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知识管理在船舶制造企业中的应用策略

2019-06-25章海峰

商情 2019年27期
关键词:知识管理应用策略

章海峰

[摘要]本文结合船舶行业和船舶企业的场景,总结知识管理相关理论及行业实践经验,探讨知识管理在船舶企业中应用的必要性、应用策略,以达到提高产品建造质量以及提升效率效益等目的。

[关键词]知识管理 船舶企业 应用策略

一、知识管理概述

(一)知识理论方面

知识管理经过数十年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派别。英国迈克尔波兰尼首次将人类知识分为显性和隐性知识两种。日本野中郁次郎、竹内弘高提出了“SECI知识转化模型”,解释了在企业创新活动的过程中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作用、转化及创造的规律。经合组织(OECD)出版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将知识分为了四个类型,即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和是谁,开辟了知识研究新领域。美国哈佛大学汉森和罗利亚基于知识投入产出的不同提出了知识编码管理模式和人物化管理模式,国内的张兴在《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综述》中对“两种”模式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知识编码化与人物化模式之间的转化模型。董小英、胡燕妮、施明等在《知识管理推动创新:国际研究视角与本土实践》中分析了国有与民营企业知识应用差异,并提出了国内企业知识管理的建议。

(二)知識应用方面

知识管理在美欧国家早已广泛应用,GE、IBM、西门子等企业,知识已经成为他们推进创新、领先对手的发展源泉,知识应用反过来推动知识理论研究不断深入。

知识管理自上世纪末引入国内并得到关注。华为从2005年开始进行知识管理,他们在知识获取、研发、平台建设及知识产权、专业队伍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中国航天一院建立了知识管理组织架构、提出了系统内部专业知识梳理模式。成飞集团在知识管理领域布局多年,在知识管理整体架构、积累及转化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长期探索。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等互联网企业形成了海量的数据积累,知识已成为该类型企业的生存之本。中国宝武等传统行业通过经营、采购及运营数据库平台建设,加强了知识积累与应用,取得了很大的协同效益。

二、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一)市场竞争的需要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积累,以载重吨计已经成为全球最大造船国家,但是以盈利等指标衡量,与美欧、韩日等造船强国相比差距不小。当前船舶市场价、量都处于2008年以来的低位运行,一批高附加值新订单花落日韩两国,凸显我国船舶细分市场竞争力不足。船舶市场订单承接、交付、盈利难度持续加大,各船厂迫切要加强快速响应、技术储备、成本控制能力。

(二)企业效率提升的需要

一艘船舶涉及系统多、工艺流程复杂,几乎是单件或小批量,中间产品存在大量非标产品,狭小封闭空间作业多,施工难度大、作业环境差,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同时,当前船舶订单毛利率偏低,稍微不注意就陷入亏损。船舶企业需要加强内外部数据积累,进一步完善工序流程和制度体系,提升设备设施智能化水平,支撑生产设计水平提升、造船精度控制、物量控制、人力统筹、成本控制等,促进生产线、技术能力的大踏步跃升。

(三)人才培养及使用的重要手段

以往,船舶行业靠增加设备设施投入、劳动力投入,扩大经营规模,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但现在若继续靠扩大投资和劳动力投入来实现产值产量提升,边际效益甚至不能覆盖快速上升的成本。通过发挥人才作用,企业加强技术研发、知识积累与创新应用,一方面让员工快速掌握了企业内部相关技术、管理流程,实现自身快速成长,节约人才培养时间;另一方面,员工通过对内部海量数据分析、整理,有可能带动新的整合应用和创新变革,带动企业进步。

三、知识管理的应用策略

目前船舶企业已经走过了规模增长、躺着接单的好时光,进入平均毛利率偏低、精细化及智能化造船需求迫切的新时期。怎样巩固市场地位、提升精细化造船水平、摆脱船舶经济周期困扰,是当前面临的新挑战,需要长期积攒的内部知识发挥作用。针对一个船厂怎样开展知识管理,本文认为要坚持价值及效率原则,遵循产品或项目知识化、知识文档化、资产化的思路,通过内部梳理,完善工艺流程、生产流程及业务流程,建立涵盖知识鉴别、获取、存储、共享、创造、应用、评价以及产权保护等内容的船厂知识数据化平台,从档案管理走向知识管理,建设船厂特色的综合知识库,形成船厂竞争优势。

