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经济质量研究进展与启示

2019-06-26师亚哲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经济

师亚哲

(中国海洋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经济运行是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发展质量的统一。[1]纵观研究历史,人类认识经济运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逐渐实现了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早期相关的研究成果更多反映了经济增长数量间的关系结构,关注的重点偏向增加数量,加快速度,如柯布道格拉斯函数[2]、简·丁伯根的经济增长数字模型[3]、保罗·罗默和罗伯特·卢卡斯提出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等。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发布了名为《经济增长的质量》的相关报告,报告中明确指出,经济增长的评价体系应避免单一总量及速度的评估,并尝试构建了涉及多个方面的经济质量评价体系,成为经济质量研究具有意义的重大事件。[4]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旅游经济逐渐奠定并夯实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伴随着经济“新常态”进程,我国旅游业也面临着“提质、增效”的机遇与挑战。[5]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更是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提高旅游经济发展质量。旅游经济因“无烟”被社会广泛认可,其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带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旅游发展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如何正确认识旅游经济,从而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是十分必要的。[6]旅游经济质量是对旅游经济发展状态的综合评价,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检索与统计情况

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平台,应用高级检索的方式,检索时间为2017年8月6日,设定检索主题为“旅游经济”,进一步选择“经济质量”,对中文数据库进行检索,通过筛选和整理,删除会议通知以及报纸文献等无效记录,最终选定756条文献记录,其中包括374篇学位论文。

二、文献特征分析

(一)文献作者特征

旅游经济质量研究,一方面与所在地方旅游业发展状况以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有关,另一方面与地方的高校科研实力密切相关。图1为旅游经济质量研究相关文献的地区分布图,根据各省份的研究发文量使用自然断裂法分为五个层次。从图中可以看出,发文数量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数量和作者的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东部和中部的要多于西部,其中山东省、四川省、安徽省以及广西省的发文数量较多,成为旅游经济质量研究的重点省份,而山西省、贵州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五个省份则较少。

图1 旅游经济质量研究期刊发文区域分布

学位论文作为高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具有较强的学科专业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选定的756条文献记录,学位论文达374篇,约占50%,进一步分析可知,硕士论文数量占到90%以上。这说明旅游经济发展质量成为高校研究热点之一,而且作者以中青年研究力量为主。就学位论文作者所属单位而言,广西师范大学发文量最多,为17篇,其次为西南财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以及山东大学等高校及相关的研究所,这与期刊发文数量的区域分布相一致。

图2 旅游经济质量研究学位论文发文单位分布

(二)文献时序特征

图3 旅游经济质量研究文献年限分布

从文献发表年限来看,旅游经济质量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初步探索期(1990-1998),该阶段发文数量比较少,内容主要是初步从经济学中引进旅游经济质量的概念、特征、指标等范畴体系;第二个阶段是平稳增长期(1998-2006),这一阶段发文数量逐步增加,相关的研究也逐步由浅入深,各类关于区域旅游经济的实证研究成为热门问题;第三个阶段是快速发展期(2006至今),伴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多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旅游经济质量作为旅游经济评价的重要依据从而成为研究的热点,与之相关的论文成果数量也迅速增加,具体表现为多领域、多角度、多层次。其中, 自2004发文数量进入快速增长期,究其原因则是旅游行业政策与国内宏观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2000年,国务院发布了一系列假日旅游的相关文件,并将旅游业作为经济的新增长点;2001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发展的通知中提出在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促进质量的提升;2003年,国家旅游局对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作出了一系列规定,这些旅游政策为旅游经济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尽管2003年“非典”事件对我国旅游发展带来较严重的影响,但周期较短,因此旅游经济质量研究一直呈现增长趋势。2012年,《旅游法》对旅行社、酒店以及景区进行了规范与要求,在此背景下,旅游经济质量的研究增长态势明显;2014年, “智慧旅游”进入研究视野,其相关研究层出不穷,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当年关于旅游经济研究论文数量的下降,但总体上,其研究呈现出上升趋势。

三、研究领域及其特征分析

旅游经济质量是经济研究领域的延伸,是旅游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提出的现实要求。目前,旅游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阶段,旅游收入数量的增长也不似之前飞速地扩张。这种现象意味着旅游经济增长的重心开始发生转移,单纯追求增速的时代已经过去,旅游经济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完善成为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从学术研究视角认识旅游经济质量对于认识旅游业发展现状并指导旅游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4 旅游经济质量研究领域关键词词频图谱

