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宁夏坐唱在电视剧《灵与肉》中的作用
2019-06-28卓泽燕
卓泽燕
摘要:宁夏坐唱艺术是独具宁夏地域特色的坐唱类曲艺表演形式,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宁夏坐唱便与影视剧结缘,截止2017年已合作过3次,但都只是短暂的亮相。2018年,作为宁夏自治区60大庆献礼剧目的电视剧《灵与肉》中,融入了十余首俏皮风趣的宁夏坐唱,一经播出便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反响。民间传统曲艺艺术宁夏坐唱与电视剧的融合,不仅发挥了其极高的民俗文化价值,更在人物塑造、情节推动以及情感渲染方面为电视剧增色添彩。
关键词:宁夏坐唱;《灵与肉》;作用
宁夏坐唱,又称为“银川说书”,流行分布于宁夏境内银川、永宁、贺兰、中宁、中卫等地。它来源于民间的一种曲艺形式,由宁夏说书、宁夏清曲等多种民间曲艺音乐衍变而来,继承了宁夏说书在叙事和伴奏方面的表现形式,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说唱艺术,语言上通俗易懂且含蓄幽默,唱词创作也颇具地方特色。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宁夏坐唱,是宁夏地区所独有的地方曲种,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然而,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使得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陷入了传承难的窘境。为此,民间曲艺传承人徐明智先生为以宁夏为背景的根据张贤亮同名短篇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灵与肉》创作了十余首俏皮风趣、具有传统特色的宁夏小曲,为电视剧增色了不少。本文将从人物形象塑造、情节推动发展以及情感渲染烘托方面分析宁夏坐唱在电视剧《灵与肉》中的作用,揭露其与现代影视结合的奥秘,挖掘当中的文化价值,促使它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下去。
一、立体塑造人物形象
宁夏坐唱,作为一门源于民间的曲艺艺术,久唱不衰深受老百姓的喜爱,这与它塑造了许许多多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人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人物形象塑造在任何时候都是影视剧中最为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如今年热播的电视剧《灵与肉》,它是由宁夏已故作家张贤亮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而成的。与小说不同的是,电视剧中融入了十余首俏皮风趣的宁夏坐唱,宁夏坐唱的融入为剧情增色添彩了不少,其中不少唱词在人物塑造方面有着突出贡献。如第五集中,郭谝子在草场上给牧马人们即兴表演的两段宁夏坐唱《唱谢狗来》和《唱孙见利》。
两段唱词均用极尽精细、传神的语言来对剧中人物谢狗来、孙见利的外貌性格特征等进行描述,如唱谢狗来时的“巴掌大”、“模样帅”等,唱孙见利时的“逮住啥都要算计”等。除此之外,唱词中还广泛采用了比喻句、夸张句等句式,如《唱谢狗来》中的比喻句“两眼就像探照灯,两腿粗壮像木桩”,以及《唱孙见利》中的夸张句“心眼比那针尖细”等。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以及外表的细致描写,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人物的形象,如硬汉谢狗来、机智灵活爱算计的孙见利,这些人物形象通过宁夏坐唱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打破了以往传统的影视剧中单单以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常规,使观众通过一种全新、新奇、独特的方式——宁夏坐唱来把握、感知剧中的人物形象。
不仅如此,电视剧《灵与肉》中的宁夏坐唱唱词通俗易懂、且含蓄幽默,观众无需投入很大精力便可轻松接收其中含义,并不会对观众解读电视剧内容方面产生障碍。相反,电视剧《灵与肉》中以宁夏坐唱的传统文化形式来辅助塑造人物形象,既使得剧中人物形象更为生动立体、栩栩如生,也让观众在更好地把握剧中人物的同时欣赏到这一中国传统曲艺艺术宁夏坐唱,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助力推动情节发展
