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学之道与当代教师的教学成长
2019-06-24江海陈虹
江海 陈虹
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孔子被尊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会后发表共同宣言:“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的思想与学说得到举世公认,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作为一名当代基层教师,当仁不让的,首先是借鉴孔子的教学思想与智慧,以期促成自身的教学成长。
一、教学旨归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何谓仁,通俗地说,就是借助“人性向善之力”,导之以正道,再不断修炼,以趋向或达成完善人格的历程。行仁、成仁,往往是立体动态的过程,因此,教育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引导。
仁者爱人。孔子所说的爱人,绝不是毫无原则地爱。孔子爱憎分明,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其良苦用心的背后是明示弟子是非分明,善恶分立,追求人格的日臻完善。孔子的立场向来鲜明,不包藏其错,不包容其大误。这也恰恰是对他人(弟子)负责,对其生命负责,对其完整人生负责的鲜明态度。
孔子教育思想以“立人”为旨归。“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孔子一生学而不厌,一方面是通过不懈努力,孜孜以求,达成自身成仁的完善人格追求;另一方面,特别重要的是通过“己立”而“立人”,孔子一生的诲人不倦,实际上即是“立人”(立他人)“达人”(达他人)之途。
二、教学原则方法
孔子的经典教育原则不胜枚举。下面试举其要者,加以剖析。
(一)因材施教
当今现实中,因材,是因“英才”施教,所谓的“培尖”,是冲清华北大;“培优”,是冲名牌大学;培“重点”,是对有重点潜力的施教,美其名曰“补偏补差”。而真正的学偏与学差,倒少人问津,甚至无人问津。照一些“精明”的教育管理者看来,这些学生实在扶不上台,投入即使巨大,也会很少产出,甚至无产出,在强调高效的年代,干嘛要无效投入呢?这样的思想早已违背了教育公平及正义,与孔子倡导的“因材施教”原则相去甚远。教育之道,本就该关注全体,分别对待,具体指引策略各异,以便人人奋发上进,各有所成。
1.教师所得宜深厚
“温故知新,可以为师也。”孔子设教,当在三十而立之后。“三人行,必有我师。”即使而立,成师,也从不停止向学,“入太庙每事问”“为之不厌”,是孔子最自信的品质所在。如果说孔子也有自负的一面,那便是自许学习能力强。孔子不断学习,切磋琢磨,直至成为学生心目中高山仰止的人物,“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简直如神龙见首不见尾一般,深不可测,高不可测。要知道,这话可是颜渊所亲言,颜渊乃德行科第一高材生,其品行不容置疑,(后代将其尊为“复圣”)。退一步讲,如果说颜回毕竟是孔子弟子,那么卫国边关守将者的评论,可能从某一方面说,更值参鉴。仪封人见孔子后,出来对孔子弟子说,“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论语·八佾》),天命孔子作为木铎,来宣化众人,救世苦难。什么样的人才能担当宣扬天下正道的大导师呢,孔子啊,可见孔子的德行学问已臻至境。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可能要有一桶水,孔子却是有天下一缸水。而作为当代教师,要想因材施教,前提是你要有施教积淀的资本,你自身在业务上要探求有得,且所得既深且厚,德行上也要日臻完善,甚至止于至善。
2.教学须了解学生特质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子贡是孔门十哲之一,言语科高材但可能有言出不逮之不足。孔子针对其不足,巧加引导,在说出之前要先做,实践达成,再将你达成的说出来,非常有针对性。有针对性,效果才可能达成最佳。对同一问题,针对不同的人,孔子也有不同答案。《论语·先进》记: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兼人,故退之。”因材施教,因不同的材,施不同的教,给冷人适当地吃热药,给热人适当地吃一些冷药;粗者细之,细者粗之;虚者实之,实者虚之……如此般,孔子因人而异的答案,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智慧,因人不同的指导,也促成了各人的自我反省及完善。
孔子开平民教育之先河,一生开坛设教,孔门十哲外,更有诸多优秀人才培养。其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即是明证。我们一生从教,又有现代化教学手段,先进教学设备,如回首一生教育业绩,我们培养出的德才兼备的一国栋梁之才有几人,某一领域的权威大腕有几人,退一步说,即使一省一市的栋梁,一地的科技文化艺术人才,又培养出几人?
(二)启发诱导
某著名特级教师,给外国教育考察团上公开课,他提的问题,学生都会。外国专家因此质疑,“学生都答得很好,看起来学生们都会了,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优质课“精品”,这就是我们启发诱导的“成果”展示课。还有的小学教师为了公开课的效果,让小朋友会的举右手,不会的举左手,这样上课一提问,齐刷刷地举手,发言积极性很高,叫起来回答的准确率百分百,因为她只叫举右手的。这就是我们对“启发”教育的理解和运用。而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有如下特点:
1.愤悱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所谓愤,是“心求通而未能通”,悱,是“口欲言而未言”,如果不在这样的愤悱状态则不必启发,换句话说,启发了也没有效果,启了也不可能不发,或者说是拔苗助长。而前述北京专家课堂提出的问题,是根本不需要启发的问题,学生自求即能解答,学生能自求解答,则无需课堂再耗时,否则导致学生思维能力的平庸化;那位小学教师的启发只能是自欺欺人。
2.生活化情景化。孔子教育极少脱离生活实际凭空谈玄。我们以《论语·卫灵公篇》“及阶”章为例: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