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族扁担舞在小学校园中的传承与发展

2019-06-20蒙春花

教育界·上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小学校园传承教学模式

蒙春花

【摘要】文章论述了马山县加方乡中心小学为了承担起传承与保护“扁担舞”的历史使命,让学生从小学阶段开始接触、学习“扁担舞”,对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基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山文化三宝”;扁担舞;小学校园;传承;教学模式

马山壮族扁担舞是“马山文化三宝”之一,它具有原生态性、非遗性、多样性、娱乐性等特点,有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吉祥如意的寓意,被誉为“广西民间舞蹈一枝花”,是世界了解马山的绚丽名片。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山县扁担舞的传承和发展遇到了一些问题,受到了很大的阻碍。作为马山壮族扁担舞传承保护基地——马山县加方乡中心小学,我校为承担起传承和发展“扁担舞”的历史使命,积极把“扁担舞”引入学校教学当中,让学生从小接触学习“扁担舞”,为培养大批民族文化艺术后备力量做出贡献,为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基因做出贡献。

一、壮族扁担舞的基本概况

壮族扁担舞是一种流传于广西都安、马山、东兰、南丹等县的民俗舞蹈,又称为打扁担,其因以扁担作为道具和节拍乐器而得名。扁担舞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特点和地域文化色彩,其历史悠久,据说起源于唐代的“舂堂舞”。唐朝刘恂曾在《岭表录异》中写道:“广南有舂堂,以浑木刳为槽,一槽两边约十杵,男女间立,舂稻粮。敲磕槽舷,皆有遍拍;槽声若鼓,闻于数里。”可见,古代的舂堂舞与今日的扁担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内容都是反映劳动生产,形式大体相似,只是使用的道具略有不同。舂堂舞是用“杵”(木质舂米棍)为道具敲击木槽,而扁担舞则改用扁担为道具敲击板凳或槽。但是它们的声音效果同样强烈,其声皆远扬“闻于数里”。由此推论,壮族扁担舞很有可能是由古代的舂堂舞演变而来,它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劳动等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是广西壮族文化的瑰宝。它的节奏强烈有力,声响清脆高亢,气氛热烈欢快而具有感染力,富有浓烈的生产劳动气息,是深受壮族人民喜爱的一项民俗活动。

壮族扁担舞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元宵节期间举行表演,场地在村前的晒谷场。表演者四人、六人、十人、二十人不等,大多以双数的妇女为主。出场表演时,舞者每人手拿一根扁担,相对而站,围着一条长一丈多、宽一尺的木槽或者板凳,舞者以口喊呼,上下左右相互打击,模拟农活中的耙田、插秧、戽水、收割、打谷、舂米等姿势动作,边打边唱边舞。舞者时而双人对打,时而四人交叉对打,时而多人连打;有站、蹲、弓步、转身打等,强弱、轻重、快慢,此起彼伏,错落有致,动作刚劲有力,优美稳健,整个舞蹈清新自然。在扁担舞中,扁担不仅是一种普通的劳动工具,而且是舞蹈节奏乐器。有些地方的扁担舞,道具不用扁担也不用木杵,而用竹竿,竹竿两头还系上数枚铜钱,敲打起来声音清脆悦耳。

扁担舞是壮族人民勤劳勇敢、热爱生活的情感表达,它传递着壮族人民的劳动生活气息,表达着壮族儿女细腻、真挚的情感韵律。

二、壮族扁担舞传承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一)思想上认识不统一

虽然近年来马山县委、县政府对壮族扁担舞的传承、保护、发展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大力开展“马山三宝进校园”活动,使扁担舞这一民族文化焕发出一些新的生机。但是,仍然有些领导干部和群众对保护和发展壮族扁担舞在思想上认识不足,只看到了经济的投入,没有看到它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有的人则担心壮族扁担舞的发展不能保持其原有的民族性和地方特色,对传承与发展壮族扁担舞有不一样的想法,甚至产生了一些抵触情绪。

(二)经济投入不足

马山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经济基础薄弱导致了对马山县壮族扁担舞的传承与发展投入明显不足。经济投入不足制约了壮族扁担舞的发展,使得壮族扁担舞不能形成产业化,不能实现演出与经济利益的良性互动。

(三)后备人才队伍匮乏

目前,除了马山县加方、古寨、里当等东部乡镇还有一些扁担舞演出队存在,在马山西部壮族聚居地,扁担舞已经难觅踪迹,其主要原因是传承人的缺乏和后继人才的不足。壮族扁担舞正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灭绝的困境。

(四)外来文化的冲击

马山壮族扁担舞属于原生态文化、非遗文化,其弱势文化的特征突出,非常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在外来文化没有浸透进马山县之前,山山寨寨还能保持着传统的民族风情和淳朴的民风,壮族扁担舞有着肥沃的生存土壤。但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外来文化的大力冲击之下,扁担舞失去了原有的生存沃土。

