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三个维度

2019-06-24屈颖

人民论坛 2019年16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传统文化人才培养

屈颖

【摘要】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传统德育理念,将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主体层面的价值取向统一起来,为现阶段高等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从个人维度来看,要将德育和专业教育统一起来;从家庭维度来看,要发挥家训和家风的德育功能;从社会维度来看,要实现高校以文化人的终极目的,为国家现代化事业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

【关键词】高等教育 传统文化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以儒家学派为代表,古代仁人志士树立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才培养逻辑,它包含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维度,可以为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个人维度:“修身”是基点

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体系中,“修身”不仅是儒家思想中士大夫们致学立志的前提,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气质。著名汉学家费正清曾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文化早熟的社会,突出地表现在超脱于落后生产力之上的健全伦理系统。相较于对客观自然的关注,古代中国人更热衷于内审自省,通过追求品德的不断完善而达到至圣至贤的高超境界。基于这样的普遍追求,上至君王、中至官吏、下至平民百姓,“修身养性”“明德立行”都是需要终生坚持的事业。

在《大学》“八目”里,“修身”居中间位置。其下启个体之外的家庭、社会层面,上承专注内在修为的微观要素,可谓是传统人学的核心思想。按照朱熹的观点,要做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才算是全面的修身。所谓“格物致知”,即要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并掌握规律;“诚意正心”,即要实事求是,既不自欺欺人,也不妄自尊大,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端正自己的态度。

古人关于“修身”的思想,对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首先,它揭示了治学的严谨态度,为国家培养出能够适应现代化要求的各专业优秀人才是各大高校的立学之本,要秉承将学问做精做深的基本立场,在求得真知的前提下不断强化实践意识,切实改善高校学生毕业后只能“格物”不能“致知”的尴尬现状。其次,它突出了德性要求,高校德育工作的直接目的是要为大学生打好思想道德基础,使其在进入社会后,即便面对各种诱惑和不良思想的侵蚀,也能“诚意正心”,做真正有利于社会和人民利益的事。最后,它具有普遍意义,在德育实践中,要将“修身”思想中蕴含的德性精华渗透于日常教育的方方面面,努力打造积极向上、品德优良的学风、师风、校风,以高校的良好氛围净化社会环境、引领社会风气。

家庭维度:“齐家”是中轴

“修身”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阶层中有着不尽相同的实践标准,而“齐家”是作为中轴性价值取向的普遍存在。“齐家”之“齐”,在古汉语词典中被释作“整治”之意,但在儒家思想中,对它的理解更偏向于“教化”和“示范”,即道德的表率效应。家风家训是中华民族美德践履的内容和形式统一体,同时,家庭也是以文化人的原始场域。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勿论古今的,因为它是个体从本我阶段寻找自我归属的起点。现阶段关于家庭教育的研究,我国学界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偏向理论研究,内容包括集中的哲学讨论、意义讨论、名人家风家训的历史考察等;二是偏向于断层的实践研究,突出表现在教育工作者对家风家训的德育研究往往局限在中小学教育阶段。诚然,作为个体进入道德范畴的第一环境,家庭的作用是基础性的、前教育性的,它的理论价值和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实践意义都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也正因为它能深刻地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基本的价值取向,其对大学生德育实践而言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参考因素。

原生家庭会对大学生的人格产生综合性影响。儒家思想中的“齐家”理念在于“宜其家人”,即要修身修德,妥善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令家庭内部成员各自相宜。按照传统文化的逻辑,人际关系处理是家庭氛围“化人”的第一功能。由于具有天然的血缘联系,家庭成员间的相处更加简单直白、真实去伪,所以往往为个体进入社会后的复杂人际交往提供一定的原则参考。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人学原理,人的本质是社会的人,人的社会性突出表现在人在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关系上。由此,人与人的交往又会切实地影响人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的感受,最终内化为个体对世界的整体印象和价值判断。这些印象和判断都是初步的,在大学生受到高等教育后,随着对问题认识的深入发展,这些对周围事物的初步感受会逐步地形成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现阶段高校德育工作也应该遵循这样的逻辑,将工作的主要内容划分为大学生人际交往、大学生人生态度、大学生价值取向等纵向梯度。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既要能从其原生家庭氛围中寻找可能产生的偏差因素,又要不断宣传优秀的家风家训文化,帮助学生寻找到自我审视和思想自查的科学方法,深化“修身”的积极效用。

社会维度:“平天下”是根本目的

“平天下”是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入世”思想的集中体现,是无数仁人志士对至公至正“大同”社会的美好向往和参与其中的政治抱负。“平天下”是古代中国人在“修身”和“齐家”后的终极追求,寄托了作为个体的人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深刻关切。而通过确立“平天下”的普遍愿景,传统文化将作为主体的个人和社会价值取向有机地联系到一起,将个人的德行境界、家族的和睦美满和国家的繁荣昌盛统一起来。

在新的世情和国情下,我国社会整体呈现出“大变革、大转型、大融合、大创新”的复杂样态,文化交流更加密切、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方面,他们普遍地从中学时代的高压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能够以更大的热情、更多的精力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知识、进行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极其容易接受新思想、新技术,既容易向好的方向发展也容易向坏的方面改变;另一方面,人在这一阶段干劲十足却也容易冲动,处于对自我社会角色定位和实现的磨合节点,往往会出现由于人生经验不足而陷入迷茫的情况。基于这样的主客观条件,高等教育应充分借鉴传统文化中的人才培养逻辑,引导大学生群体将实现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结合起来。

在全国人民戮力同心、努力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青年人理想树立的基点在于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和热爱。高等教育应将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工作做出实效、做出新意、做成体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第一,要做出实效。高校应当充分挖掘中国浩瀚的历史资源,从厚重的传统文化学习中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近现代中国历史境遇的起落中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第二,要做出新意。广大教职工理应高效利用新媒体工具,深入了解学生可能遇到的现实困难和挫折,熟悉当代大学生的新兴语言符号,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关怀其个人发展、传播正能量。第三,要做成体系。应注意发挥高等教育体系内学科、部门、学生的联动机能,形成以专业技能本领提升为中心的学科建设目标、以思想品质素质过硬为中心的部门建设目标和以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目标。

(作者为长安大学理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①刘妍良:《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人民论坛》,2018年第16期。

②鲍硕来、陈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修身教育的路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年第1期。

③陳丛耘、孙汝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重建》,《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4期。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传统文化人才培养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