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探寻植物类纪录片背后的文化底蕴

2019-06-24刘磊

新闻传播 2019年22期
关键词: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文化传播

【摘要】以植物作为拍摄题材是当下纪录片创作领域的一种较为新颖的形式,《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正是基于此种理念,将世界、中国与植物三种元素紧密相连、分别提炼并相互交融,通过对每一集不同植物传奇故事的呈现,且在人类介入下身份的属性转变、深层的叙事结构以及理性、以诗性为代表的科学与艺术审美观照基础上,指引观众带着期待视野来品读这本新颖的自然教科书,感悟深受中华文明影响下的自然观。

【关键词】中国与世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文化传播

《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是由北京世园局与北京木子合成影视文化传媒历时三年共同打造的国内首部植物题材纪录片,开播后豆瓣评分高达8.8分。该片利用4K超高清、微距以及航拍摄影手法,获取了大量延时、高速、水下与定格等炫美图景,从而将源生于中国的28种本土植物渲染得色彩斑斓,让观众在美轮美奂的视听指引下赏.阅作为中华文化传播使者的它们从孕育、成长并影响世界的传奇故事。

一、主题思想的立意

植物作为地球上早于人类的“原住民”不仅稳固着大地的根基、点缀着大地的色彩,还肩负着哺育人类的代代沿袭的使命,诞生于中华大地之上的各类植物.在吸收了当地民族基因的同时,还继承了中华民族的独特品质。尽管生于斯、长于斯,但随着东西方文明的交融,这些植物也要化身为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将中华民族自始带有吃苦耐劳、仁孝忠义、坚忍不拔的民族标签深刻烙印于异国他乡,这些标签的内核是源自具有民族凝聚力的文化自信。同时,植物作为和谐、友谊的象征物摒弃了文字性的输入,而是静静地扎根于此,让异乡者慢慢地解读它们,诠释出一种新颖的文以化人、文以载道之路。康德曾提出“人为自然立法”,诚然,每一集的植物都依托于人类,但人类的永续发展又与植物的存在息息相关,人类要尊敬自然、依赖自然更要赞美自然。片中将基于中国的生态意识延展到整个人类生态文明的体系构造中,奏响了一首影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歌。以自然类为题材的纪录片对当下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在精美拍摄视角、流畅的镜头组接等视听语言的作用下,让大众重新审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强化了人的主观介入

全片虽然在表象层面上是在讲述起源于中国的植物如何走向世界,但每一集都离不开人类的存在,其本质即是通过在植物的发生与发展演变过程中来表达出入的呈现状态。只有富有创造力的人类出现,才将这些原本生长在既荒芜又疏落地表上无人问津的野生植物重新“培养”起来,反哺着人类,随着中华文化的代代传承,又把部分植物的特有属性与文人墨客的道德情操相互交织。

(一)被拟人化了的植物奉献自身、供养于人

截取自然为素材的纪录片既要呈现大自然的原始的味道,又要将人作为重要的元素加以注入,通过人为的改造,将原始野生植物演变为适于人类繁衍生息、审美观赏的现代人工化植物。片中的野生水稻、野生大豆、野生桑树原本都是在大自然环境下“野蛮生长”的植物,但在人类繁衍生息的需求下,通过人为的悉心培育,数千年来它们被不断驯化。在讲述水稻繁衍的进程中,人类借助于山体的存在,将其开垦成梯田,并引入水源将其灌溉,形成了人工化后的梯田生态系统,人们付出劳作不仅扩展了水稻的生存环境,而且还使得人类文明的薪火得以传承下去,人类驯化下的植物滋养着人类自身,植物也受技术的影响得以延续,正是这种互补关系让人类与植物和谐共生。

(二)中式特有审美的比德说

《论语·雍也》记载“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认为君子的德操应水乳交融于山水之间,植物通过自身所具有的属性隐喻为君子的高尚品行,自然之物由此得以人格化、伦理化,这种依物而起便是中国传统审美中的比德说。该片在讲述园林的植物过程中便充分地将比德的审美观展现得淋漓尽致,园林是中国传统文人诗意的栖息之地,其中,梅、兰、竹、菊一向作为中国文化中精神符号的重要载体,从最初蛰伏于原始的草圃之间,后期借助于文人阶层的“熏陶“上升为道德范畴,展现出个人的独立的精神与纯洁的品格。当人们漫步于园林之中,每一株花草都承载着一种使命感,它们培育着民族的性格、提升着民族的审美也塑造着文明的形态。

三、深层次叙述结构的动机内核

无论在小说、故事片或纪录片中讲述的故事内容有多么不同,都有着大致相同的叙述结构。学者罗兰·巴特在著作《S/Z》中强调了象征性叙事文本符码,囊括了自然与文化的双重因素,遵循着以内容为核心的逻辑性叙述结构,其中“动机”又是其构成内在逻辑的来源,片中利用突显历史文化性的文化动机与二元对立性的情境动机深刻地展现叙述结构内核。

(一)通过叙述结构内核下的文化动机讲述着植物的成长故事

该片是以植物为题材的纪录片,在文化动机领域尤为强调历史文化性,并与国家建构以及国民心理等因素息息相关,因此文化动机支撑着全片的文化价值观。这些源自于中国的植物经过不断发展与传承,影响至世界各个角落,能指层其本身作为一种植物被人带往异国他乡落地生根,所指层则为中华文化的一种实体传播者,将根植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优秀文化基因延展到世界范围。同时,全片还引用了具有故事性为表征的解释性符码叙事方式对每种植物的生长故事设置谜团,吸引观众带着好奇心不断往下看,例如在讲述桑与蚕的故事的开头部分便设置桑树的增长速度为何是同类植物的三倍?桑叶片为何有上千种蛋白质?蚕为何依靠吃桑叶才能存活、吐丝?等多处谜团,随着桑与蚕的故事不断推进,这些问题也逐渐地被揭开。

