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9-06-26罗杏萍

考试与评价 2019年1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思维导图初中语文

罗杏萍

【摘 要】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工作中的难点。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工作开展的情况对作文教学进行改进和创新。本文就思维导图在中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为实际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思维导图 应用

作文教学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重点和难点。很多初中生的写作普遍存在着言之无物与缺乏真情实感等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进行改进。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为学生清晰地理顺写作思路,其二,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抽象思维的发展,更是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初中作文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是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根据已给出的主题拓展个人思路,延伸个人想法。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可以实现对写作思路的成功梳理,虽然学生在表达方式以及修辞手法方面会存在一定的不同,甚至还会呈现正反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但是思维导图的引入能够确保学生的观点不会偏离主题,更不会过于杂乱无章,同时还可以在交流与汇总的过程中有效拓展学生思维,这对于作文的广度层面的延伸而言,也是非常有益的促进。由此,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实现对作文教学的有效指导,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不断对学生的写作思维进行强化,使学生的作文更具有条理性,更有理有据,更富有生命力和创造性。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1. 导入文章中心,为立意选材做好准备

立意和选材是完成一篇作文写作的重要步骤。当前初中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之所以出现那么多困难与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没有在立意和选材方面下功夫。在增强语文作文的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特点与优势将其应用其中,增强学生分析作文立意以及挖掘作文素材的能力。比如,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作为例子。首先,教师在引导学生审清题意之后,让学生先在本子上写下关键词“幸福”,然后教师慢慢地引导学生围绕这个词语进行联想,如某个人、某件事、某个场景或者某个画面。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些画在本子上。然后教师再让学生从所列的分支中选取一支,比如“妈妈”,学生再将其作为关键词进行提取信息,但教师也要注意提醒学生不要偏离了“幸福”这一主题。这样引导,可以让学生紧紧围绕主题进行立意,并且从自己的生活和阅历中挖掘与之有关的丰富素材,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作文无话可说的困境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用图像来代替文字,因为生动的图形能更好地刺激大脑,促使学生展开联想,从而提高写作的能力。

2. 完善文章结构,提高写作的层次性

平时写作时,教师要提醒学生,确定作文的主题之后,在思维导图中确定的主树干上要多分出分支来,这样更加有利于挖掘素材。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整理出来的素材,仅仅是素材,它只是有可能运用到本篇作文当中,只是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但是无论怎样,所有的各级素材都必须是与主题相关的,这样的素材才有可能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成为文章中具有价值的建筑材料。如以“奉献”为话题的作文,在確定了中心词之后,提取的素材有:妈妈为了单位的工作,而牺牲了家庭的亲情。在找出素材源之后,学生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来完成主干信息的分支信息,从而确定下一篇文章的整体框架来。应该说,运用思维导图,分支越完整,信息越丰富,才会把主题表达得越充分,越深刻,写作表达时才越深入,才能写出一篇好的作文来。

3. 完善写作思路,提高作文的逻辑性

在思维导图的影响下,可以降低学生对写作的焦虑感。可以说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很容易出现思路开阔性不足的现象,这样在意思表达上存在着比较模糊与混乱等现象。所以在这一背景下,教师要做好教学的创新工作,帮助学生认识到思维导图的重要性,同时还要确保思维的外显化,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确文章中的逻辑关系,在各个点的不断衔接下,也可以展现出主线与支线的关系。所以说在思维的快速发展下,也可以帮助学生找出文章中的要点,实现对思维能力的提升。通过实践可以看出,在这种教学方法下,能够提升学生的自觉意识,从而提高写作的质量。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展示写作思维,让学生完善自己的写作思路。

4. 科学评价文章,提高写作水平

学生养成了下笔写作前画思维导图的好习惯,做到了写作之前胸有丘壑,写作的畏难情绪被克服。当然,思维导图的作用绝不仅仅用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上,它更有助于学生在评改作文中拓宽自己的思路。一篇作文学生第一遍写出来之后很难做到十全十美没有瑕疵,因此作文评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首先可以让同学间互评作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往往是兴趣盎然,主动探究,反复推敲,发现其他同学作文的优劣,取长补短,拓展了自己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这一过程不仅让学生评改同学的作文,也让他们评改同学动笔之前所画的本次作文的思维导图。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始终参与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及时给予指导,为下一步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打基础。

三、结语

一个思维导图,就是一个作文框架。思维导图就如一张蓝图,有了这幅蓝图,作文的基本架构也就呈现了。一个思维导图,就是一次逻辑思维训练的过程,只有通过反复的练习,才能提高学生的缜密的逻辑思维性。 教师通过将思维和作文练习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改变了之前单纯从文章出发的作文教学思路,走新路,从学生的思维出发,教给学生在思维中学会写作,提升学生作文质量,按这种方法会让学生的作文之路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 蒙亮亮.如何开展初中语文作文的创新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1).

[2] 李启胜.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思维导图方法的运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3).

[3] 张华明.探讨如何将思维导图有效的运用到作文教学中[J].教育周刊,2006(9).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思维导图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