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政治文化思想的当代价值

2019-06-20赵娜

教育界·上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完善制度

【摘要】马克思政治文化思想通过培育核心观念,加快马克思政治文化思想的时代化、大众化,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根基。同时,在马克思政治文化社会化的过程中,马克思政治文化思想的核心观念会转化为实践性的政治文化,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关键词】马克思政治文化思想;培育核心观念;完善制度;共享科学信息

著名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列出困扰世界的十大命题,并指出这些困扰与我们同在,一个也没有得到解决,马克思主义依旧是改变世界最重要的理论武器[1]。马克思政治文化思想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的思维方式,对于理解资本主义社会建设有重要作用,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亦发挥重要作用。

马克思政治文化思想是以社会化大生产的社会实践为基础的,以人类社会的理想组织形态——共产主义为主旨的,突出了人民主体地位的政治价值性的政治文化。同时,马克思政治文化思想遵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由社会存在所决定,其核心是社会政治意识[2]。在马克思看来,政治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生活、交往关系、政治地位和利益要求的反映,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人们的日常社会政治生活内容在意识中的反映形式[3]。它的核心意识层面体现着被压迫的人民大众的价值诉求。因此,我们以马克思政治文化思想的超越性和科学性为基础,进一步阐释马克思政治文化思想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提供的启示。

一、培育核心观念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

政治文化作为主体核心观念对政治主体的行为活动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完善马克思政治文化思想,培育人们的核心观念。

政治观念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最基本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马克思政治文化思想表明政治观念是对各种政治关系、政治制度系统的反映,是更深层次的、更复杂的政治观念,是理性思考的结果。因此,我们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深入探究为什么政治观念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动力。马克思政治文化思想表明,政治观念的关键点是“人”,围绕“人”这一核心,寻求人的需求在社会关系、政治关系中的具体体现,进而基于人的利益需求来探求社会政治的发展。积极的公民意识是社会政治观念落实的前提,通过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突破传统错误观念的束缚,将现代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树立起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思想内涵相一致的法治观念。

总之,在培育社会政治观念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社会公众政治意识的培育,发挥政治文化的价值。社会政治观念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同时,政治主体也是价值主体,价值是公众政治观念的催化剂,社会公众的政治观念是在实践中理解和改造的,是伴随着价值意识共生的力量。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主体的培育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大众政治观念的形成提供了文化营养。

二、完善制度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保障

完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是马克思政治文化社会化的内在需要,要求将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到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之中。

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的实践是马克思政治文化的制度保障,承载了特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社会政治心理,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政治文化思想的大众化、普遍化。社会主义制度文化最基本的价值指向是社会公平正义、民主平等。这代表了一个国家最基本的意识形态的文化,也是马克思政治文化思想的价值指针。社会主义制度文化既是意识形态在制度上的体现,也是文化在制度上的体现,二者在逻辑内涵上具有一致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融入了全体人民的民族意识,是马克思政治文化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结合的产物,共同构成了中国精神的优秀品质,同时也是人们关于未来美好社会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观念形式而存在,它更能够体现在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精神动力,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转化为日常生活意识,也能够转化为人们共同的情感基础,进而形成群体共同的价值观念。在转化的过程中社会成员接受并内化了个人价值观,进一步将国家所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同个人所具有的价值观联系起来,进而通过核心价值观引导社会思潮,强化他们的情感认同,最终形成特定的行为方式习惯。

三、共享科学信息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桥梁

马克思政治文化思想是在传播中进一步发展起来的,我们需要利用大众传媒拓展马克思政治文化思想的场域,通过宣传教育来培养社会大众的政治情感、政治意识和政治信仰,进而加快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

推进马克思政治文化思想时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需要培养现代专业人才,让他们掌握更多的政治文化思想理论知识,构建新型理论智库。通过加强对马克思政治文化理论的研究,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深入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思想,为马克思政治文化实践活动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因此,我们应该培养一批掌握并能够传播马克思政治文化思想的专业型人才。同时,也要通过教育增强其对马克思政治文化思想理论的认知度与信服度,从理性认知的獲得到情感的认同再到其对自我的超越,将马克思政治文化思想真正落实到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之中,让马克思政治文化思想在实践中转变成物质力量来发挥作用。

凭借新型传播媒介,增强传播影响力,丰富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方式。基于以往的政治文化思想研究,我们明确了马克思政治文化思想是作为一种科学的认知方法为我们回答了“人为什么是政治的动物”。新时代人民群众更加活跃地参与政治生活,他们通过网络手段来实现政治参与,为马克思政治文化思想转变为现实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高校也可以通过官网承担起传播马克思政治文化思想的职能,利用好隐性的资源,将互联网同马克思政治文化思想很好地结合起来,进而拓展马克思政治文化思想在高校学生中的实践空间。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营造一种社会公平、正义的政治氛围,拓展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空间。我们要不断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拓宽公众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完善党内政治制度,进而促进马克思政治文化思想在党内生活的拓展和深入。加快网络文化向人民大众的传播,将马克思政治文化思想深入人民大众心中,形成符合新时代的主流政治价值观念。通过网络文化增强公众追求民主、科学、平等、宽容的意识,促进人们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并发表自己观点。同时,网络也提供了公众参政议政的途径和手段,对诸如国家政治决策、社会分配、廉政问题、公民权利,以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等进行关注。网络传播影响政治价值观念,要求我们更多地关注网络传播的内容和手段建设。

【参考文献】

[1]Jacques Derrida, Spectres de Marx: L'Etat deladette,le travail dude vilet lanouvelle Internationale.Paris: Galilee, 1993.

[2]邢媛,赵娜.生态文明是马克思政治文化思想的一种呈现形态[J].池州学院学报,2018(05):1-6.

[3]王邦佐.政治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完善制度
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的有关问题
浅谈如何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
浅谈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的问题
从提升科学水平角度分析高校党建工作
Protos—70机烟支滤嘴长短的分析与改进
浅谈政府对保险中介的监管对策
高校后勤节约水电
财务会计关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