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2019-06-25高小亮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12期
关键词:体育专业体系构建人才培养

高小亮

摘  要:以拳星时代体育学院的社会体育指导、休闲体育、舞蹈学(体育舞蹈)两专业一方向为研究对象,结合学校应用型人才转型发展战略,借鉴民办高校办学经验,利用海南经济贸易试验区(港)建设的契机,整合资源,合理规划,以明确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构建该校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以服务地区为原则,突出地区特点,推动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以此为基础,优化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指导教学体系建设,构建“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对突出现阶段民办高校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体育专业  人才培养  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4(c)-0150-03

在我國高校应用型转型发展建设中,各民办高校体育专业设置不尽相同,皆依据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市场人才需求导向,学校资源等进行建设。海口经济学院拳星时代体育学院体育专业自2011年开设,学院发展迅速,教学体系建设近两年有明显改善,这是应用型转型发展与学校教学质量评估所带来的动力,也是海经体育人坚韧不拔的精神,脚踏实地的实干品质。通过对体育专业教学体系构建的分析,提供教学体系建设的经验,共同为民办高校体育专业的发展,立意求新,打破传统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具有特点的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1  体育专业教学体系构建背景与思路

在市场经济形势与就业导向基础上,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年,以下简称《国标》)发布,对本科专业的学科建设提出质量标准及建设依据;教育部对普通高校开展的教学质量所进行的周期性审核评估;以及高校应用型转型发展的建设要求下,我校审时度势,加快教学改革,促进办学质量,对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建设提新要求,以高标准努力办成应用型转型发展示范院校。

1.1 新办民办高校体育专业发展基本现状

近年来,国内民办高校开设体育专业日益增多,说明民办高校逐渐重视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认可社会体育人才市场的需求与趋势。但民办高校与公立高校因教学资源、师资力量、办学力量、培养方向等因素上,决定了民办高校与公立高校对体育专业的开设、培养方向、师资力量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专业少,学生人数少,师资力量弱是目前民办高校现实存在的问题。民办高校更多的是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体育经济与管理类的专业,培养的目标主要趋向于群众体育、休闲体育的组织与管理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办学力量、目标方向、市场导向所决定。

1.2 树立办院理念,引领专业发展

办院理念是办好专业的奠基石,也是定向标。我院通过近几年的体育专业办学,结合自身优势与资源,统筹规划,提出“别无我有,别有我强,别强我新,别新我精”的办院理念,以此为学院发展、学科建设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也是体育专业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依据。以此为导向,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引领专业良性发展,突出自身特点。

1.3 构建“一体两翼”教学体系,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

我院目前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舞蹈学(体育舞蹈)两专业一方向,在整合教学资源、师资力量、培养目标、及建设大专业的基础提出构建“一体两翼”教学体系。以专业课程为主体,公共课(通识课)与实践教学环节(活动)为两翼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目标明确,任务清晰,并将两专业一方向做为一个大专业进行统筹规划。以“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专项运动素养突出”为要求,培养应用型体育人才。

2  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

依据习近平、陈宝生2018年的重要讲话,结合学校专业的模块化课程建设要求,以及体育专业应用型的特性,紧靠市场经济,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通过模块化课程建设,以期达到“水课”变“金课”的目的,并突出能力培养导向。

2.1 专业课程模块化划分

依据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的模块化课程建设中,我们以体育学基础理论、运动技能学习与指导、体育产业运营与管理、体育专业知识服务与应用、体育专业运动技能与应用、个性化专业教育为上位模块,每个上位模块含有下位模块,课程建设紧紧围绕上位模块的应用能力培养目标进行。同时为培育专项课程,在运动技能学习与指导课程的下位模块中,开设15门专项运动课程供学生专修,510学时。面对全院学生开设,实施横纵向选择,打破专业、班级、年级建制,即满足不同学生学习与市场人才需求。该模块课程是核心课程,也是特色课程,重点培育学生专项运动素养与能力。

2.2 整合课程资源,排除课程“水分”

