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能源贸易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4-12-20康旭博

北方经贸 2014年11期
关键词:能源安全

康旭博

摘要:在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能源也已经成为限制经济发展的障碍。对中国能源安全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确保能源储备安全,寻求中国能源贸易持续发展以促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现通过文献调研,数据收集分析整理,对我国能源产品的贸易现状进行了研究;根据我国能源贸易现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保障能源安全的对策。

关键词:能源安全;能源贸易;能源产品

中图分类号:F4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11-0019-02

能源是一国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撑,能源安全则是一国国民经济安全的重要体现,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组成部分,属于非传统安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能源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需求压力不断加大,在国内资源特别是石油资源短缺约束能源产供能力短期内难以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能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中国进口的石油不可避免地会越来越多,能源贸易和能源安全中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中国政府予以解决。

一、我国能源产品的贸易现状

(一)我国主要能源状况

我国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衡,地区总量分布是北多南少、西富东贫;能源品种分布是北煤、南水和西油气,而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则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源分布与能源消费地域存在明显差别。大规模、长距离的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是我国能源流向的显著特征和能源运输的基本格局。

(二)我国能源贸易的特点

1.能源贸易快速增长

贸易量增长。自1990年以来,我国主要能源产品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的贸易量,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能源产品贸易量的持续稳定增长,是其贸易额不断创出新高的重要原因。

能源价格上涨。能源产品价格的上涨也是导致能源产品贸易不断增长的因素之一。20世纪90年代,能源产品价格总体上比较平稳。而2000年后,由于需求上升,国际上主要生产石油地区的政局动荡,石油价格急剧上涨,导致贸易额大幅度增长。

2.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出口能源产品

煤炭一直是我国的优势矿产,也是最重要的能源出口产品之一,其出口量和出口额持续增长,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2005年我国煤炭出口达8462.74万吨,是1990年的3.55 倍,年均增长10.6%,占当年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出口总量的77.7%,占当年世界煤炭出口量的10%。2004年以来,由于国内能源供应紧张,对煤炭的需求增长强劲,导致我国煤炭出口量持续两年减少,而进口量不断增加。

3.石油对进口依赖程度不断提高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对许多大宗矿产品的需求量很大,尤其是对石油的消费非常强劲,我国石油进口量占世界石油出口总量的比重越来越大,我国石油进口量的增量在全球石油出口增量中占有较大比重,已对国际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我国石油消费量的大幅度增加,在某种程度上看,也是刺激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因素之一。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对石油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受国内供应能力约束,我国石油对进口的依赖程度进一步上升。

(三)能源贸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同时能源消费与出口额互为因果关系,这与当前中国的出口贸易行业以及能源消费模式是有关的,出口多聚集于一些制造业等高耗能行业,对于能源的依赖相当大。同理,当目前情形下中国出口增加时,也会进一步带动能源消费的增加,也即出口贸易在拉动能源消费的同时也会受到能源供应量的限制。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出口贸易对于能源消费的促进作用不如能源消费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大,目前我国的出口仍大量依赖高耗能、高排放以及一些高污染的行业。

二、我国能源贸易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一)能源利用率低下

在能源安全形势日趋严峻的形势下,我国的能源效率却非常低下。目前我国国民生产总值(GDP)约占世界总量的4%左右,却消耗了全球31%的煤、8%的石油、10%的电力,矿产资源回收率只有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从能源消耗强度来看,2007年按汇率计算的每亿美元能耗,我国比目前世界平均水平高2.2倍,比发达国家美国、欧盟、日本分别高2.3倍、4.5倍、8倍,考虑环境可比因素,比同样是发展中国家的印度还高0.3倍。

(二)石油对进口依赖程度过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2000至2012年,我国原油消费量由2.41亿吨上升到3.88亿吨,年均增长6.78%,原油净进口量由5969万吨上升至1.99亿吨,进口依存度也由24.8%飙升到51.29%,预计到2020年,石油对外依存度有可能接近60%。

(三)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是以煤炭为主。2011年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70.4%,石油占17.9%,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却以石油为主,石油消费一直占40%以上。因此,人们便认为中国的能源消费“过度”依赖煤炭,有些区域对煤炭的依赖度达到了90%以上。严重依赖煤炭的能源消费结构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我国之所以形成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首先是由我国的能源生产结构所决定的。我国的能源生产中,近十年,能源生产结构中原煤的生产量一直占能源生产总量的70%以上,2011年更是占到77.3%。能源产业形成了以煤炭为主的生产体系,由此决定了消费体系也必然是以煤炭为主的消费体系。

事实上,以煤炭为主的生产和消费体系,支撑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经济增长率年均超过8%以上。快速的经济增长需要能源的大量生产来支撑,而我国各种能源禀赋中,煤炭资源相当丰富。研究显示,截至2002年底,我国探明可直接利用的煤炭储量为1886亿吨,且煤炭资源分布比较集中。丰富的煤炭资源成为能源的主体部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四)能源消费成本高

