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实践思考
——以扬州大学为例

2019-06-21严玉琴黄贤东张美兰卜文艺

财政监督 2019年11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责任监督

●严玉琴 黄贤东 张美兰 卜文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同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面对新挑战和新矛盾,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是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康中国战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一系列新举措被提上日程。习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要深化审计制度改革,创新审计理念,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这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内部审计工作也要响应中央的新部署、新举措,思考如何创新发展,如何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审计环境

(一)健全领导机制

扬州大学从1995年实质性合并办学之初,便设立了正处级建制的独立审计机构。内审工作由校长负责,副校长分管。如今,审计处定期向校领导汇报工作,及时反映问题;校领导主动通过内部审计揭示问题、查漏补缺、防范风险、规范管理,把审计结果作为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完善工作机制

根据审计工作需要,发文建立了经济责任审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省高校优势学科全过程跟踪审计领导小组、审计工作质量评估领导小组等工作机制。积极落实内部审计“知情权”,学校预算安排、大额资金使用、重大经济事项、重大投资项目的研究与决策等,审计机构负责人都需要参加。

(三)推动审计宣传

无论是新提拔的中层干部还是新入职员工的培训班,都必须安排审计处的专题讲座。在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大会召开前,学校要求审计处全面梳理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意见,将内容嵌入到党委书记的主题发言中。通过宣传,扩大了审计影响力,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得到认可,逐渐形成了领导关心、职工关注、被审对象理解的良好审计环境。

二、探索“1+N”审计模式,形成审计合力

近年来,该校审计工作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更新理念,积极探索“1+N”的审计模式。 所谓“1+N”,一是实施“1+N”审计工作方法,即对同一单位由同一审计组安排多项审计内容,满足多项审计要求。在实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时,统筹实施预算执行审计、资产管理审计、专项经费审计,实施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十项规定、遵守有关廉洁从政规定等方面的审计监督;在实施省优势学科结项审计的同时,一并开展绩效审计,审计深度、广度和精度实现了新的拓展。

二是构建“1+N”组织管理模式,即在开展审计项目的过程中,以审计处为主体,与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打造多个合作平台,形成促进学校事业发展的合力,完善学校内部治理。内部审计工作中除了要处理“上下”关系,即与上级和被审计对象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左右”的关系,“左右”即各职能部门,要善于与他们协同作战,实现管理融合,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效益,打造命运共同体,齐心协力为组织目标服务。

扬州大学审计处自2002年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经过多年的艰辛探索,形成三大特色。特色一:组织部全程参加,主要是将干部的日常考核与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参与访谈,了解更多被审计对象的相关信息,增加信息收集渠道,使得对领导干部的评价更客观、更丰满。特色二:国有资产管理处搭乘审计顺风车,利用审计权威对被审计对象所在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核查,审计人员也可省去盘点固定资产这一耗时耗力的过程,两个部门精准配合,实现双赢。国资处的该做法已在江苏省作经验介绍,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三:走访相关职能部门,从多方渠道获取对被审计对象和所在单位的审计线索,同步了解职能部门的工作需求,努力做好信息媒介,保证多方良性沟通。

三、整合审计资源,不断规范审计程序

整合审计资源,就是通过掌握与审计工作相关的内部和外部资源状况,梳理、归纳和整理现有资源信息,形成科学、合理、规范的管理方式和操作程序,从而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涉及面广、关联度高、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内部审计人员的力量是不够的,审计要保持独立性,但不能自我孤立,必须联合相关协调部门,根据各部门职责分工的不同,整合其人力、信息、技术方法等资源,规范和优化审计程序。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扬州大学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形成一套固定的程序,即“三会三谈”。“三会”指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协调会、见面会;“三谈”是指与经济责任审计协调部门的访谈、与被审计对象的访谈、与被审计对象单位相关人员的访谈。

(一)联席会

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由分管审计工作和组织工作的校领导主持,组织部、人事处、纪委、财务处、审计处主要负责人参加,其主要职责包括:建立和健全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的规章制度、协商和确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或追加审计项目任务、协调和解决审计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或疑难问题等。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真正把经济责任审计变成了联席单位的共同任务。“组织上联席、工作上联动、结果上联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机制已然形成。

(二)协调会

经济责任审计协调会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科研管理部门以及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成员单位共同参加。各参与部门,根据审计要求,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提供审计配合。

(三)见面会

经济责任审计见面会由分管审计的校领导主持召开,联席会成员、协调会成员及接受审计的领导干部参加会议。会上主要宣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计划,沟通意见,并对被审计对象提出具体要求。

(四)访谈

“三会”结束后,内审人员首先与经济责任审计协调部门访谈,了解其他部门对被审计对象的评价和建议,提取审计证据,为进行下一步调查取证提供线索。其次,在审计进点会中,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对象进行访谈,会后与被审计对象单位相关人员进行个别访谈,使被审计单位人员了解审计目的,更好地配合审计,构建良好的审计人际关系,为下一步审计工作指明方向和重点。这种具有针对性、广泛性的审计访谈,有利于搜集丰富的审计信息,增强审计工作权威性,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促进学校事业发展。