在专业课程的建设中,各专业理论课程教材的陈旧,关联的课程内容相近现象较突出,为解决问题,组织课程内容研讨会,各理论专业教师摆出各自所任课的课程内容,通过专业教师集体商议,规划教学内容,避免教学内容多次出现在不同课程上,排除课程“水分”,形成专业理论课程的逻辑性,使课程内容之间的关联合理纵向延伸,使理论课教学内容更合理、科学化。

2.3 服务地区,开设特色课程

海南岛与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岛屿特点突出,人们热衷于水上运动,同时2017年海南省政府提出中小学生必须掌握游泳技能,并将考核与毕业挂钩,加强学生水上生存能力,逐渐掌握救生技能,因此目前海南对水上行业人才需求加大。在此基础上,我院将游泳课程改革,开设三个学期的游泳专业课,120课时的学习量,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游泳技能,且有救生能力,同时能具备指导教学能力,增添学生的就业途径。纵向开设亲水运动技能学习与指导课程(专项课),主打亲水文化,培养亲水运动专业人才。

2.4 构建课程评价体系,增加学生学习“压力”

模块化课程建设中的课程评价体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向标。在前期的课程体系评价建设中,我们以运动技能学习与指导课程模块为主,在课程的成绩评价体系内增加专业实践、专业书籍阅读笔记,以此对标“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专项运动素养突出”,加大学生专业实践力度,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专业实践活动,提高自身专业应用能力,也遵循陈宝生部长及学校的教学管理要求,增加学生学生压力,提升学生学习的紧迫感与动力。

3  构建实践教学一体化管理体系

实践教学在“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中是重要的一翼,也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主要手段与方法,也是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环节,为更好的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我们改革实践教学体系,规范实践教学活动,加强实践教学管理,保障教学秩序为前提,积极开展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范毕业实习与论文(设计)工作。

3.1 成立实践教学团队,实施一体化管理

成立实践教学团队,专人专管,发挥实践教学工作最大效应。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夏冬季小学期实践,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专业实践活动等进行一体化管理,本着横纵连轴,搭建实践教學平台的原则,构建实践教学一体化管理体系。

3.2 规范学生专业实践活动,完善规则制度

随着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行业内的体育赛事组织的需求,学生外出考证或培训的需求日益增多,为使学生的专业实践活动做到规范管理,结合专业特点,相应的制定学生专业实践的管理制度,加强专业教师与学生的管理,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及利益。同时制度是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多参与专业实践,提高理论与实践的运用能力,也激励专业教师开拓专业资源,为学生搭建专业实践平台。

3.3 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服务教学活动

实践教学需要稳定的实践平台,并具有相应的专业岗位能提供学生实践与实习,为维护及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我们从行业发展趋势,主要以亲水、体育俱乐部、学校、体育公司等行业进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前已建立16家稳固的实践教学基地,并签署基地协议。同时也依托学校内的资源,如体育总局沙排管理中心、中国排球协会在我校建立的海南省国家沙排训练基地,该基地常年具备国家级赛事,能够让学生近距离的参与到赛事组织中,从而学习及培养实践能力。

3.4 规范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强调过程管理

遵循服务地区原则,加强实习与论文工作管理,以之前的分散实习逐渐改变为集中实习,强化实习过程管理,促进实习与论文(设计)的关联性,以保障学生的实习管理及毕业论文(设计)的实践性。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从严从实践出发,规范论文(设计)工作的管理,严格把关毕业论文选题及论文答辩等工作,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具备基本的社会调研能力,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构建个性化课程,优化专业选修课程

个性化课程建设,是教学体系的一个特色课程建设,也是满足学生对职业资质培训的需求,增加就业渠道,同时,培养师资,使校内教学内容与国家行业资质考证内容接轨,使学生校内就可学到职业资质培训的内容,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

4.1 整合资源,开设个性化课程

在个性化课程的建设中,学校整合资源,与国家职业资质鉴定站、体育行业培训机构合作,以前期的校内课堂教学为主,派送教师外出学习,校企合作等措施,加大校内教学与职业资质培训的紧密度与统一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也能够有序规范实践教学管理,统筹安排,保障教学秩序的稳定。