近年来,由于我国煤炭和石油进出口量大幅度增长,给我国的交通运输、港口码头转运和库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能源生产的集中程度远高于能源消费的集中程度,前六位的能源生产省份占总量的57.5%,前十二位集中了全国80%的生产量。消费集中度相对要低得多,前六位的能源消费省份占总量的38.3%,前十二位集中了全国60%多的消费量。

三、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策略分析

(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大力提倡能源节约,提高能源利用率。从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入手,通过节能措施实现对GDP能耗水平的有效控制,缓解我国能源需求不断上升的压力。能源利用率的提高需要依靠节能技术的使用,应把节能技术作为能源技术发展的主要对象,重点解决能源消耗大的领域的节能技术,大力提高一次能源和终端能源利用效率。如果针对能源的消耗问题有所成就,我国能源安全的结构问题将得到明显改善。

2.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根据中国石油供应不足,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资源分布情况,从长远战略考虑,为保证能源供应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中国能源结构调整政策的基本方略应该是“煤为基础、电为中心、多元发展”。以煤为主,推进大型、高效、清洁煤发电,逐步降低燃煤比重,提高发电用煤在煤炭消费中的比重,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推动能源消费多元化政策,增加对天然气的使用,发展水力和核能发电,并加强对风能、太阳能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和电气化水平。

(二)加强国际合作

进一步加强资源外交,为保障我国能源产品出口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和进口货源的稳定供应,争取一个持久稳定的地缘政治环境。实施周边能源战略,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继续加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专用港口码头建设,从而缓解我国能源进出口贸易给交通运输和港口码头带来的巨大压力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各种风险,保证我国能源市场的稳定供应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中国出口贸易对于能源消费的促进作用不如能源消费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大,目前中国的出口仍大量依赖高耗能、高排放以及一些高污染的行业。国际高耗能产业向中国转移,这是与中国目前的环境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较低,环境成本没有完全计入出口产品有关;而外资企业在利用中国资源生产出产品之后再返销到国外,这也就相当于耗费中国的资源能源,在中国排放污染;此外一些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不是很合理,为了政绩一味上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出口企业能源价格成本被低估、出口产业结构不合理、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等。

(四)优化贸易结构

中国在未来的规划中更应注重产业及产品的结构调整,要积极采取措施,优化出口产品的结构,进一步减少冶金制品、化工原料、重化工产品等高耗能产品出口比重,增加电子、生物制品等低能耗产品的出口比重。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会大量减少出口以及国民经济对于能源的过度依赖。应实行节约型的出口贸易促进政策、提高出口企业能源使用成本,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用循环经济理念构建节约型出口体系。应加大有关资源能源方面的立法工作,用法律或是行政手段约束督促企业促进节能增效的意识,通过市场化与法制化结合的手段改善能源利用低下的弊病。

参考文献:

[1] 范 英,姬 强,朱 磊,莫建雷.2011年国际原油市场走势分析与价格预测[J].战略与决策研究,2011(1): 44-48.

[2] 保育均,周天勇,夏徐迁. 我国石油能源安全的思考和建议——一份从另一个视角研究我国石油能源安全的报告[J].经济研究参考,2007(3).

[3] 牛冲槐,樊燕萍,张 敏.我国能源安全性分析(二)——能源布局安全性分析与对策[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05(4):12-23.

[责任编辑:纪姿含]

(四)能源消费成本高

近年来,由于我国煤炭和石油进出口量大幅度增长,给我国的交通运输、港口码头转运和库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能源生产的集中程度远高于能源消费的集中程度,前六位的能源生产省份占总量的57.5%,前十二位集中了全国80%的生产量。消费集中度相对要低得多,前六位的能源消费省份占总量的38.3%,前十二位集中了全国60%多的消费量。

三、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策略分析

(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大力提倡能源节约,提高能源利用率。从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入手,通过节能措施实现对GDP能耗水平的有效控制,缓解我国能源需求不断上升的压力。能源利用率的提高需要依靠节能技术的使用,应把节能技术作为能源技术发展的主要对象,重点解决能源消耗大的领域的节能技术,大力提高一次能源和终端能源利用效率。如果针对能源的消耗问题有所成就,我国能源安全的结构问题将得到明显改善。

2.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根据中国石油供应不足,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资源分布情况,从长远战略考虑,为保证能源供应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中国能源结构调整政策的基本方略应该是“煤为基础、电为中心、多元发展”。以煤为主,推进大型、高效、清洁煤发电,逐步降低燃煤比重,提高发电用煤在煤炭消费中的比重,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推动能源消费多元化政策,增加对天然气的使用,发展水力和核能发电,并加强对风能、太阳能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和电气化水平。

(二)加强国际合作

进一步加强资源外交,为保障我国能源产品出口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和进口货源的稳定供应,争取一个持久稳定的地缘政治环境。实施周边能源战略,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继续加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专用港口码头建设,从而缓解我国能源进出口贸易给交通运输和港口码头带来的巨大压力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各种风险,保证我国能源市场的稳定供应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中国出口贸易对于能源消费的促进作用不如能源消费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大,目前中国的出口仍大量依赖高耗能、高排放以及一些高污染的行业。国际高耗能产业向中国转移,这是与中国目前的环境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较低,环境成本没有完全计入出口产品有关;而外资企业在利用中国资源生产出产品之后再返销到国外,这也就相当于耗费中国的资源能源,在中国排放污染;此外一些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不是很合理,为了政绩一味上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出口企业能源价格成本被低估、出口产业结构不合理、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等。

