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盟带动联动 资源协同共享 长三角共绘区域双创“生态地图”

2019-06-20李苏洋张振

中国经贸导刊 2019年13期
关键词:联动机制长三角双创

李苏洋 张振

近日,记者在嘉兴南湖召开的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工作推进现场会暨联盟成立一周年大会上了解到,根据最新拟定的联盟联动项目,长三角地区将共绘双创“生态地图”。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国家发改委经济所、长三角“三省一市”发改委、25家双创示范基地、部分在长三角地区有合作布局的央企示范基地的领导和基地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分享和交流了“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成立一周年以来的各种经验、体会和成果。

协同创新 成果显著

为确保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动效应,会上发布了“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动机制”课题成果;来自沪浙苏皖的双创示范基地联盟单位,审议并表决了联盟章程,表决通过上海市杨浦区为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首届理事长单位,江苏常州武进区、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安徽合肥高新区、上海交通大学等四家单位为首届副理事长单位;审议通过了集成电路、知识产权服务等首批六个专业委员会,标志着长三角区域联盟平台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打造创新创业“辐射场”。

对于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一年来取得的成效,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司长朱建武表示超出预料,“一年来,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而且密度非常高”。

记者了解到,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由沪苏浙皖四地的区域、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三类25家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自愿发起成立。通过联盟平台实现“双创经验共鉴、双创资源共享、双创人才共育、双创文化共建、双创企业共植”。

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双创示范基地各具特色。国家发改委经济所企业与创业研究室主任刘国艳介绍说,上海的双创示范基地拥有高水平的科技服务和人才培养优势,浙江的双创示范基地在知识产权交易和保护方面优势明显,江苏两个区域性示范基地的制造業基础非常好,安徽尤其是合肥高新区拥有比较丰富的科技资源。

“联盟要运行好,不单要打破地理空间的界限,关键在于创新要素的协同。”朱建武表示,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双创示范基地之间拥有较高的契合度和融通性,希望各个示范基地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包括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知识产权运营等各大类平台。

据悉,各联盟单位将共同推进探索建立长三角示范基地内统一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联合推出以长三角为品牌的系列“双创”大赛等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整合国内优势科技转化中介和技术经纪人,构建区域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圈”,推进“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推进长三角石墨烯科技等产业的协同发展。

推进十件实事 共绘“生态地图”

长三角“三省一市”如何更好发挥比较优势,形成互相促进、错落有致、梯度有序的区域创新体系与格局?根据各地“双创”发展基础,参考2018年国发32号文提出的重点任务与政策举措,结合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的发展目标,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顺序,此次大会共形成了可落地、可操作的“十件实事”:

一是绘制一张生态地图。依托示范基地丰富的线上以及线下的资源,以大数据为基础绘制一张展示长三角双创示范创新创业生态的地图,展示各基地创新创业资源信息,推进项目对接。

二是组织一系列创新创业人才交流与培训。依托各类市场化培训机构,加强对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双创服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训与交流,努力提升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的服务水平与能力。

三是联合推出以长三角为品牌的系列“双创”大赛、高端会议和展览等活动。整合现有示范基地的各类“双创”大赛、会展等活动,联合各示范基地共同推出一系列以长三角冠名的“双创”大赛、会展等活动。

四是设立孵化机构、创投机构联盟。联合有意向的各类双创示范基地组织成立孵化机构、创投机构联盟,负责组织孵化机构、创投机构人员交流、业务培训、项目信息共享,努力提升孵化机构、创投机构服务能力。

五是推进创新券通兑通用。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等具备一定经验的机构联合部分有意愿双创示范基地(安徽合肥高新区、江苏武进区等),努力推进创新券通兑通用。可以先从统一创新服务提供机构进入标准,建立共同的服务机构清单入手,再逐渐向资金跨区域直接拨付转变。

六是推进知识产权共建共商机制建立。依托杭州未来科学城、上海杨浦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经验,联合其他示范基地推进长三角跨区域知识产权联合执法保护的机制,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七是建立区域内统一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以浙江科技大市场为基础,联合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等共同推进探索建立长三角示范基地内统一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八是成立智慧能源、石墨烯产业联盟。依托万向集团的技术基础,联合相关示范基地服务机构、大学、科研机构等,共同成立智慧能源产业联盟,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依托武进石墨烯产业基础以及与江浙沪已有的沟通交流机制,加强协同机制创新,建立“长三角”石墨烯产业联盟,推进长三角石墨烯科技产业协同发展。

九是建立首台(套)示范应用基地和示范应用联盟。联合相关创业企业、科研院所、产业园区,探索建立首台(套)示范应用基地或示范应用联盟,为创新产品提供更多的应用需求。

十是推进国际创新合作。依托上海杨浦的大学优势、武进的中以产业园开展更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争取国外创新项目落户中国。

会议认为,上述十件事需要在干中完善,将优先落地作为建立和完善双创示范基地联动机制的“先手棋”和“当头炮”。在做好十件实事的前提下,还要积极争取相关改革举措先行先试。针对示范基地不能解决的一些制约长三角协同创新的问题,向国家发改委和长三角一体化办公室等相关领导机构提出建议,并积极争取在长三角示范基地联盟优先推行。具体包括:优先授权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复制推广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改革举措、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建立完善对“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等新业态新模式的高效监管机制、构建区域内统一的担保行业体系、设立区域产业发展基金等。

联动机制构建 资源经验共享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已成立一年的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正在从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探索从要素共享、服务联动、协同共治三个维度,推动联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集聚创新创业所需要的要素和机构,形成人才库、技术源、资金池和服务群;促进各类要素和机构形成较好的配比结构;促进产学研之间形成相对完善的联动合作机制,支持高校等科研机构与创新企业无缝对接。

长三角作为全国区域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示范基地联动机制的建立并不能做到一蹴而就,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建立的过程对于其他区域双创示范基地联动机制的构建具有极强的示范与引领作用。除推进十件实事外,會议还借鉴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动机制的研究基础,对其他区域双创示范基地联动机制的构建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是联动要从信息沟通和经验交流做起。联动机制的搭建需要以相互之间交流交往为基础,只有相互之间交流多了、交往多了,才会从中寻找到联动的结合点。因此,召开区域双创示范基地座谈会、经验交流会非常必要,将为下一步更深入的交流、更广泛的合作奠定基础。

二是联动要立足当地基础条件与基地诉求构建。由于各区域产业特点、合作基础的不同,联动机制的建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结合当地发展基础、基地发展需求酝酿形成。

三是联动可从局部区域做起。联动的范围是动态的,是可调的。在构建初期可以选择有联动意愿的基地率先做起,再通过后期的引领带动其他基地参与,最终形成区域内的全覆盖。

附: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成员名单

1、区域类示范基地(10家)

上海市杨浦区、上海市徐汇区、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未来科技城、浙江省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浙江省嘉兴南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安徽省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徽省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高校科研院所类示范基地(11家)

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3、企业类示范基地(4家)

阿里巴巴集团、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联动机制长三角双创
“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共育情况调研报告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27个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
滨州市编办以网上测评助推系统业务能力提升
2014年8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4年七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