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检查在膀胱癌临床分期中的价值

2019-06-21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3期
关键词:膀胱癌肌层准确率

董 坤

(江苏省睢宁县人民医院CT室 江苏 徐州 221200)

膀胱癌患者预后多不佳,病变进展为中期或者晚期后容易会临近脏器形成侵犯,所以做好术前分期,准确选择手术方式对于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非常重要[1]。CT检查一直是临床多种疾病诊断的重要方法,多层螺旋CT密度以及空间分辨率均非常高,横断面不会出现组织器官重叠,检查能够准确判断膀胱壁局部是否增厚、和膀胱临近组织的相关性,能够保证更准确进行临床分期,的从而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方案[2]。本研究对我院2015年1月—2019年2月中62例膀胱癌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总结CT检查的应用价值。

1 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9年2月中62例膀胱癌患者为对象,其中男54例以及女8例,年龄平均(65.93±10.24)岁,年龄:42岁至88岁。全部患者均经术后病理确诊,临床有会阴部疼痛、尿痛、尿急、尿频、无痛性血尿表现,共有病灶62个。

1.2 方法

选择美国通用公司的GE 64排螺旋CT作为检查仪器,检查开始前2小时叮嘱患者多喝水,检查前保持憋尿状态,保持膀胱充盈,常规进行平扫,平扫结束后经肘静脉选择高压注射器将100ml含碘造影剂碘佛醇(注册证号H20067896)注入,含碘量为320mg/ml,控制注射速率为2.5~3.0ml/s,以盆腔入口处至坐骨结节下缘为扫描范围,3分钟之后实施平衡期扫描。

1.3 CT分期标准

CT分期标准:肿瘤下方的黏膜下层线状高密度影为连续状态时,视作T1期;黏膜下层线状强化影没有保持连续性,同时高密度的病灶对肌层内侧50%形成累及,则视作T2a期;肿瘤对肌层外侧50%形成侵犯,同时局部膀胱壁的轮廓有凹凸不平表现,视作T2b期;癌组织对膀胱壁外膜形成穿透,膀胱壁外缘毛糙,脂肪间隙内能够发现团块状影、条索状影,同时和原发病灶强化程度比较接近,则视作T3期;肿瘤已经侵犯膀胱临近器官组织、腹壁、盆壁,则认为是T4期。

根据膀胱癌 TNM分期标准进行分期,上皮下结缔组织受到肿瘤侵入为T1期;浅肌层受到肿瘤侵犯为T2a期;深肌层受到肿瘤侵犯为T2b期;显微镜下观察到膀胱外组织受到肿瘤侵犯为T3a 期;能够直接观察到膀胱外组织受到肿瘤侵犯为T3b 期;前列腺、子宫或阴道受到肿瘤侵犯为T4a期;盆壁或腹壁受到肿瘤侵犯为T4b期。

2 结果

本组62例膀胱癌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病理分期T1有8例,T2a有12例,T2b有18例,T3有15例,T4有9例;CT检查显示T1有9例,T2a有14例,T2b有15例,T3有12例,T4有12例。与病理结果为对照,CT检查对术前T1期的诊断准确率为55.56%,对T2a期的诊断准确率为50%,T2b期的诊断准确率为73.33%,T3期的诊断准确率为66.67%,T4期的诊断准确率为75.00%。具体见下表。

表1 CT检查术前分期与病理结果对照(例)

3 讨论

在泌尿系统可能出现的恶性肿瘤中,膀胱癌的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虽然早期膀胱癌可以接受治疗,且能够获得良好效果,不过治疗后复发率较高。研究发现术前分期错误使得治疗错误是引起治疗后复发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在术前做好临床分期,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使患者有更高的生存率[3]。以往膀胱镜是诊断膀胱癌的重要方法,膀胱镜能够清晰显示膀胱壁中的病变,不过无法准确显示胱壁外组织脏器受肿瘤侵犯的具体程度,特别是当膀胱内有大量血液,或者存在尿道狭窄时,通常无法获得满意的检查效果。之后也有实施诊断性电切或者肿瘤根部深部活检以实施分期,虽然能够较为准确的判断肿瘤肌层浸润深度,不过因为该方法创伤明显,加上和医师操作技术有较大相关性,所以检查容易有假阴性表现[4]。

临床对于判断肌层是否受到肿瘤侵犯,多应用影像学方法进行分析,CT以及MRI都有应用,CT检查膀胱癌能够发现突出向腔内的肿块影,局部膀胱壁存在不规则增厚,平扫检查病灶密度较膀胱内液体更高,一般都是等密度。由于膀胱癌血液供应丰富,存在非常多毛细血管,因此实施增强扫描时病灶会出现显著性强化,其中毛细血管期会出现最明显的强化[5]。薄层扫描能够对病变细节进行更准确观察,本研究通过实施CT薄层动态增强扫描,观察毛细血管期图像,结果显示与病理结果比较,CT检查对术前T1期的诊断准确率为55.56%,对T2a期的诊断准确率为50%,T2b期的诊断准确率为73.33%,T3期的诊断准确率为66.67%,T4期的诊断准确率为75.00%。

从具体诊断分期结果可以得知,CT检查对部分病变分期的判断存在过高或者过低表现,考虑是由于部分患者同时存在膀胱炎症表现,膀胱壁会出现弥漫增厚,也可能是因为膀胱充盈欠佳,所以估计病变受侵犯的程度过高。本组62例患者经CT检查出现T2a过高评价为T2b、T2b过高评价为T3的情况,还有患者T3期过高评价为T4期。主要是由于盆腔炎性病变使得膀胱与周围器官没有清晰分界,所以在检查时被误认为受到癌症组织的侵犯。同时受到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导致无法准确鉴别膀胱临近脂肪间隙内的软组织密度影是纤维化、炎性反应,还是癌浸润导致,所以没有做到正确判断病变侵犯程度。本研究CT检查中也出现评价过低的情况,T2a过低评价为T1,T2b过低评价为T2a,T3过低评价为T2a,也和上述分析的原因有一定联系,同时不同影像医师对影像分期的判断也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也会对判断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CT检查对膀胱癌能够实现比较准确的临床分期,能够有效指导临床治疗的进行,使患者获得更为准确的治疗,预后得到改善,有良好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膀胱癌肌层准确率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经口内镜黏膜下隧道食管固有肌层肿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膀胱癌患者手术后症状簇的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