(四)优化贸易结构

中国在未来的规划中更应注重产业及产品的结构调整,要积极采取措施,优化出口产品的结构,进一步减少冶金制品、化工原料、重化工产品等高耗能产品出口比重,增加电子、生物制品等低能耗产品的出口比重。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会大量减少出口以及国民经济对于能源的过度依赖。应实行节约型的出口贸易促进政策、提高出口企业能源使用成本,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用循环经济理念构建节约型出口体系。应加大有关资源能源方面的立法工作,用法律或是行政手段约束督促企业促进节能增效的意识,通过市场化与法制化结合的手段改善能源利用低下的弊病。

参考文献:

[1] 范 英,姬 强,朱 磊,莫建雷.2011年国际原油市场走势分析与价格预测[J].战略与决策研究,2011(1): 44-48.

[2] 保育均,周天勇,夏徐迁. 我国石油能源安全的思考和建议——一份从另一个视角研究我国石油能源安全的报告[J].经济研究参考,2007(3).

[3] 牛冲槐,樊燕萍,张 敏.我国能源安全性分析(二)——能源布局安全性分析与对策[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05(4):12-23.

[责任编辑:纪姿含]

(四)能源消费成本高

近年来,由于我国煤炭和石油进出口量大幅度增长,给我国的交通运输、港口码头转运和库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能源生产的集中程度远高于能源消费的集中程度,前六位的能源生产省份占总量的57.5%,前十二位集中了全国80%的生产量。消费集中度相对要低得多,前六位的能源消费省份占总量的38.3%,前十二位集中了全国60%多的消费量。

三、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策略分析

(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大力提倡能源节约,提高能源利用率。从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入手,通过节能措施实现对GDP能耗水平的有效控制,缓解我国能源需求不断上升的压力。能源利用率的提高需要依靠节能技术的使用,应把节能技术作为能源技术发展的主要对象,重点解决能源消耗大的领域的节能技术,大力提高一次能源和终端能源利用效率。如果针对能源的消耗问题有所成就,我国能源安全的结构问题将得到明显改善。

2.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根据中国石油供应不足,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资源分布情况,从长远战略考虑,为保证能源供应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中国能源结构调整政策的基本方略应该是“煤为基础、电为中心、多元发展”。以煤为主,推进大型、高效、清洁煤发电,逐步降低燃煤比重,提高发电用煤在煤炭消费中的比重,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推动能源消费多元化政策,增加对天然气的使用,发展水力和核能发电,并加强对风能、太阳能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和电气化水平。

(二)加强国际合作

进一步加强资源外交,为保障我国能源产品出口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和进口货源的稳定供应,争取一个持久稳定的地缘政治环境。实施周边能源战略,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继续加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专用港口码头建设,从而缓解我国能源进出口贸易给交通运输和港口码头带来的巨大压力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各种风险,保证我国能源市场的稳定供应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中国出口贸易对于能源消费的促进作用不如能源消费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大,目前中国的出口仍大量依赖高耗能、高排放以及一些高污染的行业。国际高耗能产业向中国转移,这是与中国目前的环境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较低,环境成本没有完全计入出口产品有关;而外资企业在利用中国资源生产出产品之后再返销到国外,这也就相当于耗费中国的资源能源,在中国排放污染;此外一些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不是很合理,为了政绩一味上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出口企业能源价格成本被低估、出口产业结构不合理、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等。

(四)优化贸易结构

中国在未来的规划中更应注重产业及产品的结构调整,要积极采取措施,优化出口产品的结构,进一步减少冶金制品、化工原料、重化工产品等高耗能产品出口比重,增加电子、生物制品等低能耗产品的出口比重。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会大量减少出口以及国民经济对于能源的过度依赖。应实行节约型的出口贸易促进政策、提高出口企业能源使用成本,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用循环经济理念构建节约型出口体系。应加大有关资源能源方面的立法工作,用法律或是行政手段约束督促企业促进节能增效的意识,通过市场化与法制化结合的手段改善能源利用低下的弊病。

参考文献:

[1] 范 英,姬 强,朱 磊,莫建雷.2011年国际原油市场走势分析与价格预测[J].战略与决策研究,2011(1): 44-48.

[2] 保育均,周天勇,夏徐迁. 我国石油能源安全的思考和建议——一份从另一个视角研究我国石油能源安全的报告[J].经济研究参考,2007(3).

[3] 牛冲槐,樊燕萍,张 敏.我国能源安全性分析(二)——能源布局安全性分析与对策[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05(4):12-23.

[责任编辑:纪姿含]

猜你喜欢

能源安全
谈能源安全不能只看能源本身
南海通道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能源安全问题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中国的海外能源战略差异化研究
国家能源安全竞争力评价
能源安全与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建模文献综述
日本的FTA战略与能源安全分析
中国能源安全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