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农村留守儿童“贫困”表现及扶贫思路
——基于山东省的实证调查下的SPSS数据分析

2019-06-25尹延君

淄博师专论丛 2019年2期
关键词:贫困儿童农村

尹延君

(曲阜师范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一、问题的提出

在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推动下,现代社会日益走向开放流动,人口从农村大量迁移到城市导致农民工群体的出现。与此同时,使父母与孩子长期分离,催生了留守儿童群体。据全国妇联2013年研究报告显示,留守儿童高达6103万(父母双方均外出或一方外出的未满十八周岁儿童)。从民政部发布的2016年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结果看,全国农村留守儿童902万人(父母均外出的或一方外出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的未满十六周岁的儿童)。贫困意味着对人的选择和机会的否定,意味着缺乏有效地参与社会的基本能力,无法享受基本的教育和医疗服务,被排斥在群体生活之外,被剥夺福利状态。据此,贫困理论研究者一般将贫困划分为收入贫困、能力贫困、权利贫困和心理贫困四类。[1]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创新扶贫举措,全面推进扶贫开发工作。[2]精准扶贫理念自2013年提出以来,在解决贫困问题上已取得阶段性进展,这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帮扶和关爱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精准扶贫要求对留守儿童的帮扶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走出模糊碎片化的初期帮扶阶段,进入常态化、长效化、有针对性的教育精准扶贫阶段,[3]实现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精神健康和教育的全面精准扶贫。自从1998年《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的出台开始算起,党和国家出台各种政策推动留守儿童问题至今已有20多年。然而,在学界和政府的持续关注与不断努力下,留守儿童的精神和教育依旧面临贫困问题,该如何面对和解决,学界众说纷纭。

学者们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广泛研究。目前,国内学界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首先,关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潘璐、叶敬忠指出,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生态十分恶劣;[4]郑航指出,应充分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为留守儿童构造良好环境。[5]其次,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精神问题。张连生指出,留守儿童的童年由于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隔代教育的弊端等,很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6]再者,关注留守儿童道德素质问题,如迟希新指出,导致留守儿童道德健康发展存在诸多因素。[7]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通常认为,“精准扶贫”主要是实体性的物质方面,然而,有学者也指出,“精神扶贫”亦应成为精准扶贫中一个亟待关注的新领域。在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但这些政策和体系很难根治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和教育路途上面临的新问题。这些突出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否是现代社会发展带来的一种后果,是否和现代社会的开放性与既有制度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城乡户籍制度、土地产权制度、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等有关,因此,这个问题值得去研究。

二、精神贫困与教育贫困:农村留守儿童“贫困”的主要表现及影响

农村留守儿童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付出的高昂代价,是农民工阶层生存困境的体现。[8]“留守”作为社会有机体运行过程中必然发生的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产物,在特定的时空中,它表现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存在心理健康和教育“贫困”问题,社会安全和秩序也会因特殊弱势人群数量的增加而面临挑战。

(一)精神“贫困”:缺乏关爱和帮助导致心理和价值观异常

精神“贫困”是农村留守儿童长期共同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导致幸福感降低、孤僻抑郁等不良心理现象滋生,以及情感寄托开始向父母之外的人事转移等。

1.幸福感降低及孤僻抑郁等不良心理现象滋生

据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比例高于其他儿童,主要表现在幸福感降低、孤僻抑郁等不良心理现象。留守儿童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良好的亲子互动,“亲子之间沟通越频繁,则儿童体验的幸福感越强,反之则越弱”。[9]我们也对留守儿童幸福感进行了调查,发现较多留守儿童表示更希望父母能够留在家中,因为他们通常认为自己存在相对剥夺感,这是认为没有得到公平待遇后的不满与积怨的结合。结合SPSS数据分析发现(见表1),有17.8%的留守儿童表示跟照顾自己的人在一起有困难不敢说,23.6%表示有需要不敢提,24.2%表示生活上缺少关爱,24.2%表示学习上缺少监督;而表示没有什么不同的仅占8.7%。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多数留守儿童对父母不在家的生活状态感到拘束和无助,这与父母在家时的幸福感有较大差别。