(二)通过叙述结构内核下的情境动机演绎着植物与自然、昆虫间的二元对立

该片在宏观上讲述植物的发展的进程中,始终离不开一个最强大的对手即自然环境,它们在大自然给予的“苦难”中顽强地求生存,如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恶劣的条件下绽放自我。大自然作为对手是众多与生存环境相关纪录片时常出现的“恶魔主体“,无论是传统上人与自然的对抗亦或是当下植物与自然的博弈,自然环境都是一种无时不刻般的存在。例如,作为核桃科祖先的光核桃,由于气候寒冷鲜有昆虫传粉只有自己努力绽放花苞等待风的来临才能繁衍后代;草本植物塔黄在演化进程中舍弃了肥沃的草甸而选择了在严酷的流石滩生活;林芝地区的古桑矗立于雅鲁藏布江畔,千余年來独自与湍流的江水为伴。在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生长的植物就是在这种人迹罕至的严苛环境下求生求存,并不断绽放着自己生命的价值所在。

微观上,众多植物还要经受与外来变异植物的周旋、与同类生存空间的争夺以及与其它捕食类昆虫“结盟”猎杀前来侵蚀自身的其它昆虫等各种生存的挑战,上演的戏份儿可谓是精彩绝伦。例如,在水稻的世界中,出现了稗草这种模仿水稻外形的植物播撤了种子欺骗人类、并争夺水稻的地盘:猕猴桃为了争夺稀缺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的繁衍,扎根后向所有新生藤蔓发出指令向上爬高大树木,猕猴桃的成长史也是一部同类的竞争史;竹子在遭受小绿叶蝉的袭击时便释放出特殊化学气味、引来“盟友”猎蛛来捕食对方。

四、科学与艺术语境下的审美观

该片在多种镜头的作用下来展现各类植物绮丽形象的同时,又以科学般的理性严谨态度与具有意境感的审美共述植物基于这种双重语境下的美学观。科学美是一种理性逻辑、是视觉艺术形象美,科学美具有简洁、对称、有序的抽象形式,强调于理性归纳,即以数字化、精确化以及简洁化的手法来导出繁乱的素材;意境美将情与景、虚与实、韵与味相贯通,尤为强调将人物的品格映射于植物之上,增添了一抹诗性的韵味。

(一)理性化的科学之美

在开篇,利用数字性文本信息并配合可视化数据的呈现在总体上来阐释地球不同地区地貌概况、气候条件与植被分布等地理信息,使该片还具有普及地理知识科教性意味;同时,在演绎水稻的繁衍过程中也使用简洁的语言来支撑起繁琐的现象,让单位内有限的信息呈现最大化的态势,例如在讲述西双版纳雨林中斜叶榕绞杀其它树木时,讲到“气生根”一词,对该植物学名词没有过多进行学术性解释,而是较为简洁地说明:“是一种可以从空中下垂的特殊根系,边生长边缠绕寄主一旦接触点便形成独立根系阻断大树的养分传输,”通过简洁的表达与直观的画面配合,让观众更加容易地理解与消化。

(二)感性化的意境之美

在第九集园林的故事讲述中,荷花作为最早开花的植物,特别在开花时节浮于水面上瑰丽的花朵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人的咏颂对象,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赋予了作者向古代文人、士大夫群体追求人生真理的浩然正气之情感,并将依托情感置于园林之中,成为独特之景物。同理,梅、兰、竹、菊除了比喻高尚君子的品德外,还寄托了人们的情愫所在,寒冬里的梅花拥有傲骨凌霜的姿态,尤为在众多关平民族命运的“寒冬”永远是诗人咏颂的映照物:兰花始源于幽静的林谷之中、不以无人而不芳,文人借于此来寻求一种不迎合外界之说,而展现出唯我的独立精神;竹子稳定了书写体系,让汉字得以传承,无数竹子以这种形式承载着人们无形的思想与情感;菊花也寄托了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的隐忍之情、到李太白“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的怜悯之心。这些植物被人们在赋予情怀的同时,又将其置于园林之中,由此展现出情景交融的美学意境,当人们漫步于园林之中,每株花草都承载着提升民族审美、塑造文明形态的民族使命。

结语

传统的纪录片大多聚焦于人作为拍摄对象,而《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却将主体转移到植物身上,用一种崭新的视角来审视生命存在的意义,重新诠释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依存关系。通过对植物世界微观的探尋,延展出中华文明文化场域下人与自然共生的和谐之美,让全世界通过华夏大地的植物来读懂中国背后的故事。

参考文献:

[1]吴全德.科学美[J].民主与科学,2004(01):34-37.

[2]王利民.“君子比德”说与儒家的审美兴趣[J].江西社会科学,2008(07):63-66.

[3]钟大年,雷建军,纪录片:影像意义系统[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41.

[4]纪晓峰,中国当代自然类纪录片的美学特质[D].陕西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刘磊,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文化传播
切实做好防沙治沙 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文化哲学中人类基本的文化关系的论丛
读《申报》女性广告,享文化传播之精华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探讨
基于遗址保护的城市和谐共生机制研究
神圣的复兴 精美的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