三、扁担舞在校园中传承和发展的策略

(一)思想上足够重视

“马山文化三宝”进校园是马山县委、县政府为了更好地传承、保护、发展马山民族文化制定的政策。因此,学校领导、教师都要在思想上有足夠的重视,在深入了解“马山文化三宝”( 扁担舞、壮族会鼓、壮族三声部民歌)历史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和认识“马山文化三宝”进校园的重要性和历史意义,正式将壮族扁担舞教学纳入本校的日常教学。

(二)加大壮族扁担舞在校园的宣传推广

壮族扁担舞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是壮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独具壮族文化特色的舞蹈。它蕴含了浓郁的劳动气息,表达了壮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期盼。针对校园学生对壮族扁担舞了解不足的现象,学校要加强壮族扁担舞在校园中的宣传,激发学生学习壮族扁担舞的热情,引导学生主动了解和走进壮族扁担舞,让学生在学习扁担舞文化的同时体会壮族扁担舞带给人们生活、事业的快乐,从而在扁担舞的熏陶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授课时间的充分保障

扁担舞是一种非常具有特色的民间舞蹈,也是一种特色民间体育运动项目。学校要把对壮族扁担舞的学习列入课程安排,制定出具体的课时,让学生受到系统的教学和训练,确保壮族扁担舞的教学质量。例如,学校可以每个星期给每个年级固定安排壮族扁担舞教学,让学生初步学习扁担舞的基本打法;也可以把扁担舞的教学融入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可以在学习扁担舞的过程中感受壮族扁担舞相互配合的快乐,同时还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四)举办校内壮族扁担舞比赛

有竞争才会有进步,学校可以每年在校内以班级为单位举办壮族扁担舞比赛。在扁担舞比赛中,通过对每个班级扁担舞的动作编排形式、技术运用、思想感情、舞蹈表现力及感染力、舞蹈创意、服装等方面进行评比,了解学生学习壮族扁担舞的基本情况,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并予以改进,为壮族扁担舞在学校更好地传承与发展铺平道路。

(五)组建本校壮族扁担舞舞蹈队

学校可以选出跳得比较好的学生,组建本校壮族扁担舞舞蹈队。壮族扁担舞舞蹈队作为本校的一张特色名片,通过参加校外的联谊活动、艺术展演及舞蹈比赛等活动,达到树立本校形象、宣传本校特色文化、弘扬壮族文化等目的。例如,我校组建的扁担舞舞蹈队参加了第十四届南宁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反响很大。所以,组建本校的壮族扁担舞舞蹈队不仅可以培养扁担舞精英,保证扁担舞的人才传承,而且能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提高学生的精神修养。

(六)注意保留壮族扁担舞的地方特色

马山壮族扁担舞是由壮族传统民间娱乐活动“舂堂舞”演变而来,是一种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民族舞蹈,又称为“打榔”,壮语称为“特榔”,是壮族人民在平日的劳作休闲、农忙假日、丰收季节、欢庆节日中都会跳的舞蹈。壮族扁担舞在马山县古寨、加方、古零等地方都有流传,但是因为流传地域不同,扁担舞在打法、道具和形式上也有所不同。在进行壮族扁担舞的传承时,要注意保留地方特色,保留当地的特有风俗。

四、扁担舞教学融入学校教育的途径

(一)增设扁担舞的专门授课时间

为了使壮族扁担舞更好地融入学校教育中,学校可以聘请当地壮族扁担舞非遗传承人作为任课教师,增设壮族扁担舞专门授课时间,为学生讲解壮族扁担舞的起源、历史,教授壮族扁担舞的打法等,让学生在扁担舞的授课时间里接受专业系统的扁担舞教学。

(二)把扁担舞融入学校大课间活动

学校大课间活动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而开设的大型集体活动,其宗旨是为了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健身活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目的。壮族扁担舞是集体性舞蹈,集娱乐与健身为一体,非常适合在学校大课间活动中开展。因此,在学校大课间活动中融入壮族扁担舞,不仅可以达到传承壮族扁担舞的目的,而且可以让学生强健身体,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学校体育课学习扁担舞的基本打法

壮族扁担舞不仅是一种民间娱乐活动,而且是一种集体运动项目。利用体育课教授学生扁担舞的基本打法,让学生进行集体练习,不仅可以增强体育课的趣味性,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扁担舞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壮族扁担舞在校园中的传承与发展任重而道远,学校领导、教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时间上和精力上有足够的投入,在经济上有充足的支持,确保壮族扁担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生根发芽,确保壮族扁担舞这支民族之花永开不败。

【参考文献】

[1]李妮娜.浅谈广西壮族扁担舞的起源与发展[J ].电影评介,2011(08):107-108.

[2]鄧如金.壮族《扁担舞》乐舞析[J].民族艺术,1989(01):170-176.

猜你喜欢

小学校园传承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校园艺术教育品牌建设浅析
小学校园艺术教育品牌建设浅析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小学可持续性校园景观环境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