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方式的转变

2019-06-25邹毅

商情 2019年23期
关键词:服务方式转变图书馆

邹毅

[摘要]计算机及互联网带来信息变革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认知水平,还引领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基于此,本文将浅析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的意义,以解决当前图书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为根本目标,探寻轉变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方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信息化 高职院校 图书馆 服务方式 转变

转变图书馆服务方式,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信息化处理能力,促使高职院校图书馆在管理、服务等方面都能跟上“互联网+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最大限度地满足教职工和在校生的需求。从本质上推动“管理信息化”向“信息化管理”转变,从而实现_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过程。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的意义

不可否认,高职院校是重要的学习场所和文化知识的藏馆,它不仅承担着为教职工和在校生提供借阅服务的义务,还担负着为他们提供教育资源的责任。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图书馆在高职院校的建设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在潜移默化地规范着学生的道德修养,并向公众传递着各类知识信息。高职院校的图书馆馆藏了许多专业书籍,这有利于学生扩展自己的知识视野,进而培养了他们独立探索书本以外内容的能力。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图书馆都已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方便师生搜寻资料位置、自主借阅和还书等,增设了电子文献和查阅资料的功能,减免了人工操作的复杂性,进而优化了图书馆服务流程,还缩减了纸质版书籍的占地面积。对于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来说,通过扫描、检索等方式,能够更加合理地将文献资料进行分类管理,通过对各类信息资源的收集、扫描、管理,让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这对于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具有突破式意义。

二、当前图书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水平低

经过调研发现,部分高职院校现有的服务技术水平远远跟不上信息管理更新的速度,仍然大范围地存在纸质图书管理的现象,不能满足教职工和学生现实需求,可见,改进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十分必要。倘若高职院校只为学生提供纸质版的图书,那么在借阅高峰期,就无法满足大量借阅的需求。另外,高职院校管理流程不能依据信息化背景开展,服务项目和方式还存在较大差异,致使现有图书资源不能充分发挥效用,不能科学分配馆藏资源。

(二)图书管理专职人员短缺

部分高职院校的图书馆信息系统不能应对“互联网+共享”的模式带来的挑战,因而就不能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专业化图书借阅指导,图书管理人员专业应用能力差,不能精准地识别图书信息,也就不能为教职工和在校生提供新鲜的信息资料,高职学生自主学习专业知识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延缓了他们全面发展的进程,图书管理专职人员短缺且专业素质较差。

三、转变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方式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服务意识,构建高职图书馆服务气氛

当前,我们正处于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因此为了提高图书馆管理效率,高职院校就要从多角度提升服务公众的水准,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最大限度地满足教职工和在校生的要求。科学地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纸板图书和电子版文献进行分类管理,图书管理人员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纸板图书的扫描,并将扫描的图书信息上传到共享信息平台,逐步实现图书馆网络化和信息化发展。图书馆环境的改善是提高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有力抓手,对此,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就应从改善硬件措施入手,完善公共服务区的空间建设,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率,促进校园网全面覆盖,积极研发出具备借阅、浏览等功能的软件系统并在高职院校内推广使用,提高自主服务质量的同时,还高效地运用了有限的时间,通过软件信息系统为学生提供电子版书籍、音频和视频等资料。

(二)加强专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现代化信息产品种类繁多,且更新换代较快,这不仅给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对于图书馆管理来说,高职院校只有不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才能为教职工和在校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邀请图书管理学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座,鼓励图书管理员进行在职教育,完善自身的理论储备,及时获取信息管理的精髓,熟练操作计算机软件扫描、录入等功能,同时高职院校还应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业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专业人才,为转型期的高职院校积累人才力量。高职院校还应完善图书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机制,提高他们的薪资待遇,畅通职位晋升空间,促进个人价值在图书管理岗位上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为人才成长成才提供制度保证。结合信息化更新的速度,引导图书管理专职人员进行专门性深造和培新,为高职院校图书管理模式的转变储备优秀人才。

(三)利用信息化,开展个性化服务

处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可利用这一便利性,合理运用网络、网站、移动客户端等发布校园信息,促进图书馆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从而加强宣传项目的服务水准,引起教职工和在校生对图书馆各项活动的关注度,凭借多样化的服务渠道,完善高职院校服务平台建设,畅通新闻信息传播渠道,公开新书引进、电子版图书信息录入等内容,利用新媒体平台科普生活常识、传统文化信息、艺术鉴赏等相关内容,为教职工和在校生全面发展提供感知平台。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完善过去服务的基础上,还应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践行以人为本的建馆理念,以读者需求为核心,参照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现实需求,为他们提供优质的图书馆信息化服务,构建多样化的服务体系。循序渐进地完善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模式,从信息系统建设入手,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将搜寻、检索和电子信息阅览融为一体,建立图书馆微信公众账号,开通微信提醒服务。

四、结语

综上所述,转变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方式既是现实所需,又是提供信息化服务的必经途径。对此,高职院校应加强服务大局的意识,加强专职人员的服务能力,为其长远发展储备优质人才,积极开展个性化的图书馆服务,促进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方式信息化发展。

猜你喜欢

服务方式转变图书馆
图书馆
简论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服务方式在国企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服务方式在国企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县级公共图书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基层公共图书馆管理外包实践与思考微探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