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妇女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2019-06-22王力洪邓小华张梅琳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城镇化互联网

王力洪 邓小华 张梅琳

[摘要]妇女素质提升及个人发展,是一个国家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重视妇女工作及妇女发展,一直倡导男女平等。本文以四川妇联抽样问卷调查结果为基础,针对四川妇女个人素质提升及发展的现状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研究发现妇女个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针对四川妇女发展的一些建议,以期能对妇联针对妇女发展这块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妇女发展;妇联工作;城镇化;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6-0088-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6.039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中國共产党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妇女工作,一直倡导男女平等。俗话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都将广大妇女群众视为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力量。伴随着社会经济不断进步,妇女在经济建设中将要承担更多的角色和更重的任务,因此妇女自身素质的提升和自我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也同时反映出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017年3月21日,四川省委印发了《四川省妇联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我省将着力改进省妇联领导机构人员构成、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推动省妇联直属事业单位改革,实施“女性素质提升行动”,让“寻找最美家庭”、廉政文化进家庭等活动常态化。为了充分了解妇联组织在妇女群众中发挥作用的具体情况,课题组分别设计了两类专项问卷,针对全省妇女干部和妇女群众开展抽样调查,力求通过全面、真实的数据,摸清妇联组织在妇女群众中发挥作用的真实情况,将全省妇联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主要从四川妇女发展角度进行阐述。

一、四川妇女发展现状调查概况

(一)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省的妇女干部和妇女群众开展调查。根据调查对象的不同,课题组将问卷设计成两种:针对妇女干部的调查问卷和针对妇女群众的调查问卷。两种问卷均采用纸质问卷形式面向全省22个市州定向发放;同时,针对妇女群众的问卷又采用网络问卷形式随机补充发放。本研究共回收问卷6500份,其中纸质问卷6362份,网络问卷138份,剔除空白问卷、漏填错填问卷,有效样本6475份,有效样本率99.6%。其中,针对妇女干部的有效样本为2834份(全部为纸质问卷),针对妇女群众的有效样本为3641份(其中纸质问卷3505份,网络问卷136份)。

现对此次问卷调查的6475份有效样本进行基本情况分析。针对妇女干部,主要考虑被调查者的年龄、民族和职位等;针对妇女群众,主要考虑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民族和平常生活中最关心的事情等。课题组将基本情况作描述统计分析如下:

1.被调查者的年龄

被调查的2834位妇女干部中,年龄在20-30岁的占被调查总数的17.24%,31-40岁的占被调查人数的25.51%,41-50岁的占被调查总数的24.73%,50岁以上的占被调查人数的6.05%。填写针对妇女群众问卷的3641位被调查者中,年龄在20一30岁的占被调查总数的24.80%,31-40岁的占被调查人数的32.90%,41-50岁的占被调查总数的29.91%,50岁以上的占被调查人数的8.21%。

2.被调查者的性别

本调查中,针对妇女群众的问卷设置了性别选项,3641位被调查者中,有363位是男性,占被调研人数的9.97%;3278位是女性,占被调研人数的90.03%。

3.被调查者的民族

本调查中,两种问卷均设置了民族选项,被调查的2834位妇女干部中,有2656位是汉族,占被调研人数的93.72%;178位是少数民族,占被调研人数的6.28%。填写针对群众问卷的3641位被调查者中,有3316位是汉族,占被调研人数的91.07%;325位是少数民族,占被调研人数的8.93%。

4.被调查者的职位

本调查中,针对妇女干部的问卷设置了职位选项,2834位被调查者中,有1689位是干部,占被调研人数的59.60%;1145位是普通科员,占被调研人数的40.40%。

5.被调查者平常生活中最关心的事情

本调查针对妇女群众的问卷设置了“平常生活中最关心的事情”的问题,3641被调查者中,有2933位选择了子女教育,占被调研人数的80.55%,选择妇女就业和健康养生的也占了很大比重,分别是52.13%和50.78%。

(二)调查问卷分析

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在四川妇女发展方面反映出如下情况:

1.妇女发展取得的工作成效

各级妇联在日常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和正面宣传效果。通过妇联日常工作的开展,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参与问卷调查的人员有超过63%愿意成为妇联干部,参与到妇联工作中,有超过66%愿意加入巾帼志愿者队伍且知道加入的途径。

妇联为了妇女在社会竞争中更具有竞争力,注重妇女的个人成长和综合素质提升,通过对妇女不断的培训,提升妇女在社会中的综合竞争力。参与问卷调查的人员有超过74%认为妇联在不断提升女性素质方面做的工作对自己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正向的变化。

2.妇女发展方面的期望

本次问卷中,针对妇联以后在妇女发展方面的工作,向妇联干部和妇女群众进行了调查。日常生活中,广大妇女最关心的是子女教育、自身的就业、健康养生、婚姻与婆媳关系方面的事情;希望当地开展关于文化生活类(42%)、技能培训类(35%)的活动项目;广大农村妇女最想通过种养殖、外出务工等措施来增加收入;希望妇联组织为妇女儿童提供服务方面,得到学习机会与技能培训、帮助做好孩子的管理及家庭教育、帮助做好孩子的管理及家庭教育排在前三位,还有帮助解决就业难问题、法律研究、援助和宣传服务、调解婚姻、家庭的矛盾与纠纷等方面,在问卷中也有很大的期望。