与此同时,通过对留守儿童父母回家看孩子的次数进行描述性统计,发现三个月以上回家一次的占到了六成,甚至一年以上回家看望孩子的占到了4.7%。这表明现实生活中多数留守儿童与父母互动较少,导致孩子的幸福感降低,成为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精神贫困的关键所在,如表2所示。再者,儿童时期是性格形成并趋向稳定的关键时期,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使他们缺乏一定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带来较强烈的孤独感。同时,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发现,有67.7%的留守儿童认为,学习不如以前的原因是由于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缺少监督和关爱,可见留守儿童对其家长的依赖和渴望。

表1 跟照顾你的人与家长在一起生活有何不同

数据来源:2016-2018年针对部分省市农村留守儿童实地调研整理所得(见文末附录,下同)。

表2 学习不如以前的原因

在家庭教育的长期弱化、感情依靠缺乏、学校教育偏颇的情况下,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性格内向、处事软弱,极易形成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精神上受到严重打击,甚至有种被社会遗弃的感觉,如果这种不良心理处理不当,易造成情绪失控和冲动,甚至出现暴力倾向,这对留守儿童的成长造成恶劣影响。儿童成长需要父母各方面的关心与引导,然而父母不在身边,导致亲子关系逐渐疏远,幸福感越来越低,内心封闭、孤僻抑郁等不良心理问题渐趋明显。虽然教育部门也成立了帮扶小组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和精神疏导,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精神贫困,但是也存在对留守儿童的帮扶不够系统的问题,更多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

2.情感寄托开始向父母之外的人事转移

儿童在缺失关爱的情况下,情感问题更需得到关注。随着留守儿童的“留守”时间越来越长,他们与临时监护人生活的时间愈加增长,在生活、心理等方面对父母的依赖越来越弱,对父母的思念便会转移到人事。数据表明(见表3),留守儿童会将大部分心里话向监护人和小伙伴倾诉,各占到27.0%、34.5%,可见他们对父母能够陪在身边的愿望是如此强烈,但是现实情况并不能满足自己。在有心事父母无法倾诉、寂寞无处排解的情况下,只能将情感寄托转移到别的人和事上,譬如大多数留守儿童便会选择把内心对父母的思念转移到跟小伙伴玩耍、写日记、画画等方面,从而使自己的心理情感得到慰藉。

表3 留守儿童有心里话时最想对谁说(儿童卷)

另有研究表明,不同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情感寄托转移也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同表现。在伽马γ2=23.132、自由度df=16、显著性P=0.110的情况下,他们会逐渐将情感转移到小伙伴的身上。与父母交谈的虽然占到41.1%,但和小伙伴相比,随着父母不在身边的时间的推移,会使他们与小伙伴交谈的时间更长。随着年龄增长,农村留守儿童会经历各个阶段的变化,这种动态性表明留守儿童的精神贫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面临的问题与主要矛盾也不断发生改变。按照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个体在每个阶段都要应对和解决一种危机和冲突。[10]因此,留守儿童面临的精神贫困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思想的成熟发生变化,包括心理变化和情感寄托的转移,因此,要掌握这种动态性。

3.“读书无用论”的陈旧思想影响人生抉择

在儿童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不少留守儿童对金钱产生渴望,萌生了尽早工作挣钱的观念。如此一来,部分留守儿童渐渐滋生一种“读书无用论”的思想,这也是精神贫困的主要表现。如表4,在农村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留守儿童(6-18周岁),仍有4.05%的留守儿童放弃继续求学的机会,选择提前终止学业,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父母长期外出的负面影响。

表4 各年龄段农村留守儿童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所占百分比

结合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和之前的对比发现,在伽马γ2=8.322、自由度df=6、显著性P=0.215的情况下分析父母联系孩子的频数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的学习发现(参见表5),随着父母联系孩子的周期数增加,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成为明显的趋势。这也说明他们的学习态度变化,由此导致孩子的人格的缺失,甚至会产生“读书无用论”等传统封建观念。

表5 多久父母联系一次?父母不在身边,你的学习好坏? (交叉列表)

