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2019-06-25李曼华林大森
李曼华 林大森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是近年以来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对教育的投入,社会劳动力大量的出现以及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而社会人力资源需求却没有明显的增长于是出现了这种,人才相对过剩而导致的就业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再者因新常态的提出,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转为中高速发展,企业结构的调整,导致大量的人员失业,照成就业压力更加的严峻。本文通过社会原因、政策原因、和大学生自身原因对就业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新常态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需要的人才越来越多,而大学生作为人才的最主要人才输出,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教育投入越来越多,大学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从而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而大学生的就业,不仅涉及了大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而且对社会的发展、稳定都起到很大的作用。从更大的方面来说,它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走向,也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十三五”战略制定中,人才和就业被定为优先战略,可见我国政府对就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被文化大革命冲击而中断的中国高考制度开始恢复,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那时,国家教育部规定对招到的学生进行统一的分配。那时候上大学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国家不断地对教育进行投入,能上大学的人越来越多,且随着经济的增长,工作种类越来越多,于是国家开始实行不包分配制度,不包分配正式施行是从1996年开始,在1998年后开始大规模施行,到2000年全面停止了包分配制度。没有了包分配制度,大学生的工作就要靠自己的竞争力来获取工作,而随着的大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就业竞争压力也渐渐的增加了,大学生的学历优势也慢慢开始变得不明显了,各行各业职位的激烈竞争可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2016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社部召开就业座谈会时公布,出了765万的高校毕业生外,还有几百万的中职毕业生,仅这两项加起来毕业人数就已经高达1200多万,根据人社部2017年的统计,若是加上2016年未就业的,2017年待就业的人数约1500万之多。对高校毕业生来说,那句“毕业意味着失业”再也不是一句调侃的话语,毕业季也再也不仅仅是一场简简单单的毕业典礼了,而是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三、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一)就业观念的过于传统
在改革开放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可以说是一辈子都无忧了,于是,“铁饭碗”这种传统的观念就一代代的传了下来,在我们这代,父母希望我们后半辈子可以过着无忧的生活,所以都希望我找一份稳定的工作。“铁饭碗”这种工作,如:公务员、教师、国企等这类的稳定职业,如果没有什么大的变故,可以说是可以稳定的工作一辈子,然而这样工作目前已经日益的饱和了,需求量大大的减少了:有一部分大学生受传统观念“大学生比其他人都有优势”的影响,不愿意去条件比较艰苦的二、三线城市,也不愿意去中小型企业。这种观念导致大学生产生的自我优越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
(二)严峻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盲目从众,逃避就业。考研热的势头下,不少大学生选择了继续深造,2016年12月,中国教育在线发布了这么一个报告《2017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这个报告显示,在谈及考研原因时,有3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本科就业压力大,考研提升就业竞争力”。
经不起挫折的悲观心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和自我调节往往比较差,缺乏良好的承受能力,容易遇到挫折而对自己失去信心。进而出现就业懈怠的心理,开始不想去了解招聘信息,觉得破罐子破摔,在家啃老算了。
(三)经济新常态下的就业结构的转型
经济新常态下,国家从经济从以前高速发展逐渐转成中高速的可持续发展,这使得企业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整改和部分企业不得不倒闭,在企业升级的过程中,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企业开始注重效益最大化,企業开始裁减人员,这也就成为了新经济常态下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方面。每年待就业的人口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市场需求量已经趋于平稳,而大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与被裁员的下岗人员竞争岗位,相比之下被裁员的下岗人员的工作经验在竞争方面会有比较大的优势,这使得就业更加的艰难,就业形势更加的严峻。
(四)就业信息不通畅,造成职场浪费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信息的传播可以说是飞速的,各大高校也建立了自己的就业信息网,为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信息,但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完备性都有待加强和提高。在就业信息的获取方面,大多数大学生都是通过学校招聘会这种渠道得到消息,只有小部分是通过网络及其他的媒体求职,可见在发达的信息时代,信息的获取相对还是比较落后的。虽然,网络上常常会有虚假的消息,但是,大部分的正规网站的可信度还是很高的,大学生求职应多渠道获取就业信息,找到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题的解决对策
(一)拓宽思路,转变观念
在个人方面,不拘泥关与校园招聘会。在信息时代,借助各种渠道,收集到更多的就业信息,把握就就业就会,主动大胆的把真实的自己推销出去。在择业方面,不只盯着本专业的工作就业,可以多尝试相关专业的工作:努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通过利用学校资源,增强个人综合能力。充分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进行有针对性的能力提升,形成自己的一技之长: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大学生应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树立自主创业的观念,通过自己的才能,顺应国家的号召,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二)把握形势,抓住机会
中共十九大报告发出了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动员令”,包括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从大学生自身来看,要结合社会中需求的人才的方向,结合自身的兴趣,在有经济,有保证,的前提下择业,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从高校方面,要根据市场人才的需求,调整专业结构设置,科学的开设专业,培养出更多与社会接轨的人才,为高校大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就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