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妙引入,提升概念教学的质量

2019-06-21李红艳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概念教学小学数学

李红艳

摘  要: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单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数学概念教学的效率。文章指出,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概念引入,由此来帮助学生对概念形成认识和理解,提升概念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引入策略

数学概念是学生掌握数学理论,发展数学思维的根基所在,因此概念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一点尤其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显得至关重要,毕竟小学阶段是学生系统化学习数学知识的开始,能否帮助学生弥补抽象思维能力不足的短板,能否让学生在概念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厘清知识的脉络,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这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予以积极而有效的关注,并在概念引入的过程中巧妙操作,提升概念教学的质量。

一、优化导入情境的创设,增强感性体验

小学生的思维形式主要还是具象思维,他们更容易接受那些具体而直观的概念和认识,如果概念太过抽象,这无疑会增加他们学习的难度。因此在概念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尤其需要关注情境的创设,我们需要通过立体而直观的场景让学生产生更加生动而形象的认识,从而让学生有效依托于事物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展开归纳总结等工作,他们也将更有效地掌握相关知识。

在概念引入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具体模型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展开比较,让学生对事物的共同点进行总结,进而有效形成概念。教师在选择相关实例或模型时,务必要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性的素材,一定要减少对学生认识的干扰,这样也更易于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在探索中明确隐含在概念中的本质内涵 [1]。

比如有关圆柱的认识,教师可展示茶叶罐、爆竹、茶杯等实例,然后让学生将这些实物与圆柱的教具模型进行比较,由此让学生自主完成概念的提炼和总结。此外,圆柱的其他概念也可以让学生围绕着具体模型来进行认识,比如什么是圆柱的底面、什么是侧面、什么是高,这些内容整合起来将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圆柱表象。

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要善于采用多元化的信息来对学生进行刺激,从而让学生形成更加广泛而全面的认识。依然以圆柱的概念引入为例,教师在情境创设时,可以播放图片:学校礼堂前的石柱、学校操场的旗杆、楼梯边的自来水管,等等,这些画面可以让学生对即将所学的内容产生一个大概的认识。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实践操作的方式来探索,安排他们自己制作一个圆柱,学生在自主制作的过程中,必然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到圆柱各个部位的名称,同时还能把握其在形状上的基本特点。

在概念导入階段,教师通过多元化的设计,可以为学生的概念建构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学生也会由此而自发地对事物和概念展开比较,并最终在概念认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概念总结能力。

二、设计活泼生动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习本就是一个辛苦而枯燥的过程,如果我们的教学只是纯粹的理论灌输,这将进一步削弱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是在概念学习的过程中,概念是数学抽象的结晶,学生如果要形成理解,本来就需要付出大量的艰辛,如果没有学习兴趣作为支撑,他们的学习效率将很难得到保障。

为了更加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设计各种生动且有趣的学习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是故事的讲述,可以是数学实验的开展,只要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投入到概念学习之中,这些活动就是有益的。任何一项教学活动都应该顺应学生的兴趣特点,所以我们应匹配学生的心理需要来设计各种活动,并且将相关概念教学融入其中,能够实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2]。

比如在指导学生研究“体积和容积”时,笔者就是通过魔术加实验的方式来组织课堂的,这样的处理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提升教学的效率;另一方面,有效对接教学内容的魔术和实验必然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对概念的属性产生更加深刻而透彻的理解,这对学生的概念建立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笔者在教学中所设计的活动有这样两个:(1)趣味小魔术,比较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杯子所能盛水的量,在其中一个杯子中放入立方体,由于立方体挤占了空间,这自然会导致这个杯子所能容纳水的量比较小,这个小魔术的揭秘过程可以让学生理解“占空间”这个关键词;(2)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体会不同容器容纳物体体积大小的差别,从而感受“容纳”的含义。两个活动相互对比,可以让学生对体积与容积产生较为深刻的认识。

三、结合生活经验组织教学,激起学生共鸣

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对生活经验展开回忆,进而让学生重组已有认识,并完成概念的自主提炼。对学生来讲,如果教师能够联系他们的实际经验来组织教学,将让学生产生心理共鸣,并且在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中获得更加显著的提升和认识 [3]。

比如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平行线的概念,教师可以用笔直的火车轨道为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两条铁轨沿着直线方向无限延伸,那么是否可能出现交点呢?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提出问题:操场上双杠如果无限延伸,是否可能出现交点呢?操场上的跑道线是否也有类似的结论呢?这些都是直接从学生的生活中选取的素材,学生也能够产生更加实在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平行线产生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组织教学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而且教学内容更接地气,也能够让课堂更加亲切,尤其对小学生来讲,他们的抽象思维还比较单薄,所以直接选取他们所熟悉的内容来建构课堂往往能够让他们产生理解和认识,这对学习难度的降低非常有效。

当然,也必须要指明的是,学生的某些生活经验也存在片面性,所以教师在这里尤其要注意对学生的已有认识和经验进行分析和研究,要及时帮助学生更正那些错误的认识,防止错误经验干扰学生正确概念的建立。比如有关“生活中的比”,很多学生将体育比赛中的比分也拿过来混为一谈,这是需要教师在引导中帮助学生进行辨析的,即我们要让学生明确“比”和“比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站在学习主体的地位,围绕学生的学习需要来设计各项教学活动,特别是在概念引入时,教师必须有效对接学生的认知习惯和经验基础,让课堂教学为学生的概念建立提供切实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陈长河,李建明. 数学概念探究教学中“教师引导”的作用不可替代[J]. 数学通报,2009(3).

[2]  程新展. 数学概念教学的十种常用策略[J]. 中国数学教育,2010(4).

[3]  金宾宾. 小学数学概念引导型教学实践分析[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24).

猜你喜欢

概念教学小学数学
问题式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运用
刍议概念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