近年来,学习成绩不理想的留守儿童受金钱物质的诱惑越来越深,认为上学要承担较高的费用,不如去打工来补贴家用或满足自己的需求和虚荣心;较高的求学成本和较重的家庭负担,使部分留守儿童产生读书无用的陈旧观念;与此同时,长时间的亲子分离导致过度思念父母,使其迫切希望与父母团聚,甚至愿意辍学和父母一同打工。从这个角度而言,教育手段和意识的落后使其产生这些悲观心理,内心情感得不到宣泄,教育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情感欲,导致留守儿童精神也面临贫困。正如有学者指出,教育贫困是社会贫困产生的重要根源。[11]教育贫困限制了个体能力及个人生产力,会导致个体的物质贫困,从而导致个体的精神贫困,反之,个体的精神贫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教育的发展,使其个体能力偏低,进而陷入物质贫困中。

4.“网络暴力”冲击价值观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会传播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荼毒青少年价值观。由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严重脱节,缺少父母和监护人的管教以及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加之尚缺乏正确的辨别能力,留守儿童容易陷入道德观念弱化的泥潭,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歪曲,导致留守儿童群体在网络世界过于“自由”和放纵的现象,通宵打游戏、浏览黄色网站、吸烟赌博等犯罪行为屡禁不止。在有限资料的研究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方面存在相对无视的心理,而且犯罪行为时有发生。为了弥补家庭教育、亲情交流沟通的缺失,父母往往会为孩子买手机。研究表明(参见表6),有高达52.5%的孩子放学后看电视、玩手机,这也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表6 平时放学,孩子在家都干什么?(监护人卷)

编码取值样本个数比例(%)1看电视,玩手机6452.52回房间看书1310.73帮忙做家务2621.34找大人聊天54.15其他129.8缺失值2

一方面,留守儿童平时缺少父母的严格监督,在双方沟通上也会借助网络这一渠道;另一方面,监护人难以对留守儿童进行正确的用网指导,留守儿童缺乏强大的自控力。这些原因很难使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网络素养。留守儿童受网络影响带来的不良后果屡见不鲜,他们极易被网络不良风气所侵蚀,在网络世界中迷失方向,这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产生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冲击力,造成自身的精神“贫困”。

(二)教育“贫困”:缺乏多方位教育导致人格缺失和行为偏差

随着新时代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造成的“网络暴力”,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贫困”,主要指知识贫困、信息贫困和文化贫困。教育扶贫的价值追求,就是教育扶贫所追求的价值信念和价值目标,也就是要解决为什么要开展教育扶贫以及开展教育扶贫最终要达成什么样的结果的问题。[12]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贫困”问题是多方主体教育不到位的共同诟病,才导致留守儿童人格缺失和行为偏差。

1.家庭:重养轻教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不容乐观,重养轻教问题比较严重。调查研究表明(参见表7),仅有15.2%的父母会关注孩子的学习,这也正反映了孩子的家庭教育明显不足。

表7 父母在外出期间如何关心孩子(家长卷)

编码取值样本个数比例(%)1给孩子打电话,发短信25950.52给孩子寄礼物6111.93定期回家看孩子10821.14与监护人和老师交流孩子学习7815.25其他71.4缺失值8

同时据调查,留守儿童祖辈作为监护人,文化水平过低,五成以上为小学文化程度,有的甚至从未上过学。因此,留守儿童认为自己和临时监护人一起生活时,学习上缺少监督指导。另外,八成的留守儿童认为学习不如以前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缺少监督和关爱。客观来看,由于亲子长期分离及临时监护人的监护水平有限,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质量严重偏低。