(一)坚持价值及效率导向

目前很多国营企业在推进知识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误区,偏重于建体系、上项目,文件体系、信息化平台一哄而上,核心数据没有掌握或是广泛存在信息孤岛。相比之下很多民营企业受资源、资金限制,起点小,关注应用过程、数据的积累与反馈,反而实际成效很大。所以船厂推进知识管理可以先整体策划,但在推进过程中,不应过于追求制度体系的完整性和过早的上平台,而应先建立船厂知识管理的基本框架,优先保证在建项目和在手业务的流程完善、知识的获取及积累应用,再通过信息化手段整理档案库,按照场景、业务领域重塑档案,形成专业化的企业知识库。

(二)构建专业化知识体系及场景化管理机制

针对构建专业化的知识体系,要将产品知识、项目知识、管理知识、体系知识、技术知识等对照知识理论进行专业化划分,在知识鉴别、获取、存储、共享、创造、应用、评价及保护等环节中打破行政限制,提炼统一的核心知识,方便后续类似专业、类似项目的组合使用,方便不同市场领域、不同项目、不同业务对知识的学习和利用。建立场景化的管理机制,是将知识管理关注对象下沉到经营、设计所、车间、项目组等场景中,以解决具体产品生产经营、项目管理、工艺技术优化、管理流程优化等实际问题。在现实中,很多船厂经过长期积累已形成了各类管理体系以及产品级项目档案等资料。武船目前制定了知识管理顶层规划,颁布了知识管理办法、建立专兼职知识管理队伍,形成了一定的知识管理循环,保障了在建产品级知识库的逐步形成,建立了很多显性知识的共享平台,经验交流会、内训师授课等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也在推进,但是知识管理水平与现实需求差距很大,比如船舶成本知识积累与转化离对外实时报价差距甚远,需要针对特殊场景能够快速实现内部知识的提炼。

(三)加强知识管理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一种管理手段,构建知识体系依赖信息化的手段。要通过知识场景化、专业化实现业务场景知识、专业知识的及时推送。以业务场景和专业为核心,梳理优化工艺技术方、生产建造流程、管理工作流程,将知识管理功能嵌入科研生产全流程,与已有相关研发平台、信息化平台有机结合。通过各类系统工具的有机组合,实现关键设计、工艺节点、生产建造节点、项目关键流程等知识成果的积累、传承和复用,实现设计建造验证一体化、船舶建造壳舾涂一体化,也为知识创新应用及产权保护提供支撑。

(四)营造知识管理企业文化和氛围

推进知识管理,必须培育崇尚知识、尊重知识、学习知识、保护知识的文化氛围。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鼓励员工进行知识积累、整理、上传、推送,促进知识在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交流,建立新员工学习路径和老专家、老员工的知识分享机制,促进知识流动。建设船厂内部知识实践社区,鼓励以重大科研为背景的团体性技术攻关研究,同样也支持有着不同专业背景、共同的知识需求的人相互自由組合,形成新的创新组合或开展产品微创新活动。对于研究的成果要一视同仁在物质、荣誉等各层面进行激励,实现动态隐性知识与集体智慧知识的固化和显性化,不断挖掘隐性知识,创造新知识和新智慧。

(五)做好知识保护,确保知识安全

知识安全、知识保护与知识分享、利用同等重要。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焦点之一就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2018年中兴通讯受美国贸易禁令限制甚至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华为通过专利交叉授权、交易,获得了丰厚收益,也突破了行业壁垒、国家壁垒,市场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当前武船等船舶企业在专利申请及有效利用方面比较薄弱,又深处军工敏感行业,在进行知识传递、分享的同时也必须关注安全性。要加强知识传递、分享使用的顶层设计,建立内外有别的查询分享权限程序、关键岗位人员审核程序、离岗离职后敏感行业及企业禁入程序等制度建设,加强知识产权法律队伍建设,依法维护知识安全,依法实施知识产权保护。

(六)加强专业力量配置及激励

知识时代,人是最关键的因素,也是第一生产力。推进知识管理,要以人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激励手段、考评手段,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要配置知识管理队伍,重点考评知识管理过程控制、体制机制建设、知识保护。要配置专业队伍,重点考评知识积累、传递、运用、创新能力,鼓励工艺技术人员、工程管理人员、财务、法律等人员积极分享知识、上传知识。要关心爱护知识型员工、知识工作队伍,利用薪酬、荣誉、积分、福利等手段,提升知识型员工、知识工作队伍的获得感,使广大干部员工认识到企业知识是船厂核心竞争力。

四、结语

进入新时期,船舶企业要重视知识管理,以价值和效率为导向,发挥知识应用与转化在企业转型升级中的独特作用。本文就此提出了船企推进知识管理的应用策略,后期将在知识转化、知识保护等方面作进一步的探讨。

猜你喜欢

知识管理应用策略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管理导向与企业绩效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提升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增强企业的强劲发展态势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探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重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