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职校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探索

2019-06-21叶金文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校园暴力学生管理预防

叶金文

【摘 要】本文论述“互联网+”背景下农村职校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分析目前农村职校校园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及造成农村职校校园暴力的主要原因,提出要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的合力,通过社会整治、家庭教育、学校措施、学生加强自我防范意识等措施,杜绝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营造和谐校园环境。

【关键词】“互联网+”  农村职校  学生管理  预防  校园暴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1B-0079-03

在网络全球化的当下,除了在现实生活中看得见的校园暴力外,还有更多的网络暴力隐藏在农村职校里。那些具有伤害性、侮辱性、攻击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视频,都属于线上看不见的校园暴力。这些网络上的暴力行为,往往是学生模仿的对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成了学校安全的重要隐患,影响着校园的安定和谐。线下看得见和线上看不见这两种校园暴力对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增添了更大的难度,让农村职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农村职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如何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

一、目前农村职校校园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线下看得见的校园暴力。具体表现在语言暴力、身体侵害暴力、心理暴力等方面。

1.语言暴力。农村职校校园中的语言暴力主要指使用谩骂、嘲笑、蔑视、诋毁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进行交流,对学生在精神上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性行为。

2.身体侵害暴力。农村职校校园中的身体侵害暴力主要是指打架斗殴、凶杀等一系列对学生身体及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性行为。这种暴力行为在校园暴力现象中最为普遍。

3.心理暴力。农村职校校园中的心理暴力又叫冷暴力,主要是指同学之间的孤立、排斥、冷战等一系列对学生的精神造成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性行为。

(二)线上看不见的校园暴力。网络上那些具有伤害性、侮辱性、煽动性和攻击性的言论、图片、视频,都属于线上看不见的校园暴力。这些网络上的暴力行为,往往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预防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学校在关注线下暴力的同时,更应该预防和控制那些网络暴力。

二、造成农村职校校园暴力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因素。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难免会受社会现象、社会风气的影响。而社会生活中的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等暴力现象对农村中职学生的个人生活往往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同时,在互联网全球盛行的当下,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在网上制造了众多的暴力文化,它们通过网上的暴力游戏、暴力漫画、暴力图片、暴力网络语言、电视电影暴力动作视频等途径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另外,校园周边环境的恶化也会导致校园暴力的发生。

(二)学校因素。在农村职校,不少学生是成绩差、纪律差的“双差生”。“双差生”由于长期得不到老师的肯定,容易产生自卑感、挫折感。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产生攻击性行为,而暴力行为正是攻击行为的主要方式。另外,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农村职校重技能上的教学,轻心理教育和德育等方面的教学,学校心理辅导制度落实不到位,心理偏差和行为偏差的学生得不到及时的心理疏导。因此,有的学困生自暴自弃,在盲从和厌恶中产生逆反心理以致无事生非,滥施暴行,这实际是由于他们不能接受“失败角色”,而意图通过这种表现方式来获取老师关注与同学承认的结果。

(三)家庭因素。家庭是个人社会化过程的开始,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教育方式、为人处世态度对子女的影响尤其重要。由于部分家长素质较低,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往往采取“棍棒式”教育等一些简单粗暴的管教手段,在教育过程中那种靠拳头解决问题的做法潜移默化到孩子身上,给孩子起了很坏的示范作用,成为学生效仿的“活教材”。另外,据调查,在农村职校中,90% 的学生来自农村家庭,76% 的农村学生家长长年在外务工,由于父母忙于工作,缺乏对子女的监督教育管理,导致孩子变成留守少年,容易結交不良友伴,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

(四)学生自身因素。农村职校学生正处在青春期,而青春期里特有的生理、心理特征,如好奇心强、模仿性强、自控力差、体力充沛、精力旺盛、争强好胜、叛逆心强等都让他们很难抵御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再加上在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律观念上存在严重欠缺,错误的人生观、道德观、法制观让他们特别容易成为校园暴力的主体。