2.学校:缺乏心理疏导和道德教育

学校是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和素质教育的直接平台,学校教育是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场所。但是,客观上的教育资源获得不足成为教育贫困的主要原因。有研究发现,当前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学校建设落后,教育经费不足,导致近八成的学校未能够设置专门负责关爱留守儿童的人员和机构,同时没有设置相关的心理辅导课程,这给农村留守儿童的价值观培养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限制。更有甚者,由于学校教师分布不均衡,学校教师也未能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甚至把农村留守儿童看作是“差生”,把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看作是差生教育。和农村留守儿童谈心的频率“一周1次”的仅占27%,绝大部分为“一个月以上1次”,表明学校对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严重不足,这种教育“贫困”的现象严重影响留守儿童心智的发展和精神健康。另外,由于农村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主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纪律遵守、德行规范及可以直接观察的外部品德表现问题,而对留守儿童内在的道德发展、心理和情感需求等,没有给予必要的关注。甚至一些大龄留守儿童既缺乏实践的机会,又缺少培养自身特长的渠道,自我保护能力过低,心理问题频发,情况令人担忧。

3.社会:关爱行动重仪式、轻实效

在党和国家号召下,已有一些社会公益组织参与到了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行动中,但它们的相关行动只是一种“短期仪式”,并没有把关爱留守儿童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这种短暂性“关爱仪式”并没有让留守儿童切实受益。调查表明(参见表8),有55.7%的留守儿童明确表示没有其他人来村子里关心他们。

表8 有没有其他一些人到村子来关心你们?(儿童卷)

另外研究发现,有很多大学生到村里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支教活动。由于条件限制,他们的支教活动基本都是在寒暑假期间进行,难以对留守儿童实施长期教学扶持,连续性偏弱。由于社会志愿者组织大多身居城市,远离留守儿童聚集的偏远农村,各方面条件限制使他们的关爱行动过于“仪式化”,实际效果不强,留守儿童的社会关爱仍需要加强。

4.个人:学习自觉性下降、动机不足

受农村教育条件限制,学校教师难以及时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由于思念父母,留守儿童在心理与生理方面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不能够做到心无杂念地学习,长此以往,就会使他们的学习成绩退步,进而影响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研究发现(参见表9),近四成的留守儿童在父母离家后的表现为“抽烟喝酒,打架斗殴”,三成的留守儿童表现为“性格孤僻,不与人交流”,一成多的留守儿童表现为“学习成绩下降,逃课旷课”。

在家庭环境中,父母或监护人的生活习惯、教育方式及文化水平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和质量。然而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状况,因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会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近八成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是报答父母,而且相当多的孩子具有很强烈的外在学习动机,表现出一种功利型而不是自觉型。根据对400余名留守儿童的调查结果显示,排在第一位的学习动机是“报答父母,让父母过上好生活”(59.1%);其次是“考上大学”(28.4%);排在第三位的才是“获得知识”(12.5%)。在对留守儿童进行未来目标的调查中,62%的留守儿童选择初中毕业后打工,10%的留守儿童选择小学毕业后打工,28%的留守儿童选择继续学习。

表9 父母离家后孩子好坏的表现

变量编码取值样本个数比例(%)父母离家后孩子变坏的表现1抽烟喝酒,打架斗殴89.32性格孤僻,不与人交流3540.73早恋早婚早孕910.54自虐轻生,破坏基础设施44.75学习成绩下降,逃课旷课2124.46其他910.5缺失值1

精神扶贫本质是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形成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教育扶贫改变留守儿童长期的精神“贫困”和教育“贫困”问题。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要选择合适有效的信息化手段,处理他们的精神“贫困”和教育“贫困”问题,实现精准扶贫。

三、内在束缚与外部冲击:农村留守儿童精神和教育贫困的深层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必然产物,是二元社会制度与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的矛盾中出现的。[13]现代社会开放性与既有城乡制度滞后性之间的矛盾、市场经济发展和外来文化观念冲击的双重影响,是滋生上述留守儿童精神和教育“贫困”的根本原因。

