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服装设计中瑶族刺绣元素的应用

2019-06-24李菲菲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助理研究员

中国民族美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绣娘瑶族刺绣

文/图:李菲菲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助理研究员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经济的发展给瑶族地区的人们带来了发展的空间和机遇。面对新的发展空间、市场和机会,瑶族地区的人们对瑶族服饰刺绣进行产品上的创新研发。瑶族地区的服饰文化十分独特,而瑶族刺绣作为一种传统的工艺技法,在瑶族服饰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瑶族刺绣也能很好地展示瑶族的服饰文化。但由于瑶族地区人民群众对“非遗”传承保护的意识比较淡薄,而且技艺卓越的绣娘逐步高龄化,也间接地造成瑶族地区瑶绣处于失传的不利境地,瑶族刺绣面临着断层或流失的危险,所以要重视服装设计中瑶族刺绣元素的研究应用,对瑶族刺绣元素的创新应用,并为服装行业提供新的设计理念以及产品研发的发展方向,不断拓宽瑶族刺绣元素应用下的服饰附加值,在为服装企业创造收益的同时,促进瑶族刺绣工艺技法的传播。

一、瑶族刺绣的发展及影响

瑶绣

瑶族刺绣文化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其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也曾经衰落过,现在又有复兴的迹象。传承和发展祖先留下的传统手工技艺是现代绣娘的重要任务,瑶族人民认为自从瑶族人民出现就拥有了刺绣这种工艺技法,而在《后汉书·南蛮传》中有描绘瑶族先民衣着服饰的,从中可以知道在汉代,瑶族先民就已经掌握了印染的工艺技法,但是刺绣工艺技法还没有出现。而在隋唐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甚至可以说是瑶绣发展的巅峰时期,唐代由于社会经济繁华、国家比较安定,民族间团结共赢,极大地促进了瑶族刺绣的发展。在《搜神记》中有瑶族服饰的记载,而且在《隋书·地理志》中也有瑶绣的相关记载,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瑶族刺绣工艺在民间有了很大的发展。明清时期有瑶族刺绣记载的著作有《桂海虞衡志》《方舆胜览》等[1],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清时期瑶族刺绣的工艺逐步发展成熟。明末清初时期是瑶族刺绣艺术发展的顶峰时期,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对汉族文化的吸收,促进了优秀的民间工业的发展,当时瑶族刺绣作品的生产条件以及生产水平都是极高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由于汉代传统服饰和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在农村绝大部分地区的瑶族人依旧穿着传统的民族服装,而瑶族刺绣也被完整地保留下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实施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及其传统文化,这给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社会环境。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传统的服装,排瑶被认为是封建迷信,而“破资本主义”的宋殿、宋平、唐代经书以及刺绣的全部被毁掉了,瑶族服饰刺绣技术被尘封了十多年。自改革开放以来,瑶族刺绣工艺恢复了,瑶族刺绣获得了新生。

二、瑶族刺绣在现代服饰中的应用研究

1.瑶族刺绣的发展现状

“非遗”是以人为主要载体的,而且具有能够世代相传的活态性特色。传承人作为“非遗”的传承者及承载者,有着非常娴熟的技艺以及掌握承载着“非遗”传承的重要使命,所以其是“非遗”的活字典,还是“非遗”世代传承的代表性人物,所以要重视对传承人的保护,积极促进瑶族刺绣的传承。但是瑶族人民聚居地区的经济都比较落后,而且人民的消费水平普遍比较低,所以造成很多年轻人都走出大山,进入城市谋求发展,导致专业的瑶族刺绣人才短缺,瑶族瑶绣的绣娘年纪都比较大,而且生产效率非常低,甚至有专业瑶绣传承人老龄化严重的情况,而且很少有年轻人愿意从事这项事业,所以瑶绣传承后继无人。2006年我国关于“立法保护并培养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建议方案”在“两会”中提出来并被认可,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非遗”传承人利益的保障,也有利于其社会地位和技术资格的保障,进而有利于瑶族刺绣传承人才的增加。[2]另外,瑶族人民聚居地区文化水平比较落后,瑶绣的绣娘文化水平比较低,所以当前很多刺绣都照搬传统的刺绣模式,而刺绣产品没有商业价值,经济效益比较低,不利于瑶绣的传承保护,也不利于刺绣活动的兴趣的提高,所以造成瑶族刺绣的传承过程非常缓慢。所以就当前瑶绣发展现状来看,怎样进行瑶绣的传承保护是解决瑶绣继承的重要任务,作为瑶族刺绣的传承人,要肩负瑶绣的重任,根据瑶族刺绣的发展现状,改变刺绣发展的困境,进而发挥出瑶绣独特的审美价值及社会价值。此外,瑶族刺绣的传承过程中,除了人才相对匮乏之外,政府的管理也会影响到刺绣的发展,虽然政府在尽力改变困境,但由于观念比较落后,所以不能最大程度上地改变瑶绣发展困境,所以瑶绣的“非遗”传承离不开继承人,也离不开政府的管理和引导,要及时更新管理理念。