4.2 优化专业选修课程办法与管理

在专业选修课程建设上,我们针对同一年级,不同专业(方向)等开设专业选修课程,不限制各课程的开设学期,只要学生选课人数满足开班要求,该课程可以持续每个学期开设,同时也限制专项学生选择与专项课程教学内容相同的课程。此优化目的,在于满足学生选课需求,鼓励专业学习的延续性,提高学生一专多能的应用能力。规范专业选修课教学管理,加强学生学习考勤与学习完成度的管理,严控学习纪律,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加强实验(训)室、场馆建设,改善教学环境

体育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离不开实验(训)室、体育场馆,积极改善教学环境,加快实验(训)室的建设,满足教学、科研、训练的需求,同时探讨实验(训)室的开放制度。

5.1 完善实验室建设规划,服务教学与科研

在此项工作中,听取专家意见,部署制定实验室建设规划,分批次分周期完成实验室建设,目前已建设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一间,高尔夫球实训室一间,基本满足目前教学需求,但从建设规划中,要以建设满足教学、科研、训练、群体的实验需求出发,加强理论与实验的应用性,同时能开展国家运动队的科学研究,甚至群众体育的科学研究,以教师为主导,让学生介入高水平的科研工作中,培养科研后备人才,也发挥实验室的实际功效。

5.2 合理规划体育场馆建设,优化教学环境

体育场馆建设对体育专业建设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专项运动离不开体育场馆,从目前我校场馆的建设来看,功能馆齐全,场馆大,综合应用能力突出,也曾承办过多项体育赛事或其他大型活动,但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场馆建设需要进行合理规划,提高场馆综合运用率,并结合社会、体育项目的发展,需增加其他新兴项目的功能馆,以满足教学需要,同时需要规划场馆开放管理办法,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得到良好的教学环境。

6  促进核心课程教材建设,打造精品课程

课程教材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随着课程的改革,教学内容的快速更新,传统的课程教材已跟不上教学改革的步伐,需要我们合理规划课程教学内容,以吻合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以此为基础,通过教材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打造精品课程,让学生系统的掌握专业知识,也让教师走在专业知识的前沿。

6.1 整合课程内容,提升教材建设质量

以整合课程内容,剔除相同教学内容,凝练课程教学内容,建设更适合我校学情的教材,突出应用型、指导性。通过教材修订,也能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升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够及时站在专业前沿,以便给学生带来系统的课程学习。

6.2 “一师一优课”,打造特色精品课程

以学校教学改革及师资培养要求出发,从模块化课程中以专项运动技能学习与指导、核心理论课程为主,打造特色精品课程,筹划课程建设,提升教师课程建设能力,目前我院以运动人体科学基础、亲水运动技能学习与指导课程为第一批精品课程建设,以完善一个课程,建设一个精品课程为目标,最终形成“一师一优课”。

本文从民办高校开设体育专业的背景,结合我校的应用型转型发展规划建设目标,以及国家教学审核评估,海南地域特点等进行体育专业教学体系的实践研究,至今尚属于建设阶段。体育专业的教学体系建立,需要关联,需要依托的平台至关重要,目前建设阶段初有成效,在此也做一参考与借鉴,也让民办高校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百花齐放,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做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远航.21世纪体育院系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5(12):54-55.

[2] 劉其龙.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制订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四川体育科学,2014(12):107-110.

[3] 周宾宇.民办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思路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29):175-176.

[4] 王乔君,童莹娟,周奕君.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平台+模块”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9(3):69-71,122.

[5] 邹学亮,陈亮,林斌.校地协同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3):126-127,131,

[6] 何剑康,白银龙.高校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21):173-174.

[7] 周丽云,张兆龙.基于转型背景的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12):19-20.

猜你喜欢

体育专业体系构建人才培养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关于体育本科专业理论课隐性逃课现象的分析
如何促进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体育理论课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