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胰腺癌患者的CT与MRI诊断效果

2019-06-21尚来换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3期
关键词:误诊率胰腺癌正确率

尚来换

(佛山市南海区第九人民医院 广东 佛山 528203)

胰腺癌作为临床中一种常见且多发性恶性肿瘤疾病,其病情发展和病灶转移均较快,且风险大[1],胰腺癌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病症发生与吸烟、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过量饮用咖啡、环境污染及遗传因素有关,对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均带来严重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需尽早确诊并行针对性治疗,以期获得更好治疗效果,并且,在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胰腺癌患者临床诊断多见CT和MRI诊断,诊断效果相对较好[2]。本次实验研究针对胰腺癌患者使用CT和MRI诊断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具体报道内容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佛山南海第九人民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胰腺癌患者共计62例,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31)和对比组(n=31),研究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最小30岁,年龄最大77岁,年龄中位数46.82岁,病程最短5个月,病程最长3年,病程中位数1.07年,对比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最小31岁,年龄最大78岁,年龄中位数47.23岁,病程最短4个月,病程最长2年,病程中位数1.12年,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62例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后确诊为胰腺癌,排除严重合并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性疾病患者,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认证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比组患者使用CT进行检查,患者保持仰卧位的体位后开始检查,使用CT扫描仪探头部位对患者的胸部、腹部行全面扫描检查,管电压在120kV左右、电流在320A左右即可,扫描层厚度应在0.63mm左右,待扫描结束后由相关工作人员对图像进行整理和有效处理,然后患者将扫描结果带至科室由2名及以上医生进行鉴别和诊断,将诊断结果作为病情判断指标,并根据诊断结果进行针对性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MRI进行检查,检查人员应在患者检查前确认及其使用及功能正常,并告知患者在检查前6小时内禁水禁食,一般来说,MRI扫描间隔为1.7~1.9mm,需在检查前向患者体内注射对比剂,以获得更清晰的成像。患者保持仰卧位的体位后开始检查,使用成像仪对患者的胸部、腹部进行检查,待检查结束后有相关工作人员对图像进行整理和处理,患者将检测结果带至科室由3名及以上医生进行诊断,依据诊断结果进行针对性治疗方案的选择。

1.3 观察指标

详细观察并记录CT扫描和MRI检查下胰腺癌患者的确诊例数和误诊例数,并计算相应发生率,同时,详细记录病灶大小和检出正确例数[3],同样计算相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实验62例胰腺癌患者所产生的实验指标数据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实验结果在P<0.05状态下有价值,可以继续后续实验讨论研究。

2 结果

2.1 不同组别患者确诊率和误诊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确诊率为96.77%、误诊率为3.23%,对比组患者确诊率为80.64%、误诊率为19.36%,组间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不同组别患者确诊率和误诊率对比[n(%)]

2.2 不同组别患者病灶大小及和检出正确率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检出正确率为90.32%,对比组患者检出正确率为64.51%,研究组明显高于对比组,统计学对比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患者病灶大小经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不同组别患者病灶大小及检出正确率对比[n(%)]

3 讨论

胰腺癌是一种典型的恶性程度较高、诊断困难、治疗困难的恶性肿瘤,从属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范畴内[4],大部分患者发病起源于腺管上皮导管腺癌,具有发病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近5年内胰腺癌生存率不足1%[5],是一种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临床表现多集中在腹痛、黄疸、消化道症状、消瘦、乏力、腹部包块、症状性糖尿病、血栓性静脉炎、精神症状、腹水等,疼痛放射至腰背部,蜷曲或前倾坐位可使疼痛减轻,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和改善胰腺癌预后的关键。胰腺癌患者多通过CT和MRI进行检测和诊断,一般来说,CT扫描具有简单方便、易操作、时间短等优点[6],临床应用频率最高,检测原理主要是通过X线对人体不同组织产生的通过率和吸收率的高低而成像,最终获得检查结果,可对人体病变部位进行检测,但是,由于该种检测方式下的误诊率相对较高,对患者来说存在一定负面作用。而临床科学技术发展和完善的当下,MRI在临床中逐渐予以广泛应用,该种检查方式下通过磁共振成像信号作为检测来源,在断层成像下获取信号并进行人体信息重建工作,最终获得更具精准性的成像结果,具有诊断准确率高的优点,成为临床首选胰腺癌诊断方式[7]。实验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确诊率为96.77%、误诊率为3.23%,对比组患者确诊率为80.64%、误诊率为19.36%,且研究组患者检出正确率为90.32%,对比组患者检出正确率为64.51%,研究组明显高于对比组,但两组患者病灶大小经对比无明显差异,由此可见,相比于CT检查来说,MRI检查下胰腺癌患者的准确度更高,误诊的可能性更低,便于患者尽早进行后续针对治疗,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回归社会生活,与李艳辉的《小胰腺癌患者应用CT与MRI诊断的临床效果分析》结果基本一致[8],具有研究价值。

综上所述,通过本课题的临床研究,可将MRI诊断作为胰腺癌患者首选诊断方式并广泛推广和应用,以期实现胰腺癌患者的尽早治疗、尽早康复、保障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误诊率胰腺癌正确率
胰腺癌治疗为什么这么难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STAT1和MMP-2在胰腺癌中表达的意义
生意
扭转坏死睾丸34例的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