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营改增”的企业税务筹划
2019-06-26黄达兴
关键词 营业税 增值税 “营改增” 税务筹划
作者简介:黄达兴,广东德赛律师事务所。
中图分类号:D92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6.197
税务筹划是得到国家法律允许的,以具体的税收政策作为基本的导向,根据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对税务实施的统筹安排,这样能够让企业的纳税负担有效减少,让企业的经营质量得到保证。企业需要对“营改增”政策下造成的影响加以研究,让纳税筹划收到良好的效果,让生产经营的质量得到保证。
一、“营改增”内容概述
“营改增”中主要的内容就是把营业税改成了增值税,营业税对我国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税种,不但能够推动企业的发展,还会因为社会经济的变革发生巨大的改变。为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进行协调,就需要对营业税加以改革。将营业税改变成增值税之后,就会让企业的税收收到良好的效果,避免出现重复收税的现象,这种改革对各个行业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交通运输、服务行业具有重要影响 。“营改增”落实之后,会让各个企业整体的质量得到良好的保障,减少企业因为税务而增加的负担,帮助企业让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质的提升,促进企业长足发展。
二、营业税和增值税二者之间存在的区别
要想把深入了解营业税改成增值税之后各企业的税务筹划造成的影响,重点需要对营业税和增值税二者之间的区别加以判断。
从技术的原理或者特点进行分析,完全可以了解营业税主要采用的是价内税,也就是说商品在流转的过程中全数缴纳营业税,这样很容易引发纳税的重复问题。所谓的增值税就是对商品从生产到服务方面的附加价值缴纳的金额,采用的是价外税,能够对重复纳税的现象进行规避,对企业内部实施优良的整合,并对企业加以优化。
营业税主要是基于营业额的基础上实施计算的,也就是企业需要对自身获得收入的部分缴纳税费,增值税就是对企业的销售额实施的计算,是对企业中存在的营业额实施的扣除销项税。关于纳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营业税姿奥剩辉鲋邓?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简单来说就是销售额姿奥剩奥视邓八奥屎涂傻殖杀痉延玫某嘶械窒奥示突岽τ谑值拖碌淖刺话慊嵩?%-5%左右。增值税的税率一般情况下比较高,不同行业缴纳的税率不同,所占的百分比也不同,最小的有6%,最大的有17%。
三、“营改增”对企业税收筹划工作造成的影响
从长远的发展来说,对营业税进行改革之后,会让税负得到降低。将营业税改成增值税之后,就不需要对营业税进行计算,和營业税有关的项目也会被减少,这就会让利润不断提升。营改增会让各行各业之间的税负受到影响。对于租赁企业来说,需要在没有更改营业税的前期阶段缴纳营业税。因此,对于增值税来说不需要开具专门的票据。企业如果利用融资对固定资产进行使用,没有根据设定的标准对增值税中存在的税额抵扣,这会阻碍租赁行业的发展。企业为了扩大规模,采用融资租赁来进行投资,这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影响。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将营业税改成增值税就可以缓解 。“营改增”会影响企业税负,企业将营业税改成增值税的过程中,服务行业一般都需要缴纳增值税,税率是企业全部收入的5%。税收制度近年也进行了改革,部分服务行业中的增值税也出现不同,税率有所上升。“营改增”给不同的企业会带来不同的影响,通常对小规模的企业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税负方面会出现急剧下降的趋势。
四、“营改增”政策下企业纳税筹划的策略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企业来说不仅是直接的收益者,也是直接的参与机构,企业需要适应这种改革的潮流,对自身发展的目标以及战略进行规划,采取合理的措施,将其有害的一面摒除。企业在突破临界平衡点的过程中,需要实施减税问题在,这样就不会让税负增加,也达不到“营改增”方面的要求,体现不出税收制度改革的意义。对企业的发展不会存在较大的威胁。
(一)筹划增值纳税人
自从营业税改成增值税之后,一定条件下将销售额在500万元的企业视为小规模的企业,如果纳税人提供的服务在纳税标准之上,就说明是一般纳税,一般纳税通常分为两种,纳税人在税收筹划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纳税人的税率一般是根据企业的不同标准来划分。规模较小的企业,纳税的税率一般选择的都是3%的税率。企业对税收问题进行筹划的过程中,需要对自身资产的收入状况加以分析,利用详细的计算得知纳税人的身份,这样就会让税负减少。对企业增值纳税人的身份做好筹划,对于小规模的企业或者不经常纳税的企业,需要根据税负进行计算,合理让其让其纳税 。小规模企业中的纳税人如果变成一般纳税人,就需要按照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做好管理工作,这就会让纳税人自身的纳税成本有所增加,相应的纳税成本也会增加。将营业税改成增值税之后,对于不同企业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因为产品的不同在流通过程中经历的增值过程也会不相同。部分产品存在的交易环节也比较多,这样产品的增值项目会不断增多,从而出现税收不公平的问题。这就需要对国家的政策加以利用,税收中存在的问题就会存在一种不公平的迹象,从而导致更多的产品需要增值,国家政策在这个时候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只有利用国家政策对产业结构加以调整,保证企业产业能够稳定发展。
