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背景下独立学院创业服务体系研究

2019-06-22沈黎芳程兴李刚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独立学院双创

沈黎芳 程兴 李刚

[摘要]近年来,创新创业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独立学院在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是组成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创新创业对独立学院的意义以及“双创”背景下独立学院创业服务体系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双创;独立学院;创业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6-0005-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6.003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一、引言

近年来,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得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不断加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益突出的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指出要努力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我国经济科学发展。国家和政府对创新创业的重视也对独立学院创业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双创”的背景下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创业服务体系的建设路径,是独立学院学生就创业工作的重要课题。

二、独立学院学生的个性特征

(一)学习的基础薄弱,缺乏主动性。独立学院作为一种“三本”类招生,与一本或二本高校相比,录取分数低,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此外,由于独立学院大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自律性,普遍存在旷课等现象,导致独立学院大学生学业成绩不均衡。

(二)家庭条件优越,自我意识强。独立学院的学费较高,因此,独立学院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好。此外,大多数独立学院的学生是城市独生子女,优越的家庭条件和良好的成长环境使学生更加自我,缺乏考虑别人的利益,缺乏换位思考和团队意识。

(三)思维活跃,自我定位高。大多数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来自城镇,父母更重视子女的教育,此类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广博的知识,广泛的兴趣和积极的思想。另外,优越的家庭条件使得他们对自身的定位有更高的要求。

(四)心理上脆弱,对挫折的抵抗力差。独立学院大学生入学分数偏低,不免存在自卑情结,容易产生自卑等消极情绪。此外,当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往往选择逃避,不敢面对这些困难或挫折,他们抵抗挫折的能力较弱。

三、创新创业对独立学院的意义

(一)缓解学生就业压力。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逐年困难,落后的培训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社会岗位没有稳步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度越来越大,需要从创业这一途径打破就业难的局面。

(二)帮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创新创业是检验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标准,也可以鼓励大学生不断创新,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创新意识。

(三)利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创新。研究发现,高校忽视创新实践是我国创新人才模式不完善的重要原因。教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促进教学形式由教学型向学习型的转变。

(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离不开高校教师的引导,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创业,既能迅速适应校外的社会生活,也可通过竞争激烈的情势来培养自身更高的职业素质,保证其更快实现人生价值,在社会上更具竞争力。

四、“双创”背景下独立学院创业服务体系的困境

(一)创业服务主体缺乏系统化。目前,许多独立学院的创业服务体系存在因多个部门参与相同任务等功能冲突问题,使得人员配备重叠或浪费大量人力物力,服务功能定位有偏差,服务角色不确定等。

(二)政策导向多种多样,缺乏可操作性。大多数创业服务仍处于政策层面,而且大多数政策措施都是短期的,仅限于初始阶段。政策指导有很多种类,缺乏实用指导,可操作性差,大多持观望态度,很少有高校真正实践和实施。

(三)创业服务主体偏离了大学生的创业导向。由于缺乏创业政策,环境氛围,教育和培训,大多数独立学院认为创业教育投资少,回报少。它不会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也缺乏对企业家精神和服务热情的正确理解。

(四)单一风险投资渠道,融资困难。资金是创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大多数大学生缺乏社会关系和资源,缺乏资金和具备有限的商业贷款。

(五)创业培训的断层。大部分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多数是激情昂扬,积极向上的,但是会因为各种困难出现在后续发展而使得他们的创业道路越走越窄,乃至最后终结。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的创业服务体系中认为这些可能的误区由学生自身导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创业服务体系的建设无关。

五、完善独立学院创业服务体系的措施

(一)将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为真正实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将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必不可少,从而使得创业教育成为一项正常的教学计划,并安排相应的创业教育必修和选修课程。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促进学习,保证创业教育质量,更使创业教育体系化和专业化。

(二)建立创业服务中心或孵化园。独立学院应建立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或创业孵化园来保证创业服务的有效实施和推广,并設置专门的负责人来负责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安排、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创业竞赛组织等相关事宜。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资金和场所,制定相关标准,评估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并为优秀的支持项目提供足够的支持,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创业。

(三)营造创业文化氛围。良好的创业氛围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学校层面应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大力宣传创业模式,通过建立学生创业协会来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并利用好宣传栏等公共宣传媒体来宣传企业文化。

(四)培养创业指导师资。高校应选择适合创业指导的优秀教师,在创业教育做得好的领域学习先进的创业知识,并提供相应的补贴。从而在学校培养良好的创业指导师资,指导学生创业程序、项目选择和评估等方面的学习,助力大学生创业。此外,校外优秀的企业家拥有多年创新创业的经验和资源,也可以请他们在学校里担任专门指导学生创业的专家,为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更好的条件。

(五)以基本制度为基础,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希望,在培养过程中,要消除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激发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高校可通过建立创业培训机构对学生进行统一的创业培训,使他们掌握创业的方法和技巧,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新创业意识。此外,可将创业相关知识融入教学中,在教师的帮助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责任感,把志同道合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共同迎接重重困难。

(六)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创业效益。高校和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帮助大学生创办自己的企业。高校可建立创业园并借鉴企业的发展模式,通过创业园将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转化,让学生认识到自己项目存在的不足之处,也为学生未来的创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此外,可鼓励和支持学生在寒假和暑假期间与企业合作或实践,去大企业实习锻炼,感受与学校不一样的氛围,也可积累自身的社会经验。

(七)由政府制定创业支持的战略。党的十八大以后,领导干部更加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培养,不断出台各项优惠政策,为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条件。为帮助学生攻破创业中的重重阻碍,独立学院需要借助创业服务体系来实施政府相关的政策。一是要从国家到高校各个层面上对于政府的政策进行传播和宣传,让更多大学生感受到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大学生在感受到国家对他们创業的支持后,创业热情也将进一步得到提高。二是实施国家制定的创业优惠政策,相关部门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将国家政策落实到位,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

(八)构建多元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实践平台的搭建可从竞争、创业项目、网络等方面着手。

第一,在创业竞争方面,可用竞赛等方式搭建创业竞争平台,通过组织竞赛等方式建立具有创新性的企业竞争体系,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和锻炼平台,也能够提高他们创新创业的能力。全国范围内,由团委、教育部、科技部、全国青年联合会等部门单独或联合组织全国创业竞赛;省、市可举办各类创业竞赛。在独立学院层面,举办挑战杯学生课外创新创业竞赛等科技作品竞赛和展览,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也能够营造出良好的创业氛围。

第二,在创业项目方面,可创建和启动有效的项目平台,鼓励学生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参与其中。在高校层面,也应对知识、技术和人才加以重视,挖掘个体或者团体所具有的创业潜力,并鼓励他们往高科技创业项目上发展。

第三,在网络平台方面,学生可通过创业网络轻松获取自身所需的创业知识,逐步提高创业能力。此外,大学企业家应充分利用这一重要的平台来扩大合作机会与融资渠道。在争取获得国家资金或者是社会资本的支持以外,独立学院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创建研发咨询中心、科技园和孵化中心等来开辟道路。

猜你喜欢

独立学院双创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