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溴索联合异丙托溴铵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肺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2019-06-27吕明闯庞彬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9年5期
关键词:异丙托溴铵肺叶胸腔镜

吕明闯,庞彬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河南 南阳 473000)

肺癌是临床发病率及致死率增长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疾病,严重威胁群众健康与安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是外科治疗肺部疾病的重要手段,可明显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疗效肯定[1]。但在手术过程中,难免会牵拉到正常肺组织,再加上气管插管全麻以及术后疼痛等的影响,患者易出现肺功能不全,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降低手术效果,导致预后不良。另外,手术的实施还可引发呼吸道炎症反应,需及时采用药物干预。氨溴索为呼吸系统保护剂,又是黏液溶解剂,可在发挥抗炎、抗氧化作用的同时,有效保护肺功能[2]。抗胆碱类药物异丙托溴铵,能够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加快痰液的排出,缓解支气管痉挛。为提升临床疗效,本研究探讨氨溴索与异丙托溴铵联合用药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肺癌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1.02±5.03)岁;肿瘤位置:上叶17例,中叶3例,下叶14例。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61.12±4.97)岁;肿瘤位置:上叶17例,中叶4例,下叶1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入选/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满足《内科学》[3]中肺癌的诊断标准;②均符合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指征并接受手术治疗;③机体状况良好,可耐受麻醉与手术;④术后意识清醒,恢复良好,可正常沟通者。

排除标准:①伴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胸腔积液、自身免疫性病变、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及其他慢性疾病者;②近7 d使用祛痰药物或者支气管扩张剂者;③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1.3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0.9%氯化钠注射液(北京北生研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870001)100 mL,静脉滴注,bid,以及雾化吸入0.9%氯化钠注射液4 mL,bid。观察组给予氨溴索(黑龙江福和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249)15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bid,以及异丙托溴铵(北京海德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2421)6 mL+0.9%氯化钠注射液2 mL雾化吸入,时间为15 min,bid。自术前7 d进行,并于术后7 d结束。

1.4 评价指标

①分别于术前以及术后7 d,通过美国森迪斯Vmax 20型肺功能测试系统检测两组患者的1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l)、最大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②于术后1 d、7 d,留取晨起痰标本,2 h后,通过肉眼对痰液性质进行观察,并挑出部分痰栓,加入二硫代苏糖醇试剂,摇匀,采集上清液,通过细胞计数板检测白细胞计数;另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10 min(转速3 000 r/min),采用全自动蛋白分析仪(意大利Euro Vector,EA3017)检测C反应蛋白。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肺功能

两组术后FEVl、PEF以及FVC值较术前均下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肺功能比较

2.2 炎症反应

观察组术后1 d、7 d时痰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炎症反应比较

3 讨论

肺癌在我国属于高发病,目前其发病机制还不明确,认为可能与吸氧、电离辐射、职业与环境接触、大气污染以及遗传等相关[4]。肺癌患者多表现为咳嗽、胸痛、胸闷、声音嘶哑等,病情过重者,肿瘤可向全身扩散,转移至淋巴结、胸膜、肾脏、消化道、脑、心脏等,需及时进行干预。

近年来,随着胸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凭借微创、疼痛轻、疗效好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手术引发的肺功能损伤与并发症等亦引起临床高度关注。氨溴索可明显增强肺泡胆碱-磷脂酰转移酶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等的活性,减少肺不张的发生,同时利于保持肺泡上皮完整性,降低上皮细胞受损程度,减少液体渗出,改善肺水肿;还可加快痰液的溶解与排出。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能够提高FEVl,减轻气道阻力,且对心血管系统与呼吸道腺体的影响较小。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术后FEVl、PEF以及FVC值均较术前下降,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术后痰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联用异丙托溴铵与氨溴索可明显改善肺癌手术治疗患者的肺功能,利于减轻炎症反应,加快康复进程。究其原因为:异丙托溴铵能够通过阻断M3受体,干扰迷走神经胆碱能纤维所致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并舒张支气管,对气喘症状的缓解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且药效持续时间较长,可更好地减少黏液腺体分泌量,避免过多气道分泌物的产生,降低气道高反应程度[5]。与氨溴索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进一步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减少气道阻力,稀释痰液,加快呼吸道纤毛运动,推进痰液排出,上调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表达,缓解肺泡表面张力,改善痰液阻塞情况,减少肺不张的发生等[6-7]。另外,氨溴索还可通过减少氧自由基含量,减少炎性递质或者炎性细胞的释放,发挥良好的抗炎、抗氧化作用,且存在剂量依赖性,利于实现肺保护。而黏痰的溶解与排出,不仅可解决气道阻塞问题,还利于清除部分炎性介质等,对炎症反应的控制具有一定作用。因此,联用异丙托溴铵与氨溴索效果更佳,可作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治疗选择[8]。

综上所述,异丙托溴铵联合氨溴索可有效改善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肺癌患者的肺功能,缓解炎症反应,对患者健康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异丙托溴铵肺叶胸腔镜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慢阻肺的临床效果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浸润性肺癌的疗效分析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异丙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重度哮喘的疗效分析
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