作为目前依旧活跃在舞台上的地方说唱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宁夏坐唱在电视剧《灵与肉》中被表演艺术家尚铁龙演绎得淋漓尽致。但正如其是宁夏特有的地方曲种,它的群众基础主要还是在宁夏,在西北的。但是,其播出平台是央视,受众群体便不再只是宁夏、西北,而是面向全国了。因此,作为宁夏独有的地方曲种宁夏坐唱要想成功走出宁夏,真正为广大民众所接受,除了要求在电视剧中有所亮相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须真正融入到电视剧中去,融入到具体情节当中去,去影响推动电视剧具体情节的发展。
电视剧《灵与肉》的故事背景是宁夏,融入独具宁夏地域特色的曲艺艺术宁夏坐唱,传统文化与剧中情节的完美结合,既有利于吸引观众的眼球,给观众以眼前一亮的感觉,也有助于发挥电视剧《灵与肉》讲好宁夏故事、展示宁夏形象的重要作用。如第一集中的《宁夏川》,就借助了宁夏坐唱这一传统曲艺文化,将故事发生背景宁夏的环境情况融于唱词之中,在剧集开篇就以独具宁夏特色的宁夏坐唱来交代介绍整个故事发生的大背景——宁夏的地理环境“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满眼都是戈壁滩”等,另外,唱词中的“满嘴都是苦辣”更是暗示了将在这篇土地上展开的后续情节,如此一来,既激起了观众的好奇心,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除此之外,在电视剧第40集中,郭谝子在宁夏餐馆卖唱也同样对剧中情节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宁夏坐唱是剧中人物郭谝子的一生热爱,作为畜牧组组长的他常常以此娱人娱己。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郭谝子畜牧的本事逐渐派不上用场了。无奈之下他只好去到宁夏餐馆“卖唱”,想凭借自己的手艺赚点钱,不料却被同在餐馆的孙见利和许灵均撞见。经过交谈,主人公许灵均开始思考如何真正带领七队的人们脱贫致富,也因此有了后续七队靠出卖文化,建立影视服务公司而真正集体发家致富的相关情节。
三、营造渲染情感氛围
宁夏坐唱之所以受欢迎,不仅是因其独具乡音的声调,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接地气的内容,更是因其多重因素作用下所极力营造的一个情感氛围。在电视剧《灵与肉》中,每当郭谝子拿起三弦琴表演宁夏坐唱的时候,大家总是围坐在一起,都听得津津有味,脸上始终洋溢着欢快的笑容。剧中常常以短短一曲曲宁夏坐唱为纽带就将大家联系在一起,而这,便是一种情感联结,是一种情感渲染。
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剧中第10集的宁夏坐唱《鸟成對,喜成双》和第42集的宁夏坐唱《喜鹊唱红了贺兰山》,这两段宁夏坐唱分别是在剧中许灵均和李秀芝成婚、白玉和曹彬彬成婚的时候由郭谝子与七队众人集体表演的。“弹起一个弦子放高声,一对新人配成婚。”“月老亲自他来恭候啊,天造地设的好姻缘,哎嘿哟……”欢快的旋律,风趣俏皮中带点夸张的唱词,都在极大程度上渲染了电视剧中因两对新人成婚而给整个七队带来的喜庆、欢快的氛围。通过这两段宁夏坐唱不仅使得剧中喜悦的情感氛围更为强烈浓厚,同时也将这种喜悦以民间艺术的形式展示传递给观众,使观众更为真切地感受到这种情感传递,达到了一种情感双向沟通的作用,既满足了电视剧《灵与肉》中人物的情感烘托的需要,同时也传播了宁夏坐唱这一民间传统曲艺艺术,对其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下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结语
宁夏坐唱作为流传于宁夏平原的一种说唱音乐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然而,其发展之路还是相当崎岖的。艺术赖以生存的是创新,在热播剧《灵与肉》中,其成功之处就在于此,既充分尊重了小说原著的精彩华章,又开创性地进行了二次创作。与此同时,也恰到好处地将宁夏地域和文化特色元素贯穿始终,让人们在欣赏剧情的同时感受到来自宁夏文化的洗礼。而这也在启示我们要抓住历史发展机遇,树立创新意识,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开发其文化价值,扩大其影响范围,从而帮助宁夏坐唱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张爽.宁夏曲艺简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
[2]史枫.宁夏坐唱的发展及保护[J].群文天地,2011(9).
[3]李婧.宁夏坐唱艺术的创新方式[J].音乐时空,2016- 03-23.
(指导老师:周日安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