二、妇女发展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问卷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虽然妇联开展的各项工作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是在妇女发展方面的期望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妇联开展工作与妇女群众的期望有一定差距

通过问卷可以看出,妇联的工作是有成效的,在参与问卷调查的群众中得到了很好的反馈和较高的评价。但通过对比参与问卷调查群众所期望妇联开展的一些工作和项目,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妇女对知识和技能提升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对家庭管理、家庭教育、法律援助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而目前妇联开展的工作中虽然有这方面的内容,但还是不够深入,这就造成了妇联开展工作与妇女群众的期望有一定的差距这一现实问题。

(二)部分项目在城市和农村的开展有較大差距

无论受教育年限、还是受教育年龄上,随着女性总体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男女两性差异正逐渐减弱,但由于城市与乡镇的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受教育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村女性受教育机会和持久度仍然偏低。同时,四川省地处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省内各市、州经济发展水平更是不均衡。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各市、州在开展相同的项目时,项目开展取得的效果存在较大差异。

(三)农村、偏远地区妇女发展定位不够准确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性向精细化、集约性转换,加上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社会风险的扩散,我省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女性作为就业弱势群体面临更高的就业风险。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的妇女,在就业时受文化知识、技能水平等的限制,在社会就业竞争中一直处于弱势。地区妇联在开展项目时由于受各自条件的限制,针对农村、偏远地区妇女发展的定位不够准确。

三、妇女发展的建议

妇女个人发展,素质的提升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升,关系到国家整体的发展。个人素质不高,必然会影响到自身未来的发展,那就很难实现真正意义的“妇女能顶半边天”,也很难在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中起到与男性同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妇联组织日常工作中,就需要把妇女素质、能力提升放到重要的地位,只有个体素质不断提升才能够带动妇女整体的进步发展。四川地处西南部内陆,人口众多、占地面积广,作为农业大省,区域经济发展及其不平衡。妇女的个人和群体发展相对经济地区更加滞后,但伴随着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提升,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为四川乃至西部地区妇女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契机。结合前期调研的分析和目前妇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四川妇女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各地妇联制定妇女发展方案,应结合地区情况、按需制定

随着妇女接受教育的时长逐步增加、接受教育的年龄趋于正常化,在受教育总体水平方面的不断提高,两性差异正不断减小,但仍存在着城乡差距。尤其是四川省各市、州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了城市和农村妇女知识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建议在制定项目的时候,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水平按需制定项目。妇女发展方案的制定应有侧重,城市以构建和谐社会、提升业余文化生活的项目为主,农村以提升经济收入的项目为主;城市妇女发展项目以文化生活类、家庭管理、孩子教育等为主,制定开展的项目对知识水平和经济能力可有一定的要求;农村妇女发展项目以文化知识、技能培训、解决就业等为主,制定开展的项目对知识水平要求相对较低,技能培训以第三产业为主,因地制宜开展种植养殖、手工编织类培训。

(二)加强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升自我保护意识

《四川省妇女儿童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17-2020)》提出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自觉抵制家庭暴力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受家庭暴力侵害妇女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省、市、县建立反家庭暴力多部门联动合作机制。落实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相关政策,确保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严厉打击一切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侵害妇女儿童的犯罪发生。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网络建设,为妇女儿童提供高效、快捷的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和司法保护。妇女儿童在社会和家庭中一直是相对弱势的群体,在自我保护方面能力方面也相对欠缺。媒体经常爆出家暴、猥亵儿童等新闻。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内在要求,也是妇联的重要任务之一。妇联应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在妇女儿童中的宣传和培训,尤其是农村妇女和留守儿童,提升她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在遇到这类问题时懂得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懂得找相应的组织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只有真正懂得保护自己,才能谈自身其他的发展和成长。

(三)随着城镇化信息化的推进,借助“互联网+”助力妇联发展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简单地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两者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目前,我们的妇联工作和四川妇女自身提升发展,基本都是依赖于线下开展,层层递进,这在中心城市没有问题,但是推进到县一级,由于居住人员分布过广、外出打工等原因,导致妇女工作开展困难,妇女自身提升发展更是困难重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不断普及覆盖到农村。四川地区经济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群居住集中度不断提高,外出打工人群不断回流,在这样的背景下,妇联工作及四川妇女的发展也将会得到快速推进。妇联开展工作时可大力借助互联网,借助新媒体,实现妇联工作全覆盖。妇女自身素质提升及个人发展在参与妇联线下提供学习和培训的基础上,可更多的借助互联网、微信、微课等新兴媒体,实现随时、随地的碎片化学习,实现自我素质和能力的不断提升,在社会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体现自身价值。

“妇女能顶半边天”,这不光是一句口号,更是实实在在需要落实的。妇联除了要为妇女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相关培训,还应引导妇女增强自信心,培养主体意识,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积极进取,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情怀,立志成才建业。

猜你喜欢

城镇化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让老年农民挑起城镇化的重担?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