三、校园暴力对农村职校学生造成的危害

(一)影响正常的学习。受到校园暴力的学生,心里有阴影,一般都不愿意再去上学或者不愿意跟其他人交往,变得更自卑,更喜欢逃避问题,甚至变得恐惧不安,做噩梦,经常失眠,导致成绩一路下降。而有些学生由于身体受到严重伤害不得不住院治疗或者休学,正常的学习被迫中断。

(二)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这种危害不仅发生在受害者身上,同时也会发生在施暴者身上。对于受害者来说,有可能导致缺乏信心和勇气,变得自卑、孤僻,甚至变得恐惧不安,做噩梦,经常失眠,进而出现身心疾病,影响到身心的健康发展。由于遭受校园暴力,所以可能会对社会形成一种阴暗的看法,使其变得偏激,有报复心,仇恨同学、学校、社会,从而发展成为新的施暴者。对于施暴者来说,如果施暴行为一旦形成习惯,就有可能导致其形成反社会人格,所有的问题不再讲道理,只知道依靠武力解决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制止,就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这条道路。

(三)破坏教学秩序甚至社会秩序,影响到学校甚至社会的安定和谐。由于校园暴力的受暴者主要是学生,施暴者主要是学生和其同伙。地点主要是发生在校园以及其学校内教育教学和师生生活区域,包括学校周边师生经常活动的公共场所。所以,校园暴力的发生,除了破坏学校的教学秩序外,还会给受害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伤害,给社会稳定带来恶劣的影响。

四、农村职校校园暴力的预防措施

(一)学校应该采取的措施。具体如下:

1.制定完善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在农村职校校园暴力的预防工作中,学校首先必须制定完善的预防和处理措施,要有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暴力的职责。積极配合周边派出所共同做好学校周边环境的治安工作,防止社会上的“小混混”来学校打架斗殴、敲诈、勒索学生。同时,学校要定期开展心理、思想道德课程教育和法制教育,并利用学生管理网络平台设置心理咨询,师生交流等栏目,以便及时疏导心理有问题的学生,防止他们成为校园暴力的施暴者或被施暴者。学校还要跟学生上好校园暴力预防课,教会学生一些应对校园暴力的技巧,告诫学生在学校为人处世要低调,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要及时找老师或学校领导解决。只有校外校内预防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杜绝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

2.制定严格的处罚制度。学校想杜绝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就必须有自己严格的处罚制度,通过开校会的方式,让全体师生都明白,要是发生了校园暴力事件会面临着什么样的处罚,后果会是什么。这样可以震慑潜在的施暴者,使他们不敢轻易以身试法。学生清楚了处罚这一点,就会有所顾忌,不敢越雷池一步,做到防微杜渐,在源头上杜绝。

3.班主任开好相应的主题班会。学校在开好全体师生大会的同时,班主任也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好以预防校园暴力为内容的主题班会,加强学生心理知识教育和心理技能训练以及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充分发挥主题班会课的思想教育作用。通过主题班会课的思想教育,让那些虽然暂时没有实施暴力但总是伺机而动的学生认识到实施校园暴力的严重后果,从而“悬崖勒马,改邪归正”,自觉遵纪守法。也让弱势学生找到保护自己安全的方法和技巧。

4.开展好各种安全法制活动宣传正能量。学校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宣传生命与安全、法制与健康等有关内容,可以用讲故事、演讲、手抄报评比等形式,让学生明白生命的重要性,人与人应该如何相处交往,如何尊重他人等。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全、文明、健康的校园环境,有了一个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校园暴力自然会慢慢变少甚至杜绝。

5.聘请公安人员到学校做相关报告。学校在每个学期刚开学的时间里,可以邀请公安人员到学校做报告、讲课。通过公安人员的现身说法会让学生对校园暴力有个更完整的认识,让学生明白校园暴力不是一件小事情,更让学生明白暴力的危害及严重后果,并以此为鉴,杜绝暴力行为的发生。学校借用公安人员的实践案例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法制意识,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明辨是非,做到遵纪守法,远离暴力行为。

