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生”制“练”用“活”教材

2019-06-21范琰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整体把握例题小学数学

范琰

摘  要:新教材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注重探究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笔者从教学实践中学生练习的难度来反观新教材,发现有些例题、习题的配置欠合理。教师在利用教材时,要有科学的教材解读观。深入研究编者意图的同时也要根据学情,因“生”制“练”,对例题与习题进行合理的布局、删减、增加、转换。使知识点的落实更富有张力,使之适合学生知识的掌握、框架的建构和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例题;整体把握

教材是编者设置承载知识的一个载体。教师在运用教材时,要有科学的教材解读观。深入研究编者的意图同时也要根据学情,以生为本,因“生”制“练”。利用好例题与习题进行合理的删减、转换、增加。使知识点的落实富有张力,使之适合学生知识的掌握、综合解题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以五年级《植树问题》单元为例,谈谈在课堂教学中,例题与习题配置层次性、互逆性、沟通性、开放性等方面的适度把握。

一、由此及彼,拓宽思维,学法迁移由单一走向多元

课本例题所承载的是单一的知识点,有效的习题设计能让这个知识点向着各个方向辐射。很多学生由于思路闭塞无法真正拓宽思路,这正是因为他们联想的羽翼不够丰满。他们总是孤立地看待问题,而没有由此及彼地寻找问题间的本质联系。这种“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联想能力也需要在课堂上加以锻炼。从而使我们的学法迁移由单一走向多元。例如:

在讲解完例题1后,整合了图2练习十四第2、3题和图3做一做的第一题。教师把三个题组一起,让学生先读题,留足时间让他们思考。

师:这三道题有什么共同之处吗?它们和例题有什么联系吗?

在读完题停留30秒后,留给孩子思考的空间。有孩子举手说:“我觉得这三道题属于植树问题两端都栽的情况。”

师:“你能说说想法吗?那相当于求什么呢?”

生:“相当于植树问题里的树。如第2题中,可以把12千米看作植树的总长,相邻路程1千米看作植树的间隔距离,求多少个车站就看作求植树的棵数。”

当学生如此清晰地表达习题与例题的相似点时,题组的练习目的也就达到了。学生能由此及彼,由例题的学习想到习题的拓展,清晰地建立起关系,做到真正的沟通联系、举一反三。

二、化静为动,拾级而上,解题能力由模仿走向创造

教材中的例题与习题是静态呈现的。它只是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但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是活的,是富有生命力的。如何运用化静为动,为我们的教学提供更多灵动的素材,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有一颗深究的心和科学的教材观。教材的呈现方式是静态的,有些看似简单的教学内容,往往蕴藏着丰富的数学内涵,这时就需要教师针对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去深挖和拓展。例如:

2. 小红要给一块长48厘米、宽36米的长方形的四周绣花。她每隔6厘米绣一朵花,四个角上个绣上一朵花,那么她一共要绣多少朵花?

3. 圆形的跑道插着100面小旗,两面小旗的间隔是4米,如果现在想插80面,间隔应为多少米?

在例题3的学习之后,笔者安排了3道层次丰富的习题。第一题是课本111页12题,这题只是知识的迁移,由种树问题演变成求项链上的水晶,同类型便于学生沟通。对学生来说是例题的变式,难度不大。第二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对于中下以上的学生,感觉有点困难,而好的学生的适时点拨,就能让他们恍然大悟。重在沟通长方形、正方形等也是属于封闭图形,和圆形异形却同理。第三道练习突破求植树问题中的棵树模型,是对这种数学模型的综合运用,已知小旗的面数和间隔距离,根据面数与间隔数相同,可以求出跑道的总长,再根据改后只插80面,可以求出改后的间隔长度。

学生接触新知识,对知识的掌握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它靠慢慢地累积、不断地对比、仔细地甄别来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有层次的练习题正是学生完成这种构建的载体,它能不断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逐步的提炼、建模、深化。

三、由顺而逆,适时转换,思维能力由机械走向灵活

传统教育以正向思维为主,导致学生解题中思路僵化,模式化明显,不能灵活地应用知识。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逻辑性较强的逆向思维的引导,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摆脱思维定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所以适时将练习进行逆向转换,由正及反,正反并举,引导学生思维的逆向思考,使学生的思路更加灵活、深刻。例如:

2. 从教学楼到食堂有一条笔直的通道,通道的一边种了44颗樟树,相邻两颗樟树的距离是5米,从教学楼到食堂有多远?

