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0年,从“向科学进军”一路走来
——新中国成立以来宣城科技事业发展综述

2019-06-26宣城市科学技术局

安徽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科技事业宣城市宣城

文/宛 玲(宣城市科学技术局)

宣城地处皖东南,毗邻苏浙沪,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素有“自古诗人地”“上江人文之盛首”之称。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辖宣州、郎溪、广德、宁国、泾县、绩溪、旌德7个县市区,区域面积12340平方公里,人口280万。

有着悠久文化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宣城人民在科学与技术方面曾对社会做过巨大的贡献,比如宣城创造的“文房四宝”至今仍享誉中外。建国后,宣城党委和政府始终把科技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宣城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先后跻身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G60科创走廊重要节点城市等。

70年砥砺奋进,70年春华秋实。从响应“向科学进军”的时代号召,到热烈拥抱“科学的春天”,从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再到如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宣城,这座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始终以创新为引擎全面发力,大刀阔斧自我革新。

第一阶段:1949—1965年,百废待兴,“向科学进军”

1949年4月,宣城辖县相继解放;5月,宣城专区成立;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诞生初期,宣城科技事业“百废待兴”。建国前,全市仅有一家农业科学研究所,仅能从事一些生产性试验活动,全市科技人员仅有10人。1956年,宣城积极响应党中央“向科学进军”的号召,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科技事业。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宣城加强市农科所建设,1949—1961年,郎溪县农业试验站、宁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宣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泾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农业技术科研机构相继组建;到1964年底,全市拥有地级专门学会10个,会员780人;拥有各类科技人员357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01人,农业技术人员1003人。

1956年3月,宣城地区科普协会成立(前身是芜湖专区科普协会),年内各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相继成立,科普协会按学科类别分成理、工、农、医等科普工作组,组织全区城镇、农村科技活动。1958年9月,科普协会与科学联合会合并成立科学技术协会。1959年4月,专区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1959年4月至同年底,各县科学技术委员会相继成立。这一阶段,在科技基础薄弱的基础上,宣城科技事业开始在艰难中进入初创阶段,逐步建立了科研工作体系和科技工作队伍,科技事业逐步走上了有组织、有计划的轨道。

第二阶段:1966—1977年,艰苦创业,在“挫折中前行”

1966年开始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宣城科技工作遭受重大挫折,科技管理工作和科技群众团体活动陷于瘫痪,许多科研机构被撤销,大批科技人员下放劳动,科技事业几乎处于停顿状态。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广大科技工作者出于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和对科技事业的热爱,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坚持科研工作,仍然取得了不少科研新成果。1971年,广德农科所研究推广三系杂交稻,1976年取得成果,使杂交稻亩产量比常规品种增产50公斤左右,为全国三系配套提供首批种源;1974年,广德县农科所选育成功的甘兰型油菜新品种“广德068”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10.37%;1977年,旌德的电子器材二厂(井冈山机械厂)研发高炮雷达获得全国科技大奖。

这一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遵循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战略方针,上海在宣城地区兴建了一批后方基地,史称上海“小三线”。到1984年,上海“小三线”在宣城境内建成50多家企业和事业单位。上海“小三线”的建设,给当时相对落后的宣城带来了科学的管理理念、先进的工业技术和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为宣城骨干企业发展壮大、科技实力增强和经济现代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阶段:1978—1987年,开拓创新,拥抱“科学的春天”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邓小平同志精辟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等重要论断,向全社会发出了“树雄心,立大志,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号召。1978年12月,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定了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真正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1978年12月27—28日,宣城地区科协在芜湖召开全区首批自然科学学会恢复和成立大会。之后,又陆续批准恢复“文革”中被撤消或遭破坏的科技管理机构、科研机构以及群众科技团体。到1987年底,全市科技人员达8198人,各类科技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6031人。科技成果不断涌现,1978年至1987年,宣城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427项,其中29项获省、部级奖励,3项获国家级奖励;广德县农科所优质杂交水稻“协青早不育系”新组合及“协63、64”新品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泾县红星牌宣纸获国家金奖、宁国元红酒获国家轻工业部铜杯奖。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顺应改革开放的春风,缺乏资源和交通优势的宣城先后学习借鉴“温州模式”“苏南模式”,推进企业改制和技术改造,大办乡镇企业,新建了省属宁国水泥厂、地区啤酒厂、丝纲厂、新田煤矿等骨干企业,宣城地方工业体系初步形成。这一阶段,宣城科技系统逐步恢复,科技人才队伍日益壮大,科技事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

第四阶段:1988—2005年,深化改革,走上“经济主战场”