(一)农民游走于城乡之间:现代化发展中农村经济结构落后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施工业优先发展策略,一切资源集中向城市、工业方向配置。改革开放后,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中,城市处于经济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优势地位。与此同时,为加快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实施城镇化、工业化战略,国家又开启了新一轮的城市化、工业化运动。工业化发展及市场化发展,使城市创造出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城市成为各种优势资源的集中地,是二、三产业的集聚地。在城市化、市场化推动下,大量农民进城入镇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与城市相比,自古农村就是农业的集聚地,小农经济一直是农村的重要经济形态。特别是我国早期的现代化发展策略致使农村不具有发展优势,在改革开放后,农村也没有从国家获得更多的政策及资源支持,加之农业的天然弱质特征,农村经济相对落后,传统种植农业仍然是广大农村的主导产业,二、三产业比例较小,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生产方式不充分。在农业种植方面,粮食作物比重大,高效经济作物比例小。与城市相比,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落后,生活便利程度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城市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以及更好的条件和环境吸引着广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由当地农村流向城市,希望进城寻求更好的就业岗位和机会,以此赚取足够的经济收入,给子女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就学条件,为子女改变未来命运提供相应的基础与条件。

由此,广大农民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需要赚取更多的收入,为子女提供更好的条件,在农村地区无法提供较好的就业机会的条件下,他们需要背井离乡,进入城市寻找更好的机会;另一方面又需要照顾子女。在现实中,大部分外出农民工无法兼顾,只能二选一,一方外出务工,或双方都外出务工,造成隔代抚养、亲戚代养或独自留守的现实。由此,在缺乏父母的直接监管及爱护下,加之农村条件的现实,留守儿童各种问题随之产生。在现代化发展中,社会转型变迁,农村经济结构落后,无法创造出更多较好的非农就业机会,广大农民游走于城乡之间,正是造成留守儿童心理孤僻和教育缺失等“贫困”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外在自由下的内在不自由:开放流动下的制度束缚与封闭

随着现代化发展,人们进入一个流动的新时代,开放性和流动性日益成为当今时代的主要特征。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的推动下,乡村社会外在封闭性被逐渐打破,其开放性、流动性等特征日益凸显出来,但内嵌于乡村社会的户籍制度、地权制度、财产制度等却成为其变革与发展的壁垒,使得开放流动中的乡村内部人员无法自由流动。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快城市发展及实施工业化,国家开始实施城乡有别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之上附着医疗、卫生、教育、公共服务等福利。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使得城乡居民的身份、权利以及各种社会管理体制固化,成为农民工进城的严重阻碍。户籍制度衍生出的医疗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技能培训等制度,将广大农民挡在城市大门之外。广大农民可以自由进城,但是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市民待遇,即使有条件的农民可以携带自己的子女进城,其子女与城市子女在就学、就医及其他公共服务方面也无法享受到公平的待遇。既有制度的束缚造成了广大农民外在自由下的内在不自由状态,大部分农民不具备较强的实力将子女带进城市,共同生活,父母与孩子长期处于分离状态。

与此同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封闭性也对广大农民的自由发展带来了较大制约。在现实中,集体产权对内禁锢及对外排斥,村民离开集体将意味着产权关系的消失,个人将不再具有分享集体财产的权利及参与集体治理的权利。[14]如果农民一旦从乡村转入城市,村集体成员权身份可能会消失,由此本应该享有的房产、土地以及宅基地可能会消失。如此一来,部分农民无法彻底离开农村,存在将子女留在农村,体现家庭存在农村的现实。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财产要素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具有很大的增值空间,但是既有制度的束缚性,使之无法在市场经济下转化为增值要素,内在约束着农村经济及产业发展方式。与此同时,在乡村生活的广大农民也无法盘活这些资源要素从事非农产业发展,他们即使选择留在农村,长期和子女生活在一起,基本收入来源却无法得到保障。