瑶绣

2.瑶绣的生产困境

近来瑶绣的发展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这给瑶绣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瑶绣对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瑶绣产品的创新速度却不能和商品消费需求成正比关系,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瑶绣在同类刺绣产品中,其图案画线、垂直线和平分线,分别呈45度、90度、180度,不需要用弧线,而且在刺绣时不需要用到描画底稿,要先应用黑线或白线,然后根据布纹的一行行大小相同的方格,在方格中配各种图案,如果面积容不下图案,则可以绣半个。瑶绣和其他刺绣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不需要打底稿,直接用布进行刺绣,所以在背面刺绣不需要用到绷子,瑶绣的刺绣内容都是由绣娘的想象力进行的,所以瑶绣的图案并不完全是一样的,每个绣娘都会有其自己创新的点。绣娘的刺绣成品不尽相同,而且都是围绕直线几何纹样的变化不断变化的,但是其总体的变化比较小,这一定程度上说明瑶绣的几何纹样给瑶绣的创新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不能和其他绣种有效融合,不能很好地进行创新。其次,瑶绣如多应用平纹的靛蓝色、红色、白色棉麻土布作为打底,其经纬纱线每相隔一根就会交织一次,所以交织点非常多,纱线曲线的次数非常多,能够让织物更加的牢固、十分耐磨,但是瑶绣的绣图十分单一,重复较多,而且图案的纹样比较小,易造成绣娘的视觉疲劳,而且平纹的衬底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瑶绣和其他面料的融合,不利于瑶绣的传承和发展。

三、瑶族刺绣图案的寓意

1.通过感悟来表达刺绣图案的寓意

瑶族的姑娘们都会通过她们细心所观察到的自然界转化为深刻体验,再通过其较为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图案的构图。比如蝴蝶结,它寓意富贵和长寿。[3]荷花纹则寓意出污泥而不染之意,表达清纯之意。

2.通过吉祥话谐音来表达刺绣图案的寓意

瑶族刺绣的图案纹色多采用中国红来表达喜庆吉利的象征,或是通过语言相同的谐音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融合了人民群众的欣赏习惯,也渗透了瑶族当地的民族风情,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欢迎。比如,绣制鲤鱼、莲花寓意年年有余。

3.通过植物会意来表达刺绣图案的寓意

瑶族传统的民间刺绣大多是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为主的题材,主要是来自瑶族民间传说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喜闻乐见的事物。比如孔雀,一直以来,孔雀都是吉祥的象征,所以由雌雄孔雀组成的各类图案则寓意夫妻富贵,恩爱有加。

瑶族服装

四、瑶族刺绣在现代服饰中的应用研究

1.重视丝网和数码印刷的有效结合

传统的瑶族刺绣主要是以手工为主的,其生产效率极为低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步应用机绣来代替手工刺绣,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轻绣娘的工作量,有利于提高瑶绣产品的生产效益。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印刷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丝网和数码印刷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是近年来世界印刷市场热切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印刷术的创新成为现代服装发展过程中的新宠。根据相关研究表明,西方发达国家在传统印刷产业生产产值不断下降的情况下,数码印刷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世界其他地区数码印刷产业的产值也在不断增长。[4]丝网印刷是一项较为传统的印刷工艺,其适合具象的图案,能平面应用和曲面、球面以及凹凸面的承印,数码印刷是依靠计算机技术的一种集化工、精密机械加工、计算机技术以及计算机辅助技术一体的高新技术,数码印刷的应用能够让纺织物印花图案更加鲜活。丝网印刷和数码印刷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有利于现代服装的发展,有利于瑶绣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提高生产效益的同时,促进瑶绣的传承和发展。

2.重视纤维拼贴混搭化发展

近年来,我国瑶族博物馆曾多次和外界合作开发瑶绣,比如与香港玩包包科技有限公司订立瑶绣“十二姓氏”深加工开发合作框架协议,主要是应用十二姓氏的单独绣片,分别和多层皮鹿皮、头层牛皮直接拼贴绣片模式,把绣片采用对称拼接的设计方式形成强烈的设计感,进而形成具有传承“非遗”寓意的现代商业包,公司努力把瑶族文化刺绣的包包打造成为一种民族文化品牌,进而让其走出国门,向世界发展。在优秀的产品开发过程中,要重视在现代服饰中应用纤维拼贴的混搭,不断应用混搭拼贴的手法丰富其内涵,促进现代服饰肌理的增加,促进瑶绣的创新发展,进而促进瑶绣的传承和发展。

3.重视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提炼瑶族服饰风格

在现代服装设计过程中,要重视把瑶族服饰元素更好地呈现给大家,进而达到完美的服装设计效果。所以在现代服装设计过程中要重视提炼瑶族刺绣服饰风格,让其和现代服装风格更好地融合,在现代服装设计过程中也要更多地体现个性化的设计,并结合广大消费群众的实际需求,设计出紧跟时代潮流的瑶族服装。

五、结语

总之,在服装设计中应用瑶族刺绣元素,既有利于现代服饰的创新发展,还有利于瑶绣的传承和发展,所以要重视现代服装设计过程中瑶绣的研究应用,提高其应用水平,进而促进瑶绣的发展。

注释

[1]刘晓玉.浅谈服装设计中壮族刺绣元素的运用[J].大众文艺, No.377(23):95.

[2]张洁.瑶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D].东华大学, 2007.

[3]杨璞, 赵康男.浅谈瑶族刺绣及其应用价值[J].今日中国论坛, 2013(01):173-174.

[4]侯建军.贺州瑶族刺绣在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贺州学院学报, 2013(29):128-130.

猜你喜欢

绣娘瑶族刺绣
瑶族织锦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一家三代绣娘,用百年风华传承乱针绣
钱晨霞:“江南绣娘”的“綵衣堂”创业之旅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瑶族舞曲
清新唯美的刺绣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绣花针」——绣娘的守望
刺绣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