对于一篇文献而言,关键词是其主题内容的简要表达。通常在一篇科学研究文献中,关键词体现了其论文的核心创造性思维,是作者对于文章内容的总体把握,对于传递和存储研究内容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7]运用SATI 3 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和Ucinet 6文献分析软件,对所检索到756条有效文献进行关键词汇总分析,以此来了解旅游经济质量方面学者们的研究重点领域以及研究方向。首先运用SATI 3 进行关键词的字段抽取和词频统计,并将结果生成相关矩阵,其次利用Ucinet 6将其相互关系表现出来生成网络关系图。图4为旅游经济质量研究相关文献关键词词频统计,关键词通过黑色方块标签表现出来,两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用黑色线条连接,线条上的箭头表示两个关键词的作用方向,根据联系的密切程度,系统将词频出现最多的关键词置于中间的位置,作为研究密集区。从图中可以看出,旅游经济增长质量是经济增长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且通常与空间演变规律结合在一起。以关键词词频作为研究领域的判断标准,将旅游经济质量的相关研究分为几个方面,包括旅游经济质量理论内涵、评价维度以及相关实证研究等。本文将根据社会网络分析的结果对前人旅游经济质量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

(一)旅游经济质量的概念以及内涵

旅游经济质量的研究始于经济领域对于经济质量的探索,即随着经济质量研究的逐渐成熟以及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升,经济质量研究在旅游业中逐渐得以扩展与渗透。因此,旅游经济质量作为一个新兴名词短语的固定搭配,其概念和内涵对于经济质量有较强的依附性与同化性。

结合经济质量的内涵,付正本认为旅游经济质量是通过技术与管理来改善发展路径,其最终目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8]刘佳等论述了旅游经济数量、产业结构以及旅游资源等三个方面对于提升旅游经济质量的重要意义,从更加全面的视角对旅游经济质量的内涵进行研究。[9]贾海威根据旅游经济质量的影响因素对其概念进行了概括总结,认为旅游经济质量拥有广阔的内涵,是旅游发展过程与结果的统一。[10]刘佳等从旅游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效率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定义并测度了全国范围内的时空分异特点。[11]侯利莉从数量增长、经济结构、影响力和可持续四个方面理解旅游经济质量,并将其实质概括为旅游经济带动目的地经济过程中表现出的优劣程度。[12]黄燕玲等从包容增长视角下对旅游经济质量进行了独特的研究与评价,将旅游经济质量与包容性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旅游经济的包容性增长。[13]以上是旅游经济质量研究中被引次数较多的文献的作者对于旅游经济质量概念的解读,具有相对的综合性和科学性。

值得提出的是在对旅游经济质量的概念定义过程中,可持续旅游成为高频关注词汇。自上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后,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成为倍受关注的话题。[14]90年代,随着中国区域旅游的高度发展,可持续作为旅游发展的目标被着重强调,旅游业在发展中不仅要注重经济规律,同时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15]可持续旅游具有以促进经济增长、协调资源与环境、增加人类幸福与满足感以及强调公众参与等特征。[16]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注重旅游经济质量与可持续旅游的实质要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根据检索到的相关文献,研究中对旅游经济质量的表述有所不同,出现旅游经济发展质量、旅游经济运行质量、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等多种不同的表达。文献中关于旅游经济质量的表达虽有不同,但研究内容却雷同,因而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旅游经济质量在学术研究中缺乏严谨性,降低了研究的学术价值。同时在对旅游经济质量概念的定义中,学术界尚未达成统一,从检索到的文献总体情况而言,普遍认同旅游经济质量是指旅游经济增长的优劣程度,是对旅游经济发展情况的综合评价,其内涵的确定需要从要素投入、产出效果以及可持续发展这三个角度去综合界定。出于长远眼光,为促进旅游经济质量在日后的研究中能更加深入、细致,进行表述与概念内涵的统一和规范具有极大的必要性。

(二)旅游经济质量评价相关维度

旅游经济变化与发展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多方面的经济联系,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17]旅游经济质量的产生是对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多种现象和过程的综合评价,因此,结果的客观与否是指导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对日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产运作系统具有相对稳定的投入产出的模式[18],借助这个理念,通过对检索到的有效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将旅游经济质量评价的维度按要素投入、产出结果以及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进行归纳。