(三)外部冲击:市场经济与外来文化的作用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使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经济利益的无限追求成为主流价值观,城市意味着更多的优势资源和优厚待遇,这吸引大量农民进城发展,寻求更多的物质追求,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然而,由于城乡二元壁垒和社会保障、上学、居住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农民工子女大多无法随父母进城,由此带来长期的亲子分离,孩子大多由祖辈隔代监护,严重缺乏父母的监督教育。在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家庭压力下,许多父母更注重追求经济收益,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提供经济基础,却忽略了对孩子的管教,长期与子女分离,导致亲情缺失,情感方面脆弱自闭、安全感和幸福感大幅降低、心理问题频发,特别是市场经济运行方式对留守儿童耳濡目染,经济利益也不断冲击着他们的思维及行为方式,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念,“金钱至上”“读书无用”“道德冷漠”等观念在留守儿童群体中蔓延。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之下,农村与外界的封闭状态逐渐被打破、联系更加紧密。一方面,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乡村传统文化不断受到歧视甚至否定。“在城市强势文化的冲击下,乡村原有的内在精神元素与弥足珍贵的价值成分逐步被蚕食,乡村生活逐渐失去了自己独到的精神内涵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丧失了对儿童的凝聚力、吸引力”。[15]与此同时,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流向城市,削减了农村文化发展的动力,使得留守儿童失去了乡村质朴文化的熏陶,失去了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失去了在乡村的精神寄托。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下,留守儿童接触外来文化的途径不断增多,庸俗文化、网络不良文化不断侵入农村各个角落。与此同时,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有效监管及道德引导,加之出于对各种新鲜事物的好奇,极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造成留守儿童出现价值观逐渐偏离、道德不断滑坡、行为暴力化、品行不端等问题,进而对留守儿童的人性塑造形成极大的阻碍。

四、路径和机制探索:破解农村留守儿童精神和教育贫困的路径

当前精准扶贫成为国家伟大的战略政策,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贫困”都是有其实质性产生原因的,从根本上讲,这与城乡二元结构下的经济差距有必然联系,这就要求从根本上入手,进行留守儿童的教育扶贫和精神扶贫,实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发展。

(一)新思路:新视角下的“分流治理”扶贫思路

实现农村留守儿童贫困问题的解决,就要积极实施“分流治理”路径,实现“去留守化”“城市化”和“非留守化”的转变。

1.“去留守化”:为父母返乡创造条件及让孩子感受到温暖

就我国广大农村的发展实际来说,当前我国部分农村地区有着充分的发展基础,但由于缺少各方面支持,当地经济迟迟得不到发展,致使青壮年劳动力整体外流,农村留守儿童大量产生。因此,解决这类留守儿童的成长发展问题,其治本之策应是创造条件让外出父母回家乡工作、陪孩子,同时发挥多元主体力量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关爱,从而实现留守儿童的“去留守化”。因此,必须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当地的就业环境质量,尽可能地让外流父母回家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好当地学校、居委会、社会组织和家长等多元力量对留守儿童心理、行为、价值观的关爱作用,从而实现留守儿童的“去留守化”和身心健康成长。

2.“城市化”: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及父母进城享受同等待遇

当前,在长期的城市生活中,部分进城农民工已经掌握了较高的工作技能,他们有着稳定的收入、具备了把子女接到城里生活的条件。然而,由于各种城乡流动限制和歧视,他们始终无法进入并融入城市。对于这一类父母有能力带入城却因各方面限制被迫留在农村的儿童,必须最大程度地解决附着在户籍门槛上的教育、医疗、生活和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福利差距,以及消除他们因户籍身份带来的各种限制和歧视,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留守儿童的“城市化”。通过政府与多元社会主体的高度合作,破除留守儿童进城、融城障碍,让他们在城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为留守儿童扬起梦想的航帆,实现他们自身的“城市化”。

3.实质性“非留守化”:为农村留守儿童搭建爱的港湾

当前国内仍存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这些地区的儿童父母迫于生计,长期外出务工,根本无法及时回家照顾子女;同时受自身经济条件限制,也无法把自己的孩子带到城里生活。对于这一类特殊的留守儿童,政府和社会应着眼于如何让社会关爱深入到这些老少边穷地区;应积极探索如何给他们与父母创造相处的机会,让留守儿童即使继续“坚守”在农村老家,但可以实现“非留守化”。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要通过多方共同努力,使三类不同情况的留守儿童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享受到同等的服务待遇,各方面权益都能够得到应有的保障,最终形成留守儿童问题治理的体系化、网格化。

