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体育类大学生创业的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2019-06-25赵东升李嘉鹏张萍萍
赵东升 李嘉鹏 张萍萍
摘 要:李克强于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会议上指出:2017年,我国的高校毕业人数高达79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同时,有30留洋大学生和之前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在这严峻形势之下,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进而促进就业。体育类大学生受专业的影响,综合能力相对不高,就业面尤为狭小,创业带动就业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国家创新创业政策为基础,调查25名广州市体育类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为体育类大学生和大学生创业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体育类大学生 大学生创业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4(a)-0169-02
近10年高校的毕业生数据:2007年毕业生495万,2008年为559万,2009年611万,2010年631万,2011年为660万,2012年680万,2013年699万,2014年727万,2015年749万,2016年仍在增长,直至2017年795万。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6月又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措施的意见》中提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养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动力的必要抉择,是促进就业、完成国富民强的根本途径,是培育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由之路,是刺激整个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1]。2017年国务院提出,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创业,全面为万众创新创造平台,提供便利。国家扶持创业,创业的难度降低,然而我国的创业起步较晚,有关政策有待完善,致使大学生创业者不能充分了解政策,加上自身的团队不完善和整体经验不足,整体创业状况不容乐观成为必然[2]。
1 体育类大学生创业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分析
表1数据显示:25位体育大学生创业者认为“经验不足、团队不完善、资金不足”是主要问题的人数分别为25人、23人、21人。
1.1 体育类大学生有关创业的“经验不足”是制约创业的最主要因素
经验不足是我国大学生创业的通病;同时对广州市25位体育大学生创业者的调查显示:创业者是都认为“经验不足”是其在创业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创业经验主要源于关创业教育的间接经验和参与创业实践的直接经验。当代大学生的理论较强,而实践、知识的全面性不足,特别是创业的实践经验更是亟待提高;创业经验是一种特殊的经验,学校关于创业的理论课程不多,创业政策的学习机会更加稀少。所调查的创业者中仅仅36%在学校里接受创业的教育,有关创业的教学实践更少,家庭和社会的创业教育更是少之又少;此外,实践经验极为重要而且更难提高,25位体育类大学生创业者中92%是在畢业后开始创业,在校开始的仅8%且主要集中在大三、大四和研二等实践机会多的时期。以上创业“经验不足”情况与“创业经验需要大量的实践积累”背道而驰;最后,市场的变幻莫测客观上要求创业者要经验丰富,总之,创业经验至关重要。
1.2 “团队不完善”是制约体育大学生创业重要的内部因素
所调查的25名体育类大学生创业者当中92%认为团队不完善是创业过程中主要问题之一。团队的完善关系着创业效率、市场把握能力、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善的团队可以减免损失,提高内部工作效率和市场把控能力,对提高企业决策的合理性,有很大促进作用。团队的人才需求是广泛的,优秀的创业者不仅个人才学高,团队管理能力更为重要。
1.3 “资金不足”影响创业的内部和外部发展的核心因素
资金对创业的内部完善和外部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调查的体育创业者84%认为资金不足是创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大学生创业者是在读大学生或毕业两年内的大学生,存款不足,25名创业者中有88% 的资金来源于“工作积累”,来自“父母帮助、大学生创业贷款”的创业者均为84%;尽管大多数创业者都有来自不同方面的资金,但是资金的总量与创业的资金需求相差甚远;此外,创业经验的不足导致对资金分配的不合理也是“资金不足”的重要因素。
1.4 体育类大学生创业的劣势及其分析
体育类学生虽有健壮体魄,吃苦耐劳意志品质和敢于挑战的特性,但也多有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创业经验和能力不足,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准备不足,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体育行业创业成功率不高[3]。
如表2,25位广州市体育类大学生创业者劣势情况统计表显示:体育类大学生文化和理论基础、思维缜密度和耐心相对不足是其创业的制约因素;这些不足将对大学生创业整体的制度建设、目标规划、经验总结甚至是团队建设等方面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必将制约体育类大学生的包括实践能力在内优势所在,最终影响体育类大学生创业的发展,体育类大学生要充分认识自身的不足,总结不足,为完善自己打下基础。
2 体育类大学生创业中问题的应对策略
2.1 加强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学习,丰富创业者的直接和间接经验
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丰富学生创业知识储备。建立完善的创业课程,高校要重视创业的课程,并加强实践交流和学习,去粗取精、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总实践经验,为进一步完善创业课程奠定基础。
加强创业者的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创业者的创业实践能力。大学生阶段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创业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特别政策和实践学习;同时,建议创业者前期要多一些兼职来积累市场的经验,要尽早将自身的创业想法进行实践,可以进行以积累经验为目的投资小的创业,并总结经验教训,为创业提供经验保障。
2.2 积累团队工作经验,建立合理的团队管理机制
体育类大学生创业者要在学校多参加一些协会活动,特别是团体性的活动,并努力参与到创业活动的编排和运作,并努力了解每个人的长处,做到知人善任,为创业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创业者的创业团队要建立合理的团队管理机制并严格执行,尽可能参与到团队的各个领域工作,努力了解团队里每一个人的特点是在,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在能动力。
2.3 根据创业的实际需求完善创业的资金扶持体系
政府要建立资金需求大小的评估体系,根据创业领域资金实际需求大小,对资金支持额度的调整,解决因行业资金需求的差异而导致资金不足和浪费的现象。建议政府开拓更多的创业融资途径,通过政策上的优惠来鼓励民营企业家给大学生创业资金支持,这样在促进民营企业闲散资利用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创业,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创业者应当合理规划资金,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的进行资金预算分配,特别要入不敷出的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发生,宁可资金结余,也不要盲目扩张而资金不足,造成企业的停运。
2.4 加强体育类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完善知识体系
体育创业者是要注重管理学、逻辑学、语言能力,进而促进创业者管理和逻辑分析能力的加强。体育类大学生有自身的创业优势所在:人际交往能力强、强健的体魄,坚韧不拔的意志,实践能力强等;努力提高自身文化水平,思维精确度,理论水平,以及耐心等。总之,体育创业者要努力扬长避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充分发挥体育大学生创业者的专业优势,全面提升创业者的创业素质。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J].办公自动化:学术版,2015(6):60-64.
[2] 张泽云,顾井清,李静.当代大学生企业创业现状,困境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6(7):240-241.
[3] 刘振忠,周静.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其实践体系的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12(3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