1.评价维度之要素投入

古典经济学的观点认为,经济的发展、经济质量的提升是要素的投入以及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就目前在国内旅游经济投入的要素中,所占比例较大的分别是资源[19]、资本和劳动力,因此旅游资源的类型质量、资本在旅游业中的投入效率以及劳动力素质体现了旅游经济要素的投入质量。[20]除此三者之外,被考虑的投入要素还包括法律制度、环境以及其他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的相关要素。[21]从地理学角度而言,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具有不可移动的特性,当其作为一种投入要素考量时,可控性较其他要素而言相对较小,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资本投入是直接或者间接产生生产力的资本要素的投入。[22]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通常用固定资产原价这一指标来对旅游业中的资本投入进行解释,其指的是为促进旅游业发展为旅游住宿设施、旅行社以及旅游景区等旅游核心业务产业提供的各种资产设施以及服务,其中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23]

劳动要素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贡献程度可想而知,单纯就劳动指标而言,衡量劳动要素的投入,涉及到的方面包括实际投入劳动量、劳动投入效率以及劳动力的素质。[24]外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受市场经济作用的影响,衡量劳动要素投入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收入水平,它较为综合地反映了劳动力的工作的时间与强度。[25]目前国内对旅游劳动要素投入的测算过程中,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年末从业人员、旅游高等院校成为研究中使用较多的指标,从业人员表征了劳动要素投入的数量,而高等院校则代表了区域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以及发展潜力,这与国外研究形成一定的反差。

2.评价维度之产出效果

在对旅游经济质量的研究中,除了考虑要素投入的影响,产出效果也是必须衡量的一个方面。旅游业以其特有的独特性和联动性而有别于其他产业,成为区域经济不可忽视的一个经济增长点[26],因此,将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力作为衡量区域旅游经济质量的一个方面有着现实的必要性。

广义上的旅游经济结构是指旅游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而狭义上是指旅游景区、饭店、旅行社三大支柱产业对旅游经济的贡献程度。遵循发展规律的结构演变,能在最大程度上推动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并能充分发挥其在区域经济中的带动作用。生延超运用多部门经济模型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旅游经济发展初期旅游产业结构的贡献率较高,1992-2008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对旅游经济的贡献率平均达到3.1%以上[27];张广海等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对此区域的旅游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指数进行回归,证明了二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28]。因此,旅游产业结构是旅游业发展产出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影响旅游经济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作用最直接的表现是旅游人次与旅游收入。[29]在以往研究中,较多应用旅游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示旅游经济的带动作用,然而单一指标并不能客观地反映全部事实。通过对不同学者研究的分析与整理,可将旅游业的带动效应归纳整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直接收入效应、就业带动效应以及相关产业的关联与波及效用,以此能够较为综合地反映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30]

3.评价维度之可持续发展

旅游经济数量的增长、质量的提升是综合了自然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单一的过程,其中与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优劣程度联系紧密。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无烟工业”的观点逐步被推翻,环境质量的下降与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应该被认为是旅游业发展的成本之一。此成本会在一定程度上与要素的投入产生负向的作用,从而对旅游经济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要求以长远的眼光参与旅游、发展旅游,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荣。[31]将环境与资源作为旅游经济质量的内涵来理解,就本质上而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如若旅游业经济的增长建立在旅游资源掠夺性开发的基础上,并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即使旅游经济在一定阶段内数量增长迅速,其经济质量也不会很高。

(三)旅游经济质量实证研究

1.研究对象

在旅游经济质量实证研究的相关文献中,以全国性视角展开研究的文献有97篇,“中国”成为国内研究旅游经济质量首选的研究对象。除此之外,云南、四川、江苏、辽宁等旅游经济发展迅速的省份也是实证研究所选取的重要研究对象。一方面,此类研究对象相关数据的获取较为容易,统计年鉴以及相关统计公报中均有提及;另一方面,由于其旅游业发展较为成熟,公布的旅游经济数据及其相关方面均比较全面,这对后期旅游经济质量定量研究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2.指标选取

在进行实证研究的过程中,各项指标的提出和应用都有其内涵和理论方面不同的考量,对研究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指标选择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指标的代表性和全面性,尽可能使选择的指标既能突出代表某方面的特性,又能较为全面反映研究对象整体的特征。[32]

