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进口量持续增长下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三点建议
2019-06-25胡星炜
胡星炜
[摘要]近些年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能源安全问题需要得到重视。本文基于这一现状,从能源合作关系、能源结构转型和能源效率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能源安全 能源合作关系 能源结构转型 能源效率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同比增长31.9%,超过9040万吨,对外依存度也达到新高。冬季是我国的供暖高峰,随着近两年“煤改气”工程的大力推行,天然气需求量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冬季骤升的天然气刚性需求不仅对能源市场造成了价格波动,甚至还一度引发“气荒”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以及削减煤炭能源使用等因素作用,LNG进口量将进一步增加,2019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天然气进口国。由此可见,不论在当下,还是在未来,居高不下的能源对外依存度为我国的能源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引人深思。
能源安全概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主要为了防止石油供应中断,确保石油供应安全。历经近50年的演进,能源安全概念已经在广度和深度上均有所拓展且表现出一些新特征:在能源种类上,能源安全已经从对石油的供给连续、价格可承受性发展成为包含化石能源和电力在内的能源系统安全。中国能源安全问题并不主要是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的矛盾,而是由清洁能源需求刚性上升而供给严重不足所引发的结构性矛盾,这是我国能源安全问题中的主要矛盾。因此,要改善当下中国的能源安全形势,不仅要着眼于油气供给的稳定性,还要放眼未来,积极实施能源结构调整并加大相关技术投入以提高能源效率。在我国油气进口量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建议。
首先,为了保证现阶段油气供给的稳定性,我国应与主要的能源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且深入的能源合作关系。近5年来,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行动,不断加强同有关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能源的政策沟通,去年十月,与土耳其等17个国家共同发布了联合宣言,并将在2019年正式成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这些地区和国家显著的油气资源禀赋优势,是保障我國现阶段能源供给稳定性的重要基础。我国在国际能源合作过程中,应该注重完善现有的能源合作体系,进一步改善能源投资环境,让“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国际合作机遇平稳落地。具体地,应该更进一步完善能源合作协议的法律约束力,合作应遵循现有国际准则和标准、各自的国际责任和项目受益国的法律,同时要考虑受益国的政策和国别情况,为合作双方的利益上一道保险,也为我国油气资源的进口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此外,在能源贸易与投资上,来自方方面面的风险和挑战已经逐步显现,例如法律风险、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等等,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我国应逐步与沿线国家商议出更为透明、多元且灵活的管理方式去应对这些风险和困难,缓解企业所面临的能源投资困境。切实围绕“互利共赢”的思路,激发各方合作的积极性,为我国能源供给的稳定性提供长久稳固的保障。
其次,我国应有意识地加快能源结构转型,积极应对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趋势,加快对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的开发,扩宽我国能源供给的渠道选择。随着非常规油气开采技术的重大突破,油气资源的供应能力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可再生能源成本出现大幅下降并将在2020年前后实现与常规化石能源平价上网,全球能源供需结构正在走向清洁化和低碳化。当下是发展非常规油气资源以及新能源的重要契机,我们应该抓准机遇发展清洁能源、积极实施能源结构调整,这不仅可以拓宽当下能源消费渠道、优化能源供给弹性,而且能够应对能源安全问题中日益增强的环境约束问题。中国多煤、缺油、少气的能源资源自然禀赋特点决定了目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近年来,中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正在越来越多地向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偏移,成熟的常规天然气产量和前景不明的页岩气是决定中国石油和天然气供应状况的主要因素。在此背景下,我们一方面需要跟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采力度、提升清洁能源的储存和输送能力,另一方面需要紧抓能源市场化改革,尽早实现能源价格由国内市场供需决定的目标。
最后,我国应进一步重视从技术层面提高能源效率,从长远角度提升我国的能源安全。我国的能源消耗水平位列世界第一,但能源利用水平还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在城镇化、多元产业化迅速发展阶段,我国一时还难以改变能源继续增长的情况,因此能源效率提升将会是优化我国能源使用现状的重要途径,这也将成为我国在发展绿色经济进程中保障能源安全不可或缺的一步。能源效率的提升有赖于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能源价格的调整以及能源产业相关技术的进步,有学者研究指出,技术进步对我国能源效率的改善是最显著的,技术进步带来的改善不仅在于科技创新,还包括管理效率的提升和相关制度的优化。由于我国东西部产业结构和发展程度存在差距,西部的技术水平相应落后于东部地区,而北方地区由于冬季需要取暖,煤炭消费占比远大于南方地区,这就造成了能源效率“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局面。要局部改善能源效率问题,需要积极引进和革新技术,加强区域间的交流和合作,以技术进步为主要动力提高各部门生产率,以产业结构调整带动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提升能源效率需要长期投入,技术进步在短期内带来的收益并不明显,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对技术进步的相关激励政策,从长远角度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
总的来讲,中国在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中,需要更加重视制定长期有效的能源合同,重视国内非常规油气资源和清洁能源的基础设施建设并紧抓市场化改革,以产业结构调整带动能源消费结构转型,以技术进步推动能效提升,实现国际能源合作与国内能源发展并驾齐驱,保障我国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