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江南丝竹演奏

2019-12-17徐立根

黄梅戏艺术 2019年1期
关键词:丝竹竹笛器乐

□ 徐立根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西、北部,以及上海等地区的丝竹音乐的统称,它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了。因为它形式灵活,便于携带,演奏人员一个或者多个都行,且乐曲通俗易懂,故在江南一些地区,常有许多农民、打工者,用它作闲聊时刻的音乐娱乐方式。特别是在夏秋乘凉、春冬不忙时,几人聚集在一起相互闲聊,并即兴演奏几曲,相互娱乐,既能使人心情舒畅,也能陶冶情操。所以它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

那么,江南丝竹为什么会如此的喜闻乐见呢?这里我结合了它的特色予以简述:

一、江南丝竹的乐器,一般以二胡、竹笛、萧、琵琶、三弦、扬琴、月琴、阮等丝竹类乐器组成。这些乐器价格低廉,且容易自制,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对于一般的广大群众来说,自备一件价格不高的乐器,又能世世代代相传下去,并不难办到。这也是在广大群众中广为流传的原因之一。

二、江南丝竹在演奏时,风格精细,要求严谨。在乐队组合中并不严格,两三人结合,或十几人同奏都可,但在合奏时各个乐器声部既富有个性而又相互和谐,支声性复调织体写法上很有特点,乐曲多来自于民间的风俗音乐,有的是长期流传于民间的古典曲牌。奏的是家喻户晓的民俗音乐,我想这也是让江南丝竹不被埋没的原因之一吧。

三、江南丝竹的乐曲,大多都比较通俗、易懂也易学,且可在单一的旋律基础上自由的加花和减花,并不是非常的严格。即使在多人齐奏的时候,也因个人的自由发挥,就形成支声复调关系,有枝叶扶疏的多变因素,群众对于这种自由发挥的技巧,更易于接受,所以这种灵活性强的江南丝竹乐曲,就易于流传。

四、江南丝竹的乐曲并非只有八首,但我们经常演奏的乐曲,人们一般称“八大曲”。第一首曲名叫《三六》,它本名为《三落》,全称为《梅花三落》。因《三六》是江南吴语“三落”的谐音,故人们称它为“梅花三落”,它的素材基本上取自《四合锣鼓》和“桥”类乐曲,旋律优美、动听,旋律中更是表达出了欢快的感情。第二首曲名叫《慢三六》,又叫《花三六》,是在《三六》的基础上进一步加花而来的乐曲。它没有前面《三六》的欢快旋律,但却多了一份抒情。故被称为“放慢加花的三六”。第三首乐曲名叫《行街》,它本名为《八拍》,因用于婚礼进行中而得名。它分为早期和晚期的两种形式,早期的《行街》较短,中速演奏,它以两种“八拍”及其后的小合头为基础,再反复,然后稍微变化而形成。后期的《行街》采用《四合锣鼓》的部分素材,处理成慢板,然后还在结尾处加了一个尾声。它一般出现在喜庆的场合中,全曲旋律充满了欢快的情绪,层次分明。第四首乐曲名叫《云庆》,它是运用《四合锣鼓》的第二部分加花编制而成的乐曲。乐曲前面部分处理成加花慢板,后面紧接着一个快板,使这首乐曲更加得安静和沉思。第五首乐曲名叫《四合如意》,它是汲取《三六》和《行街》的演奏灵感而创作的乐曲,其中还加入了少量的《舒桥》(又名《桥》)这首曲子的元素。使这首乐曲不仅是对《舒桥》的改变,又保留了竞技性段落。各种器乐的独奏与在一起合奏的相互交替、融合,使乐曲更加得丰富。第六首与第七首乐曲名分别叫《中花六板》和《慢六板》,这两首乐曲都是《六板》这首乐曲而改变而来的。《六板》与《八板》、《八谱》等本是同一曲子,由民间音乐的曲牌或曲调编为一定的拍数长度而来。《八板》因长度被编成60拍,所以曲名就改成了《六板》。通过这这种方式而编来的乐曲有四首,其中《中花六板》长度居中,以4/4拍为主,《慢六板》最长,以8/4拍为特点,故又名《七眼板》或《暗七眼》。在旋律中,《中花六板》旋律优雅,舒缓的旋律,更容易让人记住。而《慢六板》则更加体现技术,加花较多,让人听了很是过瘾。第八首乐曲名叫《欢乐歌》,这也是运用定版式加花而来的乐曲,它在旋律中运用了递进的关系,从前面的慢板到中间的快板,使乐曲情绪逐步升高,就是这种跌宕起伏的旋律感,更能带动人们的心境。

五、江南丝竹在演奏时主要以打音、叠音、赠音、颤音、震音等技巧修饰而成,且选用轻快、优美的乐曲,加上竹笛特有的浑厚、圆润的音色,在演奏中多用连音,有时也穿插双吐、断音的奏法装饰曲调,使旋律抒情优美,清新流畅,韵味无穷,更加引人入胜。所以前辈们曾以“小”、“雅”、“细”、“轻”这四个字概括江南丝竹的风格特点。

六、江南丝竹的演奏特点及乐器决定了它的风格走向。伴随着丝竹与竹管乐器演奏出的轻柔、舒缓的旋律,清新悦耳的节奏,从而有着一股散发着浓厚的江南生活的气息,也许会在你的想象中,展现出一幅美景,让人心旷神怡。如琵琶的吟、揉、推、带等技巧与扬琴的双音、衬音、颤音、弹轮等技法都能使人们在听觉上易于辨别。特别是支声复调的构成中,有着很多的传统技巧,值得一提:

1、你进我出、我出你进。(指演奏时可以自由地停顿几个乐句,让其他器乐与自己演奏的器乐形成一个对比,从而更为突出。)

2、你繁我简、我繁你简。(一个器乐运用加花的手法时,另一个器乐则把旋律简化,让一个为主一个为辅相互帮衬。)

3、你高我低、我高你低。(指乐器在演奏时可以适当翻高八度或者降低八度)

4、你正我反、我反你正。(不同的调之间形成和声关系,比如你用小G调竹笛,我用大G调竹笛,形成一个八度音色的对比。)

5、你拖我行、我拖你行。(拖,指连续几小节的长音;行,指一般按曲子演奏的“行腔”。)

6、你短我长、我短你长。 (指二胡演奏中弓法与其他乐器间的演奏技法形成对比。)

7、你合我分、我合你分。(指乐曲进行中,音,不一定完全照谱子,也可以稍微变动,你照原谱,我便变动内中几个音。)

上述这些,不仅是针对演奏者而讲的,也是讲给大众群体听的,因为江南丝竹适合广大业余爱好者学习!我们应该在继承传统曲目的前提下,推出新的丝竹,这是当务之急,也是江南丝竹能够不断传承下去的唯一途径!我们要努力让江南丝竹进入一个兴旺的新时期!

猜你喜欢

丝竹竹笛器乐
论丝竹玩友——群落生态视野下的乐人群体考察(下)
My Mother
民族器乐的传统与当代演释
我的坚守
“江南丝竹”的“合乐”传统及其文化阐释
竹笛
谈器乐在初中音乐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读《竹太空心叶自愁:近体诗词习作习得录》有感
关于举办“学院奖全国高等院校器乐比赛”的通知
略谈器乐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以《金孔雀轻轻跳》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