在教学了例题2后,笔者安排了2道练习题。第一题来自109页练习十四第6题,第二題来自课堂作业77页第5题,整合了两道互逆的练习题。

在第一题的安排上,抓住知识的连接点,利用例题与习题的关系,顺势而导。学生根据经验自主加工构建。而第二道练习,抓住知识的生长点,通过已经种了的44棵樟树,可以求什么?又根据教学楼和食堂相当于植树问题中的两端都不种,可以反过来求出间隔数就是55个。这样把学生思维由正面带向反面,理清学生的思路,理顺对关系的思考与理解。教师应充分培养学生的双向思维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提高学生思维的品质。

四、由点到面,补齐知识,认知结构由平面走向立体

数学教材是数学知识体系的阶段反映。各例题之间的相互融合成就了一种数学思想。课本的例题往往只是一个知识点呈现,而习题的安排有可能就是知识点的补充或是对应的知识点。那么零散的知识点如何成为一条条知识链,一条条知识链又如何形成一个个知识面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站在一个制高点上去审视和把握教材,学会正确处理习题的关系,必要时对有些习题进行颠三倒四,适时整合;把典型习题处理得厚重一些,厚此薄彼;甚至可以像教学例题那样详尽,以此来补齐学生的知识断面。例如:

1. 同学们军训,站成方队的最外层每边站了16个,最外层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2. 同学们站成方队进行军训,知道最外层一共站了68人,那么最外层每边站了多少人?

课本111頁练习二十四第14题并不是一道例题,而是一道普通的习题。但它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是一种典型问题。我们教师在处理它时不能一笔带过,而是浓墨重彩。我们不仅要花足够多的时间帮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还要融会贯通它的变式题,把一个个潜在的知识激发出来,以此补齐知识断面,向学生传递一个完整的数学模型,帮学生建立一个融会贯通的网状知识结构。

五、由表及里,沟通联系,知识结构由孤立走向系统

在点状的例题知识学习之后,教师可以把每个知识点进行巧妙融合,放置到更广阔的背景下“联结”。这不仅能有效盘活知识间的联系,而且有助于学生多角度地理解知识,综合地分析和应用知识,悟到数学知识内部间的融合关系,使知识结构由孤立、无序走向系统、完整。例如:

A、为迎接“六一”儿童节,学校准备在8米长的主席台上放盆花(两头都不放),每相邻的两盆盆花之间的距离是50厘米,那么学校需要准备多少盆盆花?

B、丁丁在练习滑轮绕桩时,一共放了20个桩,每两个桩之间的距离是80厘米,那么首尾两个桩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C、公园正门正对的一条笔直的公路长120米,现要在公路两边种梧桐树,每两棵树相距6米。园林工人共需要准备多少棵树?

在教学完三个例题的练习课中,笔者安排了让学生解答ABC三道练习题。先让学生进行独立解答,再同桌进行交流,在反馈完3道题目之后,课件显示出植树问题的三个例题。让他们找找看三道题目与三个例题的联系。给他们足够多的时间思考。

生:我觉得A和例题2可以归为一类,B和例题1是一类,而C又和例题3归为一类。

师:说说你的看法,为什么属于一类?

生:A题和例题2都是属于两端都不种的植树问题,B题和例题1是属于两端都种的植树问题,而C题和例题3属于只种一端的植树问题。

师:这两组题目有什么区别吗?

生:有区别的,例如B题和例题1虽然都属于两端都种的植树问题,但是例题1是已知总距离和间隔距离求棵树,而B题就相当于植树问题里的已知棵数和间隔距离求总距离。

整节练习课目标的制定与教学过程的展开紧密相连,环环相扣。教学过程的展开就为目标的达成服务,围绕着学生对知识的整理和构建模型的完成。由习题引回例题,比较题组与3个例题的联系和区别。以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学生的合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为学生对单元知识点的建构搭建了一个合理的支架;沟通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使学生构建起完整的单元知识的立体框架。

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第一手资料,是传递知识点的载体。正确的教材观绝不仅仅止于如何“用教材教”,同时应该倡导动态、立体、丰满、灵动充满文化张力的科学的教材解读观。我们一直相信,教材是静态的,但是编者、教师、学生是有着火热生命的。每一张静默的图片背后可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每一个简单的算式深处可能饱含着火热的数学思考。教材并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生动活泼的;不是“线性静止”的,而是“立体灵动”的。

猜你喜欢

整体把握例题小学数学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关于高考历史复习策略的分析
以课程标准理念指导,让阅读教学走向有效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