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贸单证实务教学改革探究

2019-06-28张慧省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改革措施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张慧省

【摘 要】 本文在分析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措施: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合理安排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课程;调整教学内容,按照工作流程设计教学单元;注意中英双语教学合理转换的技巧,提高专业英语的运用能力;进行双证书建设,实施多元化考核体系。

【关键词】 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教学;存在问题;改革措施

外贸单证实务是国际商务专业的技能核心课程,主要培养既能用英语进行商务谈判又能用英语填写各种外贸单证并完成相关外贸业务如国际货物托运、进出口商检、进出口报关、进出口结汇等工作。但是在高职院校外贸单证实务课程在教学上存在着许多问题,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外贸工作的岗位需求。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在外贸单证实务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后,提出教学改革的措施,以提升教学质量,带动专业建设和发展。

一、外贸单证实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在课程体系上存在的问题

由于外贸领域涉及面很广,学校在培养该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之外,还需开展全面系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教学,使学生在系统地掌握贸易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具备处理贸易进出口实际业务的实践能力。但是现有的课程体系是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单证、市场营销和国际商法加外贸函电六大科目。这些科目除了《外贸单证实务》以外,均偏向于纯理论教学, 而制作商务单证也只是外贸复杂的工作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外贸单证制作与外贸业务、外贸跟单、商检、货物运输、保险和报关等环节紧密相关。所以现有的课程体系已经远远不符合外贸业务的实际需要了。

2、课程内容缺乏整体性

外贸单证实务课程因为是从 《国际贸易實务》课程中分离出来的,现有的授课内容和《国际贸易实务》的内容很多都是相同的。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课时的浪费。再者,该课程内容的安排大都是对进出口业务中涉及到的各种单证一独立讲解和制作。这使得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仍不了解各项单证之间的先后关系,毕业后在工作中也不会办理外贸相关手续。因此,以各种单证为单元单独展开学习,缺乏各单证之间的逻辑性,最终造成学生可以熟练制作单独的具体单证,遇到综合制单却束手无策。

3、英文教学缺乏技巧

国际贸易中使用的商务单证是进出口国家的买卖双方业务往来的文件,是履行双方所签订进出口合同的证明。而各种单证的一部分是用汉语制作的,如托运单、报检单、报关单等,一部分是用英语制作的,如商业发票、装箱单、海运提单、汇票等。因此外贸单证的操作技能中,很大一部分是训练学生根据英文合同或英文信用证制作全套商业单据包括中文单据和英文单据。但是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偏低,而外贸单证课程涉及到很多专业英语,学生学习起来存在一定难度。所以有些教师上课时全用汉语教学,规避了用英语教学的章节,使得单证课程教学完全脱离了课程标准的要求。[1] 然而在将来的岗位工作中,学生面临的很多外贸单证都是英文填制的,依据英文的信用证或英文的合同上制作英文单据。如果教师不注重英语教学技巧的话,那么学生将来是难以胜任外贸岗位工作要求的。

4、未与职业资格考试衔接

教育部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在高等职业院校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但是现在很多院校没有组织和举办与外贸单证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

5、考核方式不合理

尽管外贸单证实务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但很多学校却采用传统的纸质闭卷笔试的考核方式,造成题型、答题方式、篇幅大小等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体现“实践性”的特点,不能综合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二、外贸单证实务教学改革措施

1、建设完善的课程体系

在外贸单证实务的课程体系建设上,应开发出英语、外贸业务和跨境电商三大模块。其中,在英语模块中,应该全面考虑英语的能力培养,既要开设英语口语、 听力 、语音、阅读等培养公共英语能力的课程,又要开立英语交际 、商务写作、 商务听说、函电等专业英语技能课程 ,以全面训练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在外贸业务模块中,应立足于整个外贸业务环节,保证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职业拓展课由简入难的分层设置。课程的整体规划应注重包括跨境电商、国际贸易实务、报关实务、报检实务、国际货物运输、进出口保险、国际结算等相关专业课之间的前后关联性。使专业课程和英语课程以及跨境电商等课程紧密结合,构成全面完整的立体式课程体系。[2]

2、合理设计课程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要进行重新设计。一方面要删掉和《国际贸易实务》相同的部分。而且,一改过去的单一制单讲解与练习,按照不同的贸易术语和不同的支付方式组合成不同的合同,来进行综合制单、审单讲解和训练。

在单元设计上,一改过去以每一单据的制作为学习单元的设计,改成根据工作流程先后顺序设计教学单元。这样有助于让学生贴近工作实际,了解各种单证之间的关系。在学习过程中,从头到尾可以采用一个完整的案例进行情境模拟,让学生真时感受到工作中的业务流程顺序和业务办理事宜。为了配合情境教学,学校要建设进出口模拟实训室。在硬件上模仿业务中所涉及到的机构如外贸公司、银行、货代公司、保险公司、海关、商检局、外汇管理局等,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软件上,安排学生模拟不同的角色如外销员、单证员、货代员、报关员、 报检员等身份办理相关手续。按照工作过程和单证流转程序,将整个授课内容分为三部分: 合同磋商与签订、出口履约程序、进口履约程序。 出口按制作商业发票和装箱单,托运、报检、报关、运输、结汇、退税等项目安排教学。进口按开立信用证、提货、报关、报检、分拨等项目安排教学。每一个项目中分解成若干任务。充分体现情景模拟,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

在完成每一个教学任务时,教师准备充足的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音频、课件等以供学生在课前课后利用手机、电脑、IPAD等进行碎片化学习,利用多媒体声形并茂,形象生动的优势,给外贸单证实务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以提升教学质量。

3、提升双语教学技巧,提升专业能力

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具有较强的涉外性,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外语交际能力。而高职学生大都是学习基础薄弱,英语水平较低的學生,这影响了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工作。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缺陷,必须加大双语教学力度,重视英语学习,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深厚的基础。[3]

在授课过程中为了降低学生学习单证英语的难度,可以让学生先了解中文单据的格式和缮制要点,学会中文制作后再学习英文单据的制作。老师要灵活掌握中英转换技巧,进行阶梯式中英转换教学,由简单到复杂,由中文逐步过渡到英文。最终实现用英文背景资料进行英文单据制作的目的。

4、开展“双证”教育,优化考核体系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考试和外贸技能大赛。一方面,通过职业资格考试,让学生了解外贸公司的岗位要求;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参加外贸技能大赛。因为学生为了在比赛中得到好的成绩,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考前准备,要比平时学的东西更系统全面。形成了以赛促学、学赛一体的局面。最终提高“岗、课、赛”融合式实践教学水平。开展“双证”教育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外贸单证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考核应以技能为主,理论为次,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核。这就必须打破原有的传统式试卷的考核,除了课堂表现及期末卷面成绩考核外,还需将学生外贸单证证书的考取情况、参加外贸单证竞赛的成绩及实训课的上机操作成绩等作为实践成绩,纳入学生的总评成绩中。[4]

这种多元化的考核机制一方面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对这门课的学习掌握情况及制单能力进行全方位考核。多元化考核必将成为课程考核的一大趋势。

【参考文献】

[1] 方小娜,林志萍.商务英语专业单证实操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5)146+161.

[2] 吴英平,蔡彦.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单证课程改革研究[J].成才之路,2016(13)22-23.

[3] 赵功成.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国际商务单证教学研究[J].成才之路,2016(08)51.

[4] 李秋珍.外贸单证教学改革思路探析[J].黑河学刊,2017(02)108-109.

猜你喜欢

改革措施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工程制图课程现存问题及改革措施探讨
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改革策略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