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2019-06-20陆万成

教育界·上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措施小学数学

陆万成

【摘要】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努力学习;然而兴趣的丧失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动力,让他们产生厌学的倾向。在小学阶段,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可以让学生“乐学、爱学、会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措施

小学数学是通过教材,教小学生关于数的认识、四则运算、图形和长度的计算公式、单位转换一系列的知识,为初中和日常生活的计算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处于7~12岁年龄段的小学生的各项认知技能均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一年龄段的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其兴趣提升而得到不同的发展。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这句话说明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一、提高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学好这门学科的一个重要前提,教师应把握每一个教学环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样才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小学阶段的孩子是好奇心与求知欲最强的时候,他们对什么事物都很感兴趣,都想去玩一玩,试一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牢牢抓住这一特点,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

(一)创新教学方式,改善教学模式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游戏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参与游戏,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例如针对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做小动作这一特点,教师应该运用直观的实物、图片、幻灯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堂一味讲练太过枯燥乏味,很难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游戏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播放图片和视频,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三)增加形式多样的练习题

练习题过于单一,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日常练习中应该设计形式多样的习题。

(四)揭示数学之美

著名哲学家罗素说:“数学,如果正确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无上的美。”的确,“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为数学教学中最能体现出美的方面,它们显示出了数学的对称美、和谐美、简洁美、奇异美等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优美生动的语言、直观性较强的教学用具、简洁工整的板书、灵活广泛的媒体等,为学生创造丰富的数学教学情景。

(五)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因材施教,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数学问题。学生将教师当作自己的朋友,在遇到不懂的数学问题时能及时向教师提问,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心和热情,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对他们寄予热切的希望,就会出现“皮克马利翁效应”,达到理想的效果。当然,应该防止“马太效应”,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在给优生“锦上添花”时,一定要注意为中间生和暂时差生“雪中送炭”,使其向优生转化。教师的期望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但应该以学生的自我认识为中介。有自卑感的学生不接受教师的高期望,有自强精神的学生会鄙视教师的歧视。所以,教师对全体学生的高期望必须要被学生认同或接受,成为大家的共识,才能真正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教师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个性,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充分发挥,学生才能信心百倍地学习,在学习中也才能富有探索和创新精神,教学效率才能明显提高[1]。

(六)趣味性课堂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活动,采取直观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授小学一年级“加减法”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计数棒等学习工具。

(七)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有部分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原因之一就是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多,感到学而无用。所以教师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小组活动或者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知识的实践意义,深感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引起新的学习需要,增强学习兴趣[2]。

(八)提倡小组学习

提倡小组学习方式,利用小组的力量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可以相互帮助,及时反馈信息,有利于差生提高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有利于差生稳步前进,并在前进中增强自信心;有利于差生提高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需要在自己的教学中创造一系列小组学习的活动,使学生互助学习,这样对优生的学习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首先,小组学习有助于优生理清自己的思路,对所学知识“查漏补缺”。其次,小组学习有助于增强优生的自我意识和学习的调节能力。再次,小组學习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孤独感,增强自我价值和自尊心;有助于增强自信心,增强集体荣誉感[3]。

三、结束语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培养学生的兴趣。”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主要课程和基础学科,其重要性已被大多数学生所认识。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对数学人文性的认识十分肤浅,再加上数学知识的枯燥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动机与动力,因而决定着他用数学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学习本身是枯燥乏味的,如果一味地按照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会越来越没有兴趣学习数学,产生厌学心理,不想学习数学。教师应该在学生取得进步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有利于学生不断保持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配套的激励措施,充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陈萍花,倪百金.陈玲珍.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8(92):83-84.

[2]梁意锐.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速读(上旬),2018(10):186-187.

[3]袁志方.论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外交流,2018(40):278-279.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措施小学数学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