数这个量去计算磁感应强度是否可行呢?第一,磁感线是不存在的,仅是想象中的模型;第二,画出的磁感线密集程度也因人而异.所以,“数”出确切的条数只是个美好的想法,用安培力或类似的手段(霍尔效应)测量磁感应强度更加现实.至此我们“集束”的观念问题已经结束了,但焦点已经悄然转移,学生会非常想知道,这磁感线的量不能被分辨为条数,那么能否定量呢?学生自然给出B乘以S⊥的算法,但是这个量不能精确地说成条数的话又叫什么呢?

辩证论:回想各种磁感线的模型,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是越密集的地方磁感应强度越大,即磁场越强,磁感线不均匀时说明磁场也是不均匀分布的,没有磁场的地方就不能画磁感线,由此磁感线的存在代表磁场的存在,磁感线通过的量即代表磁场通过的量,因此将B乘以S⊥定义为“磁通量”是非常合理且形象化的.

2.3 量的特征

为什么是标量:图4是铁钉朝各个方向钉入木板,但是每根钉不管是垂直于板,还是斜着钉入,通过这个面的根数都是1根,说明我们在数“根数”时不会因为方向的不同而记为半根或其他的值,因此记“根数”时不会包含确切的方向信息,同理,描述磁感线“条数”的磁通量也不会标记磁感线的具体方向,不同的方向可以是同一个值,所以是个标量.只有定量计算时才用到垂直的分量.

图4 用铁钉钉木板说明磁通量是标量

为什么有正负:在大学教材中,磁通量有严格的量化定义,是磁感应强度和面元的点积,为dΦ=B·dScosθ,式中θ是面元dS的法线方向与磁感应强度B的夹角,从而可以具备正负号.然而高中学生无此知识基础,那么除了说人为规定外,我们还能做什么呢?这里设置一个探讨环节,在图5如此对称的磁场中对称地放置一个闭合的曲面,则通过该曲面的磁通量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值?根据磁场分布的对称性,由N极出来穿出曲面的磁感线的量与穿入曲面回到S极的量大小应相等,则总的磁通量要么是单独N极穿出量的2倍,要么就是零,学生会如何选择呢?

图5 理想实验

理想实验:如果再有一个相同的磁铁,只是把其中的N和S极对调,然后完全覆盖在图5的磁铁上,则这时相加后的总磁通量又是多少?假如前面选择2倍,现在就应变成4倍;假如前面选零,则现在还是零,哪个对呢?我们把磁铁理想化成粗细可以忽略不计、完全重合且磁性互不影响的情况,根据磁场的叠加原理不难发现此时空间中各点的合磁场将为零,则根据计算方式,合磁场的磁通量也为零,这种磁感应强度的合成是等效替代,所以前面应当选择0+0=0的效果,即单根磁铁产生的总磁通量也是零.

辩证观:由此终于可以提出观点,零这个值毕竟是各个位置的磁通量之和,那么怎样的代数和可以为零呢?所以磁通量可以规定正负值,高中阶段只是随机规定,代表模糊的方向感,比如图4中从这个面穿入的定为负值的话,从这个面穿出的即为正值;但并不是说“穿出”就一定是正值,比如将图4的板子端起来,从下往上看到的也是一个穿出的情景,但磁通量正负是不变的,所以要注意在同一问题中“这个面”是不能更换的.

3 应用

磁通量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通过的磁场的量,如何在现实情境中体现呢?

图6是某厂家的钕磁铁参数页面的截图,里面有一条很有趣:“表磁大小与表面积成反比,与厚度成正比”,这里的表磁即指紧贴磁铁圆形的N极或S极面的磁感应强度,与厚度成正比可以理解为这样:每一小块磁性物质相当于一个士兵,他们紧挨站满构成磁铁,每位士兵产生的磁场想象为向前(N极)射出一支箭;假定最薄的磁铁只有一层士兵,则若有一个厚度为其n倍的磁铁,就相当于站了n层士兵,不难理解单位面积上发出箭的数量是1层士兵的n倍,即单位面积穿过的磁场(磁通密度)为前者的n倍,进而可以说明磁感应强度与厚度成正比.

图6 钕磁铁参数

反过来说,一块确定的磁铁包含的磁性物质是定量的,即它能制造的磁场是定值,则从N极穿出的磁通量也会是个定量,当然磁通密度会反比于表面积(注:N极附近的侧面也有磁感线穿出,所以是表面积而不仅是N极那一个圆的面积,同时对封闭的总表面而言,磁通量为零,所以这里只研究磁感线穿出的那一半磁体表面,即磁感应强度与总表面积的一半成反比,也就与总表面积成反比).

4 后记

其实根据所有磁感线都是闭合的,所以大学物理中有“穿过任何封闭曲面的磁通量为零”的理论,也符合“不存在磁单极子”的观点.在此设计过程中笔者想到了以前的一个现象,在电磁感应实验中,拿条形磁铁插入、拔出副线圈时会产生感应电流并显示在检流计上,然而用磁感应强度很强但很细的钕磁铁去代替条形磁铁时,效果却还不如吸力不强的学生用条形磁铁,或许这个实验能让学生感受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的区别,理解后者是代表通过磁场的量而非其强弱.

5 总结

没有大学中“点积”的数学基础,没有任何电磁感应的知识储备,在学习磁感应强度之后,通常只能让学生了解磁通量的算法.本节设计基于各种现实的观点,从辩证角度给学生展现一个陌生而抽象的物理量,并努力将其形象化.虽然手段可能不是特别科学严谨,但是可以让学生对磁通量有一个相对合理的感性认识,同时也锻炼了他们分析和论证的能力.

猜你喜欢

条数磁感线磁通量
浅析磁通量变化量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应用
磁现象易错题专练
磁通量概念解读
磁场的性质和描述检测题
人民网、新华网、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两新党建报道条数排行
对多边形对角线条数的探究
每只小猫给了猫妈妈几条鱼
钓了多少条鱼
用好磁感线,解决问题一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