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具体课例中辨析合理运用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
2019-06-25何杏英
何杏英
摘 要 教育部审定2016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课,教师如何合理运用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具体课例告诉我们还是有法可依的。
关键词 合理运用;集中识字;随文识字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2-0190-01
教育部审定2016义务教育教科书对识字教学提出了更加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学标准。在不断更新的教学理念下,就有了“随文识字”,觉得不枯燥,既创造了合适的语境,又便于学生理解字词之意。但实际教学时又会对课文内容的学习造成影响,不连贯、分散。那么,如何合理运用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对此,我认为教无定法。作为教师,可依据班级特点、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特点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识字教学手段!
下面以《操场上》和《荷叶圆圆》两个教学课例作一个梳理。
《操场上》这篇识字课文,首先列举了六项体育运动——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记录这六项体育运动的主要动词,其字形有着共同之处,“打、拔、拍”为“扌”,“跳、跑、踢”为“足”。老师教学时,充分利用了记录同类事物汉字之间的相互关联这个特征,集中识字,从而提高识字的效率与效果。
摘录其中的两个教学环节:
(一)看图学词
1.课件出示操场活动的图片,让学生以“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说一说图片中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本课所学词语。
3.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归类识字。
(1)请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打、拔、拍”的共同点。复习“扌”,做相应动作,说说生字的特征:形旁表示字义,声旁表示读音。
(2)拓展训练:还认识哪些带有“扌”的字?
(3)用同样方法学习带“足”的三个动词。
(二)巩固识字
1.师:下面我们来玩游戏吧!(起立)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来做课中操,看哪个小朋友的动作做得最好,最快。
1 2拍拍球 3 4拔拔河 5 6跑跑步 7 8踢踢球 加快咯
1 2拔拔河 3 4拍拍球 5 6踢踢球 7 8跑跑步 更快咯
1 2踢踢球 3 4跑跑步 5 6拍拍球 7 8拔拔河9 10快坐好
2.摘果子:请学生把会读的字摘下来,带读一次。
3.连一连:
①打球 bá hé
拔河 tiào gāo
跳高 dǎqiú
跑步 pǎobù
② 拔 打 拍 跳 踢 跑
皮球 篮球 足球 河 高 步
这样的教学设计,虽然在识字阶段脱离了语境,却融进了另一个学境中,即合作学习。如果是一个人学习十几个生字脱离语境,那一定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但是在学习小组中,几个人一起来学习十几个生字,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他们之间有互助、有比赛、有游戏、有考试,趣味纵生,热情高涨。在集中识字之后,课堂上有汇报,特别是对后进生,有针对性的及时反馈。在这样的学境中识字,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学习效果是不可小觑的。
随文识字,也叫分散识字。就是边学文,边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将识字任务贯穿于课文的学习中,从始至终融合在课时的教学中,不断提高汉字在学生头脑中出现的频率。
摘录《荷叶圆圆》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快看小水珠来了,(出示小水珠图片)大家看,这是一颗怎样的小水珠?引导学生说出“亮晶晶”。
师:什么样才叫亮晶晶呀?还有什么是亮晶晶的?(出示图片理解并学习这个词语)
师:小水珠在荷叶上干什么?认识“躺”和身字旁,比较“身”做偏旁与单独成字的区别。
师:请看看小水珠把荷叶当成它的什么了?贴出“摇篮”。图片出示摇篮,并让学生做“摇”的动作,帮助记住“摇篮”二字。
师:小水珠躺在摇篮里,风儿一吹,荷叶像摇篮一样左摇右摆,摇篮摇着小水珠,小水珠会说些什么?(真舒服啊!)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名读。一起读。
师:出示一个未展开的荷叶和一只小蜻蜓,体会“立”的动作,同学们,看这里,你想到了什么?(小荷才露尖尖角……)
师: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做什么呢?找一位同学说说。(“展开——展开翅膀——展开透明的翅膀”)
师:小蜻蜓怎么做的?怎样立?怎样展?你能一边说一边表演一下吗?
师:真可爱的小蜻蜓,老师想采访你。小蜻蜓,你知道你自己像什么吗?(小飞机),你的停机坪是什么做的呀?(大荷叶)你的翅膀在哪里呀?(在这里)表演得棒極了!贴出“停机坪”。学生读。
师:小蜻蜓飞过很多地方,很累了,它终于找到一个停机坪休息,它感觉怎么样?(快乐)请你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第二段。
课堂上,学生在一段段的文字学习中,认识新字,学习新字,又在识字之后再次读书,巩固识字。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读、说、写紧密结合,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在课堂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集中识字有集中识字的优势,随文识字有随文识字的好处。无论是运用哪种教学策略,只要教学目标达到了,学生认会了生字,提高了能力,那么,就是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