4.以法律为保障:强化分流治理的法治化与制度化

为实现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解决,以多元主体参与的分流治理,需要强化法律制度保障的效力,真正落实到为“去留守化”儿童的父母返乡创造条件、让“城市化”留守儿童及父母进城享受同等待遇、为实质性“非留守化”儿童搭建爱的港湾。制定专门保护留守儿童的法律法规、健全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保障相关法律、法规严格的执行与落地,实现强化分流治理的法治化与制度化,为保障“去留守化”“城市化”以及实质性“非留守化”儿童的权益,为留守儿童父母营造更好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需要切实建设留守儿童领域的立法工作,突出留守儿童保护机制的法治化,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二)具体措施:新视角下的具体扶贫路径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精神“贫困”和教育“贫困”问题,其治本之策是发挥多元主体力量为其提供心理关爱,实现农村留守儿童良好的成长环境,保证其健康成长发展。

1.对政府而言,发挥城市政府和当地政府的功能和责任

城市政府应着力打破城乡流动瓶颈,尽快落实居住证制度,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让有条件的农村儿童顺利进城“融城”;同时,应为进城儿童父母提供更多的工作技能培训,为文化水平较高的进城农民提供一些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生产技能培训。对当地政府来说,应做好本区域留守儿童的摸底排查、信息登记和日常监管工作,同时要重视留守儿童心理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工作。应着眼于各级政府对留守儿童信息采集、登记和监管的分工,加快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责任机制;加强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要为留守儿童日常监管提供信息监管终端,还应整改这些偏远山区落后的交通设施,畅通其与外界的联系;与此同时,要积极借鉴和引进全国其他地区治理留守儿童问题的宝贵经验和先进手段,切实提高留守儿童问题治理的科学性。

2.对学校而言,加强城镇学校和当地农村学校的多方位教育力度

城镇学校应在招生上更加公平地向进城儿童开放,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消除儿童之间的歧视和矛盾,更加注重对他们的心理疏导、价值观培育以及社会融入的引导,让他们在学校里能够体会到家的温暖;为他们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提高普通教师解决儿童心理问题的能力,避免无差别化管理,从而解决进城儿童生活中出现的各类具体心理问题。当地学校应切实做好教育扶贫工作,更加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比如课堂上应更加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质量,积极对其进行作业辅导,向家长及时反馈他们的学习状况;增加他们的活动体验,在活动中引导他们积极地去寻求知识,发现问题。同时,改善教师队伍的待遇水平,切实做好留守儿童的控辍保学工作,定期安排教师外出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建设,加强教师队伍把控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能力培训,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动态,及时应对和处理留守儿童的不良心理和行为,开展价值观教育,引导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3.对社区而言,要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关爱和帮助

城市社区要着手进行进城儿童的信息采集和登记工作,形成完整的进城儿童监管、关爱网络;应为进城家庭搭建更多的亲子活动场地,招募从事相关工作的志愿者队伍,并让他们进入到这些进城儿童的日常生活监管和学习辅导中;应“大力培育和发展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努力形成‘社工引导志愿者、志愿者协助社工’的联动工作机制”,[16]对进程儿童的日常生活学习进行合理有序的管理。创造条件让进城儿童家庭更好地融入城市,让进城儿童感受来自社区的温暖和关心。当地的村委会应联合社区内的各类民间组织多开展一些普法宣传下乡村活动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创村活动,提高留守儿童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爱国情怀。当地村委会应配合政府做好留守儿童基本信息的采集、登记和整理工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监护人的责任。对村里有严重困难的留守儿童家庭切实上报,并安排村干部定期走访这些留守儿童家庭,了解好他们的实际需求,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帮助,确保政府相关扶贫计划落实到位,真正承担好自身在留守儿童家庭与政府联系的中间平台功能。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亲切走访,积极了解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状况,最大限度地给予留守儿童关爱和保护。

4.对社会组织而言,要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配合政府和其他社会主体力量

各社会组织要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配合政府和其他社会力量主体对进城家庭进行基金福利帮扶,为他们设立安全卫生、法律情感等援助项目;应当多开展一些留守儿童公益活动;开展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对进城儿童进行“一对一”关爱,召集社会爱心人士为留守儿童进行募捐,为有困难的进城儿童家庭筹措专项扶助基金,在暑假期间大量开展“留守儿童进城见父母”活动,为他们的亲子接触提供更多便利渠道,形成全方面的留守儿童关爱网络;根据留守儿童的独特需求开展服务,积极传播正能量,引导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配合村委会的基础上,构造更加和谐的邻里关系,整合邻里乡亲资源,给留守儿童营造更加良好的成长环境。同时要与其他社会组织加强联系,开展以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给留守儿童提供精神关怀和价值观引导。整体上,要在当地形成“家庭+学校+政府+民间组织”的管理模式,对留守儿童形成一个全方位的监管网络,让留守儿童在这些主体的共同努力下健康成长。