四、改进审计技术方法,实现审计全覆盖

审计全覆盖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审计署也明确提出要实现“有深度、有重点、有步骤、有成效”的全覆盖,通过改进审计方式,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通过信息技术加强审计项目管理,通过数据分析技术提升审计的覆盖面和精准性,助推审计工作实现全覆盖。

(一)建立被审计对象数据库

2017年,省委第九巡视组对扬州大学党委进行了巡视,其中对审计处提出了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的要求。近期,为落实党中央对审计的新要求,推动省委巡视反馈意见的整改,审计处与组织部通过筛查,建立了被审计对象应审未审数据库,对被审计对象实行分类管理。根据数据库的信息,综合考虑审计覆盖面、审计深度和审计资源等因素,联席会议讨论研究了近三年经济责任审计的总体规划和各年度滚动计划,并做好年度审计计划和长远规划的衔接,争取在三年内完成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的目标。

(二)利用网络调查问卷,获取审计证据

在互联网时代,问卷调查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审计手段引入审计的过程中。在省优势学科二期工程绩效审计工作中,为了获取群众知情程度、参与程度、满意程度等相关信息,又不想对教职工正常的工作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审计处设计制作了绩效审计调查表,并通过问卷星网上平台发布,开展开放式的审计调查。想参与的教职工只要在有效期内,均可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填写问卷。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审计处通过问卷星平台,发布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任期经济责任情况民主测评表,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审计处采用匿名作答的方式,参与调查的对象可以没有顾虑地反映情况、阐述问题。

通过电子问卷的形式,有利于审计人员获得更准确、全面的审计信息,有利于审计人员节省审计时间和审计成本,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同时,通过电子问卷,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审计工作中,认识和了解审计工作,审计工作的覆盖面更广、影响力更大,为审计全覆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保证审计工作尽早实现全覆盖。

五、强化审计职能,发挥内部审计增值作用

2007年,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发布了内部审计的新定义,内部审计职能由查错纠弊,到监督、评价,最后转变为确认和咨询,使得内部审计从单一的审计功能向管理职能转变,有利于把内部审计的目标与组织目标协调一致,为组织价值增值服务。为了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增值作用,内部审计需要强化审计职能,抓好监督确认、咨询服务两手,既要做好确认、评价工作,又要做好咨询工作;既要做好监督工作,又要做好服务工作。监督时要有硬度,得严;服务时要有温度,得诚。监督与服务是审计工作的两个不同方面,二者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有所偏颇。监督是基础、是手段,服务是职责,是宗旨。只注重监督而忽视服务,审计工作的宗旨和方向就出现了偏差;只注重服务而忽视监督,审计的作用就无法充分发挥,审计就失去了意义,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全过程跟踪审计中,相比较一期工作而言,审计处除了日常参与式监督之外,新增了审计服务和专项审计监督。服务一:提前介入预算的编制。审计人员参与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预算编制,积极建言献策,确保资金使用能发挥最大效益。服务二:帮助各学科完善经费控制台账。为方便各学科秘书及时准确地记录学科经费使用情况,审计人员设计了“一账一表”,即经费支出台账和预算执行情况表,准确反映经费4个方向11个支出类别的支出情况,为获取审计基本数据提供了便利,提高了优势学科建设专项经费管理水平,也提高了管理效率。服务三:举办学科秘书培训和审计整改走访活动,为学科及相关学院提供面对面服务。遵循“全程跟踪、立足服务、着眼防范、促进发展”原则,组织召开了由该校各省优势学科秘书参加的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审计整改培训会暨规范管理交流座谈会。会上,详细梳理了该校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实施以来,相关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对照相关文件,提出了解决建议。审计处和学科建设办公室、财务处、设备处又一一走访了各学科及相关参建学院,与各学科一起落实审计整改。专项监督:积极开展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每个学期末,均对各学科各学期的支出凭证进行抽查,并于年初开展了前一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审计。

内部审计既要做“外科医生”,履行审计监督的职能,加大重点审计力度,查错纠弊;又要做“保健医生”,发挥审计服务的职能,强化审计预防的力度,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帮助被审计单位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真正发挥审计增值的作用。

六、抓好审计队伍建设,着力铸就审计铁军

扬州大学内部审计工作连续多次被审计署、省教育厅授予“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复杂变化,审计项目的深度、广度、难度和要求不断加大,但审计队伍人员老化,新入职人员实践经验缺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如何在继承中发展,在巩固中提高,保持先进本色,是扬州大学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