(二)推迟纳税时间
对纳税进行延迟的状况下会让资金的时间效益发挥出巨大的价值,面对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政策。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的过程中,需要将纳税延迟,确定营业税改增值税方面的政策,并对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加以确定。例如:可以提供有形的租赁方式,提前预付一些款项,纳税义务也就是对预收款进行确认的时期。因此需要对纳税的时间推迟,这样企业就能够利用这些时间对资金加大利用,获取资金时间方面的价值。
(三)根据增值税自身特征开展纳税筹划
将营业税改成增值税之后,因为增值税的价外税十分明显,就需要在企业的采购阶段对企业中存在的进项税扣除。除此之外,企业需要做好合同方面的管理,让增值税能够在企业中转嫁。除过这些,企业需要和交易方展开沟通,让双方都能够明确应税服务价格。不管是对哪个行业来说,实施改革时,如果得不到营业税改成增值稅方面的政策支持,就会让企业的发展受到障碍,避免企业受到影响。为了对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工作试点进行强化,利用试点的实验对“营改增”进行研究,分析对不同行业造成的影响。从中获取一些经验。利用国家政策对“营改增”模式进行普及,作为“营改增”的理论依据,让“营改增”的试点发挥出巨大的价值。
(四)企业需要正确认识纳税筹划
“营改增”属于一种税制改革,这项改革相对来说比较复杂,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加大信息化的建设,让企业会计核算能够变得更加规范,符合“营改增”改革中存在的要求。对这种模式实施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增加一些会计科目。并对比会计人员开展培训工作,确保会计人员能够了解“营改增”方面的认识,让会计核算的整体质量有所提升。营业税改成增值税的过程中,需要对报表系统进行完善,让财务的指标管理有所提高,促进产值方面的利润,对现金以及资金做好考核,让其实现全面化的升级。将营业税改成增值税之后,需要对下游企业加强管理,并提供更加专业的发票。对企业中的增值税需要深入研究,让增值税的质量和效果得到保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下游企业的管理力度进行强化,对供应商做好整体的评价。这样不但能够助推营业税改成增值税,还能够保障其应用效率,让企业能够迅速发展。这样才能够利用会计处理达到“营改增”方面的实际要求。
(五)企业制定健全的会计核算标准
营业税改成增值税的过程中,会让企业会计的工作负担得以降低,会对传统的会计核算造成影响。因此,“营改增”模式开展之后,需要制定会计核算方面的准则,并对其进行完善,让“营改增”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试点期间更是需要总结经验,深入归纳存在的不足,做好会计核算的准备工作 。开展市场调研之后,需要做好产品的交易,并对交易的各个流程加大分析,让企业会计制度得以完善,让会计核算制度能够不断提高。
(六)对财务管理人员加强培训
企业中的管理人员需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意识,深入认识到税务筹划方面的重要性和发挥出来的积极性,关注税收方面的政策,立足生产经营环境的基础之上开展动态化的管理,了解税务筹划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的内部财务筹划机制,对于系统管理中的各项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并对潜在的一些风险进行分析,让税务筹划管理工作能够得到高质量专业水平的推动。对税务实施筹划过程中,需要将和税务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各项政策实施相关的管理并进行严格的分析,对于一些关键性的文件更是需要深入分析,在遵循法律基础的前提条件下,将税务筹划做的更好。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熟知各项法律法规,避免实施财务筹划的过程中存在政策上的风险。
五、结语
企业在目前的发展都是十分快速的,利用税收筹划可以给企业提供更合理的保障。但是税收筹划在实施的过程中非常复杂,需要得到法律法规的保障,“营改增”就是一种不错的政策,可以避免企业寻找法律的空隙,让企业的利益得到强化。帮助企业攻破发展的难关,对企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让企业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适应市场较强的竞争。
注释:
吴丽芳.“营改增”后企业税务筹划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7(3):108-112.
薛婷.营改增政策下建筑施工企业税务筹划[J].财会学习, 2017(2):160-160.
阮仁胜. “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的税务管理研究——基于建工模式下的税务筹划措施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 2017(41):64-65.
贾德军.基于营改增下的建筑施工企业税收筹划[J].现代经济信息,2017(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