在实证研究中,资本生产率、旅游劳动生产率、人均旅游收入、人均旅游收入增长率、旅游经济收入波动率、旅游收入贡献率、旅游收入占第三产业的比率、碳排放、旅游生态足迹等指标在研究旅游经济质量时出现的频率较高,成为实证研究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表中可以看出,指标的选取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旅游经济质量的影响因素,但指标数据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统计年鉴,忽视了研究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一些定性指标数据的获取缺乏多样化的途径。

3.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学者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新现象、解释既有事实和描述客观规律的途径和手段。随着旅游经济质量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同的研究方法相继被发现或从别的学术研究领域中引用过来,在不同程度上拓宽了研究的途径并对研究成果起到了多样化的作用。

旅游经济质量是对旅游业发展优劣程度的综合评价,其结果的输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计算旅游经济质量的过程中,量化值加权函数法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以陈志勇[33]、吕雪雪[34]、张洵[35]等为代表。在研究旅游经济质量空间演变规律的过程中,空间关联指数[11]、综合指数评价模型[36]、空间计量[37]等方法使用较多。除此之外对旅游经济研究中,空间杜宾面板模型[38]、空间自相关分析[39][40]、重标极差分析法[41]等方法在检索到的参考文献中也比较常见。

旅游经济质量的研究具有相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方法的统计中可以看出,旅游经济实证研究方法处在一个不断变化、不断调整与不断改进的动态过程中。因此,对于旅游经济质量的研究要注意不同方法的融合,但并不意味着方法的滥用,不同研究阶段针对不同的研究问题要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才能最大程度上达到预期效果,完成研究任务。

四、述评与展望

通过对旅游经济质量研究进程的梳理,结合我国旅游发展现实,提出以下亟待加强的三个方面:

(一)提高旅游经济质量理论体系的规范性

从早期注重数量的增长到逐渐关注质量的提升,旅游经济质量的内涵不断拓展延伸,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理论研究方面的不足。

首先,旅游经济质量理论体系尚需进一步严格界定,以提高旅游经济质量研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其次,旅游经济质量研究始于经济领域对于经济质量的探索,其依赖的理论基础多属经济学理论,但旅游经济具有一些特殊性,如产业性质、产业强关联性、空间差异性、旅游信息模糊性等,因此,应规范旅游经济质量相关研究体系。

(二)结合我国区域旅游发展的现实,强化区域旅游经济质量实证研究。

在进行实证研究的过程中,旅游经济质量多以全国性的视角展开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其数据资料获取途径较为便捷且数据获得较为全面,这为实证研究的开展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但全国性研究视角需考虑的方面较多,容易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且思考角度与出发点的不同亦会对研究结果发生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旅游经济质量的研究深度。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对象在选取过程中应具有研究的合理性和现实必要性,从而提升研究的深度和精度。

旅游经济质量结果的输出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反馈和作用的结果,其定量研究是通过数字来对相关信息进行的表达。目前旅游经济质量研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建立多指标体系进行加权得分,从而针对不同的研究领域展开定量评估分析。多指标体系研究避免了由于单一指标产生的不利影响,但随着对旅游经济质量的认识的逐步深入,旅游经济质量测度指标的选取需要经过不断调整,评价方法也需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选择。因此,多指标评价只能在最大的程度上做到合理而无法做到最优,旅游经济质量在展开定量研究的过程中还需展开深入探索,才能为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实际的指导。

(三)加强“定性、定量与定位”相结合的综合研究

旅游经济质量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因素的影响,所面临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为保证研究中能尽可能多地对影响因素进行考量,需展开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工作,充分认识旅游经济质量的本质规律,在最大程度上做到“定性”。 除此之外,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充分立足于旅游经济共生理论并结合社会学、经济学、资源环境学等学科的新观点、新方法,加强“定量”研究,这对于科学认识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旅游经济质量空间分布的差异特征,合理选择与应用适合本区域经济的测度方法,精确到“定位”研究。只有深入展开“定性、定量与定位”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才能在实践中有效发挥旅游经济在区域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促进旅游经济稳定提升、旅游经济结构的健康转型,从而发挥旅游经济质量对于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开发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旅游业旅游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