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电话营销术
2019-06-20白洋
白洋
电话营销还有用吗?
电话营销自带一套逻辑和大数据分析,按照一年一万个电话计算,电话营销的成交概率在1%~3%左右,如果客户信息来源于品牌联盟或者老用户提供,精准程度会更高。如果电话来源于陌生楼盘、经过多次流转的信息,精准度则较低,低于3%的平均率。
按照单值计算,如果每单4000元,一年一万个电话的成交率按照2%计算,单值为80万;按照1%计算,总单值为40万。每个电话的价值在200元左右。
将这一逻辑灌输给电话销售人员,说服对方,前提是电话营销一定要保证数量,通过量变保证并实现质变。
由此可见,作为传统营销的一种手法,电话营销依然可用。
电话营销、终端拦截、异业合作、小区推广是典型的传统营销方式,尤其是电话营销,是不是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电话营销已经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每个人,平均每天要接到3个左右的销售电话,持续且不间断,没有周六周日休息之分,足以见得电话营销依然有其存在的、巨大的市场空间,因为这是一个人人营销,又人人“被营销”的时代。
在拓客中,最精准有效的,是门店客户信息的搜集。一旦留下进店客户的电话,电话营销是必然环节。另外,获取楼盘客户信息,每一个上门拜访的可能性并不大,电话营销也成为必由之路。
电话营销是今天依然很常见,但必用的拓客方式,虽然客观来讲效果确实较比过去差强人意,但依然是不可或缺的营销手段,无论销售人员对此是“爱”是“恨”,依然绕不开。
为什么电话营销让销售人员“又爱又恨”?除了面子问题之外,更重要的需要解决电话营销的痛点。
痛点一:通话时间短怎么办?
一般来讲,电话营销的时间为30秒,平均不超过1分钟。如何抓住这有效的几十秒、甚至仅仅是十几秒?
首先明确电话营销的目的——成交?邀约进店?其实不然,电话里成交的几率非常小。基本上,电话营销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判断需求,第二则是邀约进店。如果第一个电话没有达成邀约进店的目的,也并非以失败衡量,只要客户没有拒绝,并且判断出对方是否有需求,第一目的既已达成。
短时间内,目标或者目的一定要明确。
痛点二:受挫怎么办?
“明天就像是盒子里的巧克力糖,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的滋味”,这句《阿甘正传》的开篇之言成为很多事物的影射。与刚开始的电话营销“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电话的那头是什么”相比,现在销售人员拿起电话,基本能够判断电话那头多半不会是和颜悦色,似乎“挨骂”成为了电话营销的原罪,也成为每名电话营销人员的“家常便饭”。
电话营销的大忌是与客户发生冲突,电话里发生冲突,伤身体、坏心情,影响品牌、浪费时间和精力,是“多损”事件。电话营销之前,摆正心态很重要,时间不对,甚至客户心情不佳,都可能遭遇窘迫。这与电话营销的泛滥成灾不无关系,是不是遭遇种种挫折之后,就此终止?实际上,停止电话营销,等于给对手创造了机会。面对电话另一端的未知,如何应对?
痛点三:各色人等如何应对?
电话营销的对象,既有陌生客户、也有老客户,还有异业的意向客户,面对形形色色的各色客户,首先要做好功课,进行客户类型判断,根据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应对话术。
例如,在自我介绍上做文章,如“您好,我是XX卖场客服”;“您好,我是XX物业的人员”。
面对陌生客户,延长与对方电话交流时间,以自我介绍为切入点,探寻对方需求,是一种策略。
如果客户信息的来源是异业联盟,例如某空调提供过来,这时电话营销的话术可以为:
您好,我是XX空调的客服人员(已选择该品牌的业主自然会继续接听);
请问您对我们的产品是否满意?(前期业主满意度较高);
请问您家的厨电产品是否已经订购?(探寻需求);
我们与XX品牌是战略关系(抛出重点),针对购买空调的老用户有优惠价,您报我们的空调品牌还会有额外优惠(发出邀约)。
异业回访的应对话术相比直接邀約成功几率更高。
“你怎么有我电话?”面对客户这样的疑问,而且是电话营销出现最多的问题,如何作答?
“我是按照号码段拨打的”或者“我是随机拨打的。”(不深究这一问题,马上转移话题);
“我们工作人员在小区搜集的。”,(一句话带过,转移注意力);
活动不同,话术不同,这两条基本可以通用。
综上,可以概括总结出:
电话营销引流第一要点——打足够数量的电话;
第二个要点——明确电话营销的目的,不急功近利,进行需求判断;
第三——调整好心态,第一次电话被拒绝不代表对方完全没有需求;例如,“我已经买过了。”,应对话术“请问您买的什么品牌?”,由此可以大概判断对方是否有需求。
只要明确电话营销的目的,掌握有效的方式方法,找准目标客户的需求,在今天以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时代,依然可以找到销售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