按照审计署提出的“加强两大建设、培养五类人才”的要求,该校从“思想”“能力”“作风”三个关键点入手,全力提升审计干部队伍素质。首先在“思想”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培养内审人员职业自豪感。工作之余,审计处通过开展一系列党日活动,即使大家进一步明确了审计工作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又使大家接受了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传统教育和廉洁教育,审计队伍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增强。其次在“能力”上,在2017年经济责任审计和省优势学科全过程跟踪审计过程中,扬州大学审计处通过“以老带新”的工作模式,即一名审计骨干帮助指导一名审计新兵,做好传、帮、带作用,传达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帮助解决审计疑点难点,带动审计新兵快速成才。同时,审计新兵发挥专业特长,学习新知识、研究新情况、探索新路子,与审计骨干共同营造教学相长、你追我赶的向上氛围,进一步加深对审计客观规律的认识,审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最后在“作风”上,作风建设是推进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所在,同样也是关乎审计事业能否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关键所在。扬州大学审计处通过制定廉政承诺书和意见反馈单等方式固化审计评价,建立审计人员的责任清单制度,内审队伍成员之间相互提醒、相互监督,防范审计过程中的廉洁风险,优化审计工作作风,提高审计服务质量。

七、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新作为

(一)审计领域更加宽广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扩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消除监督盲区,这就要求审计领域更加宽广,审计内容更加全面。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为了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开拓新的审计领域:诸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的破坏,水资源、大气资源污染的情况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生活,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此,内部审计在原有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上,增加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相关内容,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经济责任审计,符合党中央的战略布局,应该成为审计工作重大创新的方向。高校由于绿地面积较大、校区建设历史悠久,往往存在较多的古树名木资源。高校的古树名木不仅具有珍贵的观赏价值,更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人文价值和历史价值。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古树名木的管理和保护意识不强,没有专门的科室对古树名木进行集中管理和保护,在校园改造、翻新、扩建、搬迁中,易导致古树名木资源的流失。对领导干部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将审计工作与古树名木的管理工作结合,有利于增强高校领导干部对古树名木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促进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使其在任职过程中高度重视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但当前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经济责任审计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审计的路径、方法、评价标准都还在探索之中,需要审计人员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除此之外,十八大以来,高校被审计对象对于财务报表审计的需求越来越小,绩效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新兴审计类型越来越受到欢迎。按照供给侧改革的思维,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供给侧改革中的作用,将审计重点放在被审计对象真正有需求的地方,扩宽审计领域。

(二)更加注重审计成果的开发利用

审计成果是审计工作所产生的效果或发挥的效益,即在审计中查明真实情况,发现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工作和完善制度的建议,促进解决问题,最终转化为行政力和生产力。审计成果是审计工作的价值所在,更是审计服务改革发展的集中体现。目前,高校内部审计成果存在“不能用”的现象,即审计成果质量不高,无利用价值。新时代的高校内部审计应牢牢把握“围绕中心更好服务发展”这个基本导向,增强审计成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聚焦领导决策需要、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政策措施落实、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等开展综合分析,着力从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层面提出有效化解矛盾、促进问题解决的意见与建议。坚持“党委、行政需要什么,审计就提供什么”的原则,主动对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中心,深化“研究性审计”建设,实行审计成果效益最大化。

(三)继续紧扣“1+N”审计新模式

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对审计人员的要求提高,需要发现的问题及规避的风险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继续紧扣“1+N”的审计合作模式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方面,应持续加强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扬州大学包括29个学院,43个部门,“部门墙”会导致各学院、部门沟通不畅,阻碍了交流,隐藏了风险。内部审计“1+N”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开展跨部门的合作,同时保持审计独立性,获取各部门的信息,并将碎片化的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对海量信息进行分析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另一方面,内部审计还需要加强与外部的会计师事务所、政府审计机关、外部专家等的合作和配合,交流审计技术和经验,将“N”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好地发挥审计在组织系统中的作用。

(四)手段上更多地利用信息技术

新时代背景下,在全球化和大数据的条件下,审计信息化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传统的现场审计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的需求,要想实现审计全覆盖,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审计观念,创新审计方式方法,持续审计、云审计等新型的审计方式应运而生。

持续审计是指在整个审计周期内,通过固定的审计模块技术,对被审计对象数据和系统进行持续的监控,一旦出现任何与初始设定的固定模块不相符的情况,系统即自动发出预警,并传送到审计人员系统中,审计人员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一系列操作程序全部通过信息系统完成。内审部门可以更多利用此类先进的信息技术代替人力,通过持续审计的方式,对学校内部控制进行监控和审计,有利于问题尽早发现,及时解决,避免发生更严重的情况。

(五)发挥审计在反腐倡廉方面的利剑作用

2013年,中央提出反腐倡廉“八项规定”,自“八项规定”公布以来,反腐倡廉的实施力度有增无减。党的十九大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了新的部署,要求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李克强总理在审计署调研时指出,审计机关是反腐败的利剑。

反腐败工作是由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但与内部审计工作是息息相关的,内部审计工作,尤其是经济责任审计是约束高校领导干部腐败的重要手段,两者相互配合,通过纪检部门提供的线索,有目的地进行审计,对审计工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审计查出问题,交由纪检部门进行处理,能使得审计成果得以很好运用。内审工作与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虽然性质不同,工作重心也不相同,但通过紧密配合、相互借鉴,既可以提高内审工作效果,又能主动、深入地开展反腐败工作。如何提高内部审计在查处、惩治腐败工作中的作用,树立内部审计的权威,促进反腐败工作,应是内审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另一个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责任监督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中国目前开展公共政策绩效审计工作的几个难点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