6.学校有关人员要做好日常巡逻监管。为了杜绝或减少校园暴力事情的发生,学校就要做好日常的管理,认真做好校园日常巡逻和对学生的监管,一天 24 小时都要有人员进行值班,对学生的活动都有人监管,时刻关注学生的活动情况中,特别是对学校的偏僻之处,容易发生校园暴力的角落重点监管,学生知道学校有人天天巡逻监管,心里也就会有所顾虑,行为上就会有所约束。

(二)家长的做法。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并且加强家校联系,促使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教育方式、为人处世态度对子女的影响尤其重要。因此,作为第一任老师的家长,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经常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近况及校园内外的治安情况,在谈心沟通中进行预防教育,引导孩子明辨是非,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家长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做一个正直善良、遵纪守法的人,杜绝暴力行为在家中的出现。由于互联网已普遍进入到普通家庭,所以家长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经常与孩子联系,特别是长年外出打工的家长,更应该通过电话或 QQ、微信的形式经常与孩子沟通、谈心,教会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技巧,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幸福。此外,家长应积极加入到班上的家长微信群、QQ 群,以加强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家长与学校加强联系,双管齐下,形成教育合力,可以更好地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

(三)社会的整治。公安等相关部门在线上和线上要加大打击和遏制暴力文化,净化社会风气。多弘扬社会生活中的乐于助人、团结友爱、文明礼让、奉献社会的正能量。公安部门还要积极协同学校和家长,加大处罚校园暴力案件的查处打击力度。此外,当地派出所要加强巡逻,协同学校共同做好学校周边环境的治安工作,防止社会上的“小混混”来学校打架斗殴,敲诈、勒索学生。司法部门定期送“法”进学校,让学生懂法、守法,做一个正直善良、遵纪守法的人。

(四)学生自身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杜绝暴力行为。学生要加强自我防范,其一,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在学校里,就要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同学负责,对老师负责,对班集体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有了责任感,才会认真生活和学习,锐意进取,拒绝做不负责的事,摒弃暴力等一些丑恶行为。其二,要依法自律,遵纪守法,做到学法知法,增强法纪观念,杜绝暴力行为。其三,要正确对待父母和师长的教育。父母、师长看似“老生常谈”的教诲可能是做人的真理,需要耐心倾听,细细品味。不听劝导,为所欲为,容易使人走上违法的歧途。其四,要广交“益友”,不交“损友”。朋友是人际交往中关系较近、来往较密、感情较深的人,也是对我们影响较大的人。与“益友”结交,可以使自己得到真正的帮助和进步;与“损友”结交,会使自己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人生中迷失自我。其五,学会与同学共处,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会共处的关键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承认多样性,尊重多样性。诚实、善良、善解人意、宽厚大度,开朗幽默、乐于助人的品质,在交往中更受人们的欢迎。因此,我们要培养这样的品质成为人见人爱的好学生。在学校里遇到矛盾要冷静,尽量避免指责、争执和冲突。其六,加强自我防范,要理解勇敢的真谛。遵纪守法不意味胆怯,动手打人不意味着勇敢。有些人正是无知无畏,逞一时之勇,实施暴力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最终遗恨终生。面对暴力行为和违法的诱惑,要坚守内心的防线才是真正的勇敢。

青春期是人生的花季,也是一个充满矛盾与困惑的时期,稍有偏差,就可能陷入违法犯罪的泥潭不能自拔。一些人实施暴力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家庭、学校和社会固然有责任,但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更主要的原因还在学生自身。由于中职学生具有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特征,再加上在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律观念上存在严重欠缺,错误的人生观、道德观、法制观让他们特别容易成为校园暴力的主体。因此,当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从他律转为自律时,素质就会大大提高,校园暴力行为就会相应减少;当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法律变成了学生内在的意识和行为后,我们才能真正构建起一个处处遵纪守法的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才能杜绝校园暴力的发生,最后才能促进全校、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培艳.浅谈如何预防校园暴力民,构建平安校园[C]//2017广西全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研讨会论文汇编.2017

【基金项目】2017 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农村职校学生管理策略的实践探索”(GXZZJG2017A001)。

(责编 江月阳)

猜你喜欢

校园暴力学生管理预防
青少年恶劣事件频发引发对刑事责任年龄的思考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浅析大众传播中的“媒介暴力”现象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