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为科学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了科技事业的迅猛发展。1992年6月,安徽省召开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的若干问题的决定》,随后又于1994、1995年连续两次召开全省科学技术大会,作出了《关于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决定》,确立了科技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199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并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1996年1月,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科教兴皖”战略,科技工作的重要性和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创新激发活力,改革催生动力。这期间,宣城加大科技融入经济的力度,改革科技体制,放活科技人员,引导科技工作主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科技支撑经济发展的格局开始形成。全市各类科研机构由20世纪80年代的8个,发展到90年代末的44个。截至2000年底,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技术员以上职称的各类人才达到5.76万余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1998年,宣城市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1999年,宁国市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2000年,撤地建市以后,宣城市委确定了经济工作三条指导方针,其中融入沪苏浙的决定成为全省“东向发展”的先声。2001年,宣城市政府印发了《宣城市科技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对全市“十五”科技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全市科技事业进入到全面发展阶段。同时,宣城市对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进行目标考核,确定了科技创新工作目标,形成了一整套由上至下的科技管理工作体系。“十五”期间,宣城市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显现,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总收入在2005年达到32.79亿元,年均增长19.45%,是2000年的3.04倍;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累计开发新产品近千项,科技投入逐年增长;涌现出中鼎股份、凤形耐磨、皖南电机等一批坚持自主创新的骨干企业,形成了汽车及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医药等主导产业。这一阶段,宣城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创新氛围逐步形成,实施“融入沪苏浙经济圈”战略,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全民创新创业热潮风起云涌,走出了一条具有自主创新特征的发展之路。

第五阶段:2006—2015年,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型城市”

2006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大会,确立了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2006年4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科技大会,作出了“走创新型崛起之路,建设创新型安徽”的战略部署,印发了《安徽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及2020年远景展望》。2006年6月,宣城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科技大会,印发了《宣城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关于实施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宣城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宣城市专利申请费用资助办法》等文件,构建了科技创新政策体系。2010年4月,安徽省政府批准设立了全省首个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宁国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启动了宣城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2011年以来,宣城市委、市政府提出“11331”发展思路,把创新驱动作为重要的发展路径,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进一步加快创新型宣城建设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建设创新型城市”成为全市发展战略,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唯进步,不止步。“十一五”时期,宣城科技发展的基础条件不断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7个县、市(区)均通过了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宁国市率先进入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行列。“十二五”时期,宣城市科技发展提档加速、成果丰硕,进入了快速跃升期。截至“十二五”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66家,是“十一五”末的2.2倍;新增有效发明专利授权731件,是“十一五”末的21.8倍;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584.6亿元、增加值152.9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末的2倍、2.1倍。凤形耐磨“节材耐磨损钢铁材料制造技术研发与工业应用”、宏宇竹业“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宣城市及有关县、市(区)分别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先进县、市(区)称号。这一阶段,宣城科技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成为宣城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支撑。

第六阶段:2016年至今,创新引领,进入“新时代”

2016年5月30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吹响了建设科技强国的号角。在此之前的2016年4月24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徽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加强改革创新,努力闯出新路”的目标任务,为安徽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宣城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总书记创新指示,2016年9月21日,市第四次党代会隆重召开,提出了今后5年“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的目标任务,开启了宣城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发展模式。2016年11月7日,宣城市委、市政府召开对接沪苏浙动员大会,明确要求每个县、市(区)至少要对接一家以上中科院所机构;至少要引进一家以上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2017年5月5日,宣城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印发了《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办法》,设立了10亿元科创团队招引基金、1.5亿元天使投资基金、3000万元科技重大专项资金。2017年10月12日,投资百亿的宛陵科创城正式启动,打造苏浙皖交汇区域创新高地。2018年1月4日,宣城市第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实施科技创新“1号工程”。2018年6月1日,宣城加入G60科创走廊,迈向“长三角科技创新圈”。2018年7月10日,宣城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宣城行动方案》,作出了“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的工作部署。2019年1月2日,宣城市委四届七次全体会议召开,实施“十项对标提升”,强化创新驱动,创新成为引领宣城发展的第一动力。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十三五”以来,宣城创新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科技创新唱响宣城发展的“最强音”。这一阶段,宣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创新潜力、创新活力实现了全面提升。宣城位居中国城市创新竞争力第88位、长三角城市创新持续力第3位、创新潜力上升至全省第3位、创新综合能力居全省第6位。宣城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工作经验被安徽省政府表彰为真抓实干典型,宣城高新区纳入科技部专家考察名单,广德、宁国入选“中国创新百强县”,宁国市成为“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截至2018年底,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比重达1.65%,居全省第7位;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59家,居全省第6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55件,居全省第6位;建成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166家,居全省第5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1%,居全省第4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比重达54.2%,对全部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2.8%;累计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团队50个,其中21个团队入选省级扶持团队,居全省第3位。

砥砺奋进70年,雄关漫道真如铁。“当今世界,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面对新一轮创新大潮,宣城将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用好人才“第一资源”、激发创新“第一动力”,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牵住创新“牛鼻子”,下好创新“先手棋”,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强大的战略支撑。

猜你喜欢

科技事业宣城市宣城
司尔特宣城公司举行消防演练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安徽省宣城地区南漪湖湿地植物调查
生如夏花之绚烂
《宣城小镇》
基于GIS的宣城市地质灾害等级预报预警系统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司法局五星司法所
全域旅游背景下宣城市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
宣城以外看宣城
老科学家的爱国观探析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