5.对社会工作者而言,应发挥自身专业的社会工作优势,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

针对进城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通过疏导、鼓励、支持等方式对进城儿童进行心理治疗。此外,开展一系列的心理辅导活动,向进城儿童普及健康知识,提升他们自测、自控、自我调节的能力,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训并成立专门的关爱小组,与学校合作,和进城儿童建立“心灵之约”,更加关注进城儿童的心理、情感、价值观;着力于通过网络增加进城儿童家庭的正面报道,消除城市居民对进城农民和进城儿童的偏见,对有困难的留守儿童家庭进行一定的社会救助和扶持,必要时提供相关的监护;同时,应积极和社区、社会组织进行进城儿童的信息对接,搭建起爱心桥梁,为社区和社会组织进行进城儿童关爱活动提供专业知识指导,帮助进城儿童消除城市生活的心理障碍。

6.对企事业单位而言,要发挥好自身的经济优势和岗位优势,发挥社会功能

积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发挥社会功能,发扬奉献精神,点亮留守儿童及其家庭在城市生活的希望之光。积极为进城家庭提供一定的物质和岗位支持,减轻进城家庭在住房、就业和日常花销上的负担,提升他们城市生活的能力,为进城儿童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多开展一些户外的亲子活动,创造条件促进留守儿童与其父母的交流,为进城儿童父母与其孩子的亲子沟通提供便利,满足孩子对父母的心理情感需求;适时给这些留守儿童父母进行有计划的放假和调假,让他们能够有时间回老家照顾孩子,让留守儿童更多地感受来自父母的爱;同时,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经济优势,组织员工去看望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家庭提供适当的经济援助,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物质保障。

作为民族的希望和未来,留守儿童群体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发展的质量与水平。自上世纪80年代留守儿童群体产生以来,党和国家对他们的重视程度不断上升,可以说,4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过程也是政府不断重视、不断出台政策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历史变迁过程。归根结底,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产物,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中,社会快速发展,留守儿童问题不断浮现,但与此同时,很多具有针对性和关键性的政策措施也在相应出台并落实。令人欣慰的是,在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力量的协同努力中,留守儿童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已经不再成为问题。

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社会流动与开放正日益加快。从全国来看,部分偏远地区经济比较落后,农民进城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在这种社会转型过程中必然会催生大量的留守儿童,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基于此,党和政府正在努力解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提出后,党和国家已经吹响了战斗的号角,各地政府也纷纷加快了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步伐,一些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社会工作者和组织正在逐步参与到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队伍中来,留守儿童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大踏步的前进和实质性的成果,在问题解决的路程中,要不断借鉴和吸取先前的经验教训,面对新问题,积极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和措施,立足实际情况,踩实每一个脚印,达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共同建设留守儿童的美好家园,为留守儿童打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附录:

本文数据来源:2016年-2018年期间,针对山东省作为主要的调查区域,主要以菏泽市、东营市、济宁市、聊城市、青岛市等地市为主,其他地市也有涉及。其次考虑到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如江西省有260多万,云南省有121.34万,湖北省留守儿童数量达到73.9万,因此对这些省份也进行了重点关注。本次调查针对不同主体分别发放调查问卷,具体如下所示:

类别发放问卷回收问卷回收率留守儿童52048893.85%留守儿童家长40034185.25%留守儿童监护人25018574%教师20013165%村干部15010570%村民20017185.5%城镇居民45041492%总计2170183584.56%

猜你喜欢

贫困儿童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我国贫困高中生资助制度的建设
悬置的“贫困”:扶贫资金资本化运作的逻辑与问题
从权利观点分析中国贫困问题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