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的智慧守护我的学生
2019-06-27刘概荣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教会学生读懂人的心灵这本书,教师首先要学会读懂学生的心灵。尤其是孩子的心,那是世界上最骄傲、最脆弱、最透明的珍宝。如果有一种教育,它不关注孩子的心灵,不把孩子及他的心灵作为所有教育元素中最宝贵的东西,甚至不把孩子及他的心灵的健康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那么,这种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更不是好的教育。”在真正热爱教育、醉心于教育的苏霍姆林斯基面前,我们永远都是孩子,我们只有把对教育的理解化作一股永恒的爱,让她汩汩地流进孩子的心田,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教育的快乐!
关键词:班级管理;宽容善待;耐心
教师的任务是“长其善而救其失”。面对问题学生,班主任要懂得抓住学生思想脉搏,摸清学生错误源流,掌握犯错根源,明白事发的来龙去脉,针对实际,采取有效措施,运用有效方法,促其思想转化。庆幸我如园丁一般在每个幼苗成长的道路上洒下点点智慧爱心,滋养、温润着学生的心田,伴随在特殊时期里经历风风雨雨。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这种教育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一、 以爱的智慧抚慰学生的心灵
在班级管理中,我始终将自“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在班集体中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讓后进生能够感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如我班L同学,他在班里可是大家公认的调皮,几乎每天的作业都不能按时完成,上课时总是“有事可做”,一会低头玩弄着手里的小东西,一会儿拍拍旁边同学说几句话,总是闲不住。我也时常做他的思想工作,可收获并不大,后来仔细想想也许我应该对他深入了解。于是,下课后我总是有意识地找他聊天,每次都能在他身上有很多收获,并且每次都为他送上肯定的目光和激励的语言。慢慢地作业堆里出现了他的“大作”,课堂上看到了他专注于学习的身影。他偶尔流露出幽默,总是感染着我,让我在他的身上看到了阳光的颜色。作为一个教师,我想这就是一种幸福,一种用语言无法表达的幸福。
二、 以宽容善待学生的不足
我们时常会用一个要求,同一种模式来塑造我们的学生,但是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学生没有按照你所设置的轨道去走,因为学生千差万别,他们各有自己的特点,各有自己的爱好,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又一颗宽容的心。如班里的M同学,他的随意让我在第一时间就对他有了深刻的印象。每次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的给以教导,看到他承认错误的样子那么诚恳,我想他一定会改,然而却事与愿违。跟他多次交流才知道,原来他从小跟外公长大,外公突然离世后才回到父母身边,对周围环境的不适应和父母的不理解,使他通过行动的叛逆来反抗。后来,我跟家长沟通,让孩子感受到他们的爱和理解,M同学开始慢慢地转变。哪里有爱,哪里就会盛开芬芳的花朵,在付出爱的同时,我们在学生身上得到的更多。
三、 以耐心期待学生的转化
我们都知道学生的不良习性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在平时也就表现得反复无常,所以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不能认为只是一次简单的谈心就能有所改变,彻底扭转,班主任要有一定的耐心,当然这种耐心不是消极的等待,要作有心人,为后进生的转化积极创造条件,发现每一个人的闪光点,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千万不要吝啬好话,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的进取之火燃得更旺,获得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不一定是被骂大的,但都是被说大的,评议的力量非常强大,我们每个人都在良性的暗示中逐渐长大,缺乏自信的人大多是接受了不良暗示。我们要相信学生,即使他现在不行,他明天、后天就能行,要相信学生,他的潜力一旦开发出来,就会给我们很大的惊喜。我们要经常对他说:“你能行!”培养学生自信的方向盘就掌握在我们每个家长和老师的手中。
“爱”的智慧是一个神圣的字眼,一支古老又新鲜的歌,班主任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绝不是一个“勤”字就可以成功,也不是一个“严”字就可以“出高徒”。爱学生还得以学生能够接受、乐意接受的方式去爱,所以爱是一门艺术。唐朝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云:“橐驼非能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古人种树尚能如此,我们关爱学生也应该顺其天性。新世纪的班主任要懂得以人为本,用真诚、用宽容去爱自己的学生,才能与学生融为一体,才能造就一个更出色的班集体。冰心老人曾经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实的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愿我们辛勤的付出,我们爱的智慧能化作点点滴滴的甘露滋润学生的心田。
参考文献:
[1]刘彬.浅析中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运用[J].基础教育研究,2009(1).
[2]李镇西.做最好的家长[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3]张万祥.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刘概荣,广东省